英才专访
影响力

中国建材集团 创新突围

文|本刊记者 丁景芝 日期: 2021-05-28 浏览次数: 56

2020 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 700 亿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薪酬、利息、税费合计社会贡献 875 亿元。 

中国建材集团 2020 年成绩不菲,在总营收微有下降的情况下,利润率增速超过 30%,这足以说明中国建材的高质量发展已初见成效。2021 年一季度收入、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为了实现这一成绩,中国建材集团克服了疫情的冲击、经济的下行以及需求的波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领先的新材料开发商和综合服务商,中国建材集团已经连续 10 年荣登《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榜单,2020 年位居第 187 位 ;且中国建材在 Brand Finance 2021年全球品牌价值 500 强中,品牌价值增长 84 位至第 269 位,集团的社会价值及品牌价值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 

与此同时,中国建材的多产业价值不断凸显,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水泥玻璃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业务规模都居世界第一 ;且新材料业务包括超薄电子玻璃、高性能碳纤维、锂电池隔膜等也处于国内领先。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提到,“中国建材集团正在走向一条创新之路。这条创新之路,不止是科技创新,技术手段创新,也包括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也许是集团实现诸多产业领先的原因。 

而加快成为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发挥产业优势,突破材料技术“卡脖子”的封锁线,同时深化改革,中国建材正在朝着“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和梦想大跨步迈进。 


新材料创新大“突围”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国建材集团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材料领域创新的排头兵。集团旗下有 26 家国家级科研院所、3.8 万名科研人员、13500 项有效专利并曾荣获 6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 年中国建材集团的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近 800 亿元、利润近百亿元,分别占集团总体营收及利润的 20%、45%,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隐藏玩家”,新材料业务俨然成为中国建材集团的高速成长引擎。 

周育先提到,中国建材的新材料业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首先承担了国家的一些战略性攻关项目,例如服务国家的北斗导航、嫦娥五号等。2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了探月工程成果展览,这里面就有中国建材集团的 1 名科学家和 3 件新材料产品。 

中国建材集团攻克的一大批“卡脖子”新材料,就是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立自强的有力保障。例如中国建材研发的0.12 毫米超薄电子玻璃,改变了“世界版图”,迫使国外企业多次降价,保障了国家信息显示产业的安全,广泛惠及民生。 

之前高强度碳纤维供给长期是由东丽集团、赫氏等日、美企业把持,中国建材巨资投入十多年终于实现高性能 T700、T800、T1000 级碳纤维的技术研发和工业化量产,填补了我国碳纤维高端技术的空白,有力支持了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和大飞机梦想。3 月,中国建材碳纤维业务在国产 CR929 项目机身及尾翼结构联合定义阶段启动会上入选CR929 项目中后机身、后机身前段与后段三个工作包。 

周育先提到,“这样的项目也许 5 年、8 年不会产生盈利,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是技术突破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其深远。” 

中国建材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一直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平衡统一的原则,不仅要履行好国家的政治责任,企业还要有效益。公司主产品技术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例如2020 年集团的风电叶片全年营收约 130 亿元,在规模全球最大的基础上技术进一步突破,86m 长全玻纤风电叶片成功实现装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完全是集团由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升级迭代,一步步做到世界第一。 

同时,集团的高精尖材料也在助力新基建,公司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细纱、耐碱玻璃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高强度和高模量玻璃纤维等产品畅销全球,其中低介电玻璃纤维,能满足 5G 通信等产业对关键基础材料的技术需求。 

集团研发的铜铟镓硒光伏玻璃和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的一大助力,铜铟镓硒光伏玻璃的光伏组件光电转化率刷新世界纪录,达到 19.64% ;而碲化镉发电玻璃建设的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减碳效果明显,累计发电超过约 1100 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 4700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06 万吨。 

中国建材在玻璃新材料方面还取得了其他突破,包括0.03mm 柔性可折叠玻璃、用于疫苗瓶的 5.0 中性硼硅药用玻璃、8.5 代TFT-LCD 玻璃基板、高铝盖板玻璃。 

当前中国建材的新材料业务正在走向高端化、量产化、全球化,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巨石、北新建材、中材科技等企业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的隐形冠军企业。 

这些新材料的突围使得国家的产业发展发生量变乃至质变,甚至直接改变产业的供应结构和成本结构。 


高质量发展大“突破” 

“科技创新不只是新材料的创新,基础建材也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周育先告诉《英才》记者。 

基础建材是中国建材集团的压舱石业务,但本身属于周期性行业,如何提高自身的抗周期能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实力,是企业的必修课。中国建材正在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前行,不断将产品推向极致。 

中国建材是当之无愧的水泥大王,水泥为集团提供了超过一半以上的现金流、利润支撑。同时水泥工程在全球市占率超过 65%。周育先提到,特种水泥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方向。去年集团的低热水泥在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上实现全坝应用,这是世界首座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特高拱坝,使得“无缝大坝”成为可能。 

除了特种水泥,其他建材领域也有创新产品,比如具有净醛、调湿、电磁吸收等功能的石膏板,以及粉刷天安门广场的龙牌涂料、驰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优质防水材料等。这些建材正通过技术升级不断走向高端化,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除此之外,工业生产线的数字化改造水平也有所提升。去年中国建材在槐坎南方建设了一座绿色环保的智能化水泥工厂,整条线有 1 万多个监测点,包括能源、温度、安全、排放等各方面的传感监测,汇总成整个云平台的自动化控制,各项指标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极大 

提高了生产效益。 

而基础建材领域不止在于技术的创新,也在于技术手段的创新,去年法国一家知名水泥公司更新升级一条运营 60 多年的水泥生产线。工厂管线复杂,图纸不完整,而且要求在老线不停运的前提下施工,难度非常高。中国建材派出的是无人机,以激光扫描采集结构数据,生成点云模型,传回北京,然后进行三维设计 ;工厂安装也做到了现场施工和智能模拟的高度一致。最后交付给法方的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工厂。 

当前中国建材自主建立的运营管理系统覆盖率达到65.6%,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 67 家,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3 个,智慧工业管理全球 80 条生产线。在这样的成绩背后,是中国建材自主开发的 BIM 技术、水泥边缘端人工智能、工业视觉算法,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智能化系统。 

周育先提到,“如果中国建材的水泥持续优化提升,那么中国建材的综合竞争力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 

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点任务,周育先认为,中国建材理应做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 

2019 年全国有 98 亿吨的碳排放,其中建材行业就占20%,作为建材行业的唯一央企,中国建材责无旁贷。为了真正落实绿色化这一目标,中国建材提出四项具体举措。首先,降低碳排放,通过技术手段减碳、降碳,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并且协同处置固废 ;其次,发挥集团的技术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例如加大光伏玻璃的投入,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贡献技术力量 ;三是开展碳资产管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碳减排 ;四是针对集团的矿山资产,在开发过程中做好二氧化碳的封存、利用,为碳中和做技术储备。 


央企深化改革 

集团是央企改革的先锋力量,且改革也是促使中国建材集团快速发展的有力武器。中国建材集团 2007 年起通过混改开展大规模联合重组,才成就了如今的行业巨头,而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工作中,集团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等 9 项改革试点。 

中国建材集团确立了“4335”指导原则,明确主业,梳理战略,里面有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理念设计,通过调整公司治理结构、派出董监事实现股权管理。去年,中国建材集团已经在探索通过派出董监事实现股权管理,探索董事代表股东行使权力,真正能够去管资本的流动性和收益的收取。 

“这种模式,对董事的要求很高,既要发挥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也要听取集团的意见。”周育先提到。 

除此之外,法人治理机制及股权多元化结构也亟待完善。在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中提到,要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且落实外部董事占多数。 

周育先提到,“我们旗下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董事会,有的企业有董事会,但没有股权多元化,自然谈不上外部董事占多数。” 

中国建材还要加大集团全资二级企业、二级以下全资科技型企业的混改力度,加快股权多元化,从而激发企业的成长动力。比如凯盛科技去年有 100 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10 亿元左右的利润,通过股权多元化能让公司在发展玻璃新材料的征程中跑得更快 ;中国建材总院是建材行业的“科技摇篮”,要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建材集团 4 月 15 日召集改革三年行动季度例会,按照“4335”指导原则系统部署改革工作。周育先在会上强调落实完成五项工作措施 :一是规范董事会建设,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落实董事会职权 ;二是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签订“两书一协议”,聚焦严格考核、刚性兑现 ;三是大力推进市场化用人机制,实现员工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 ;四是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落实人力资源管理闭环体系,推进中长期激励工具实施面 ;五是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差异化管控,进一步激发活力。 

中国建材在“4335”指导原则中对于总部的定位清晰具体,包括战略引领、资源配置、风险防控、资本运作和党的建设五方面。而具体到战略引领,周育先提到,“不只是要写一个战略规划,最重要是要画出来每个公司的跑道,规划是长跑还是短跑,比如碳纤维企业,已经亏损超过 10 年,最近一年才产生净利润,这样的赛道适合长跑”。 

周育先认为,改革是一场长期战役,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中国建材集团新发布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增加“材料创造美好世界”这一使命。聚焦在这一使命下,中国建材集团不断通过创新突围、突破,致力于提供高端、智能、环保、安全的高质量产品,推动社会更好发展,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的新征途上奋勇前行。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