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定向增发、提高发审速度,资本市场监管者这一变化使最近12个月IPO公司超过250家。
对此,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方面认为,单纯扩大IPO而不实行严格的退市制度会对二级市场造成极大危害,具体表现就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将会亏损;另一方面的观点则认为,这是一种“曲线救国”,IPO变得容易会使得“壳”资源的价值大大降低,于是各利益集团在保壳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动力,退市制度也就不会面临之前那么大的阻力,而且注册制本身也就可能在“宽”审批的背景下顺理成章地通过,一举两得。
两方面的意见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本质的问题没有涉及,都是停留在对于IPO数量的讨论上,其实真正长期左右市场走势的是新股的质量,如果IPO速度加快,新进入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都非常好,那么市场不会因此而走低,反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如果新进入者质量低劣,那么不仅会稀释市场资金而且会使得现有的市场资金出逃。
当然,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市场中是否有足够多的优秀公司?经济增长逐步趋稳的背景下已上市公司能否继续保持增长?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也是近年来质疑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解答。
聚焦A股,2016年的年报披露已经完毕,通过首份年报来分析这些次新股的质量到底如何?
近5%公司业绩大幅下滑
以每股收益和净利润的增长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情况。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0%以上,净利润同比下降20%以上的次新股情况,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次新股业绩同比降幅最大的前三家都是券商,这里面有监管层给资本市场去杠杆的影响,也符合券商大小年的规律。单纯看这12家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并没有优劣之感,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晓。此次选择的次新股样本股总共255家,业绩大幅下滑的比例是4.7%,接近5%。
接下来,我们分别统计基本每股收益和净利润的情况。首先是基本每股收益,在上市首年中,实现基本每股收益同比负增长的有93家,占总样本的比例是36.47%,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
创业板中的公司规模逐渐变小,和开始时36家企业几乎全部实现同比增长相比,现在上市的这些公司质量从一开始就有“先天不足”的征兆。
创业板新股增长力存疑
再从正增长的情况看,仍旧以30%作为选择条件,基本每股收益要求同比“增长”30%,符合要求的公司达到了37家。看起来数量比同比下滑30%的数量多很多,那么是不是可以下结论上市的这些公司质量还不错?具体见右表:
不妨再看一些对比数据。37家占总样本的比例是多少呢?14.51%。这个数据明显比下滑的4.7%要好,但是要同样和创业板开始时的36家公司做业绩对比呢?熟悉《英才》的读者都清楚,我们做过第一批36家创业板公司3年复合增长的统计,三年均实现连续增长的公司达到12家,也就是三分之一,换算成百分比是33.33%,很显然14.51%的比例远低于33.33%。
我们用了创业板36家企业连续三年增长这一苛刻条件,而现在这些公司上市仅仅一年。要实现单年的增长并不难,但是实现连续三年的每年同比增长的目标则需要公司有真正的实力。
我们再剔除次新股中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以下的企业(个位数的单年同比增长太容易通过财务粉饰实现),同比增长10%以上的公司有99家,占样本比例38.82%,这一比例和33.33%比较虽然高,但也只有5个百分点的优势。再过两年,这5%的优势能够抵挡住次新股的业绩下跌吗?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难度不小。
所以综合来看,现在发行的股票较之前发的新股总体质量在下滑,这也就不怪二级市场总是难有大的起色。
随后的榜单中我们将从增长的次新股中甄选行业前景好、财务健康的公司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