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世界500强,让神秘低调的雪松控股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这家广东最大的民营企业在2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目前已经形成以实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集团。据官网显示,雪松控股旗下拥有供通云供应链集团、化工集团、文化旅游集团、君华地产集团、社区生态运营集团和金融服务集团等六大产业集团,同时拥有齐翔腾达(002408.SZ)、希努尔(002485.SZ)两家A股上市公司。
和声名鹊起的公司一样,执掌者张劲的名字也逐渐被人所熟知。他以380 亿元位居《2018胡润百富榜》第62位。
但人们更关心的是,这家低调的华南商业巨擎,他到底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水密舱”模式
2019年新年元旦,张劲发表了新年献词——《向光生长,微笑起来》。在献词中,张劲发布雪松控股五年规划(2017-2021)战略目标升级版:到2021年,雪松控股将打造一个全球顶尖综合性产业集团,服务两亿人口,连接三万家企业,重构四大产业,着力发展第五板块社会公益服务产业。
围绕以上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雪松现有六大产业将进一步重构整合为五大产业,即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康养、社区智联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
原先的金融服务板块不再提及,据张劲在集团内部的讲话,“金融产业不以独立板块的形式出现,并不意味着金融业务会弱化,它在雪松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反而更加突出。”按照他的计划,金融业务将全面融入各个产业板块,“化有形为无形”,融入新的战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雪松控股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其自身宣称的“水密舱”布局模式紧密相关。
根据雪松控股的说法,“水密舱”指的是多主业并行、区隔又促进、对冲风险的企业模式。在许多世界500强企业中,西门子、GE、三星都被视为水密舱型企业的优秀代表,其发展路径是通过整合式并购对自身产业链不断梳理与升级。
不同产业的多元布局,使得“水密舱”模式更有利于企业对应行业周期波动,实现逆周期性的扩张。
雪松控股以“传统混合新兴”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另辟蹊径,将实业、服务、金融、文旅、互联网平台有机整合,以实业运营叠加资本效应,践行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雪松的六大产业实则是两条发展主线。一条主线从传统地产业起步,在1997年成立的君华地产的基础上衍生出社区生态运营集团,此后又在文旅产业发现商机。一条主线是从大宗商品贸易起步,发展为如今的供应链产业。
集团在产业链上加深布局,通过收购齐翔腾达(002408.SZ)布局化工产业;另一方面衍生出金融服务产业,解决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水密舱”形态还能熨平产业发展风险。以地产板块为例,传统社区运营和物业维护业务所带来的稳固现金流,能够有效支撑文化旅游等新兴商业地产服务的扩张与突破,对冲创新拓展所带来的风险。
在内部讲话中,张劲要求雪松控股实现,“逆周期蓝海布局,力求实现头部突破。”其内部文件《雪松基本法》中明确,对于新的行业,“用三年时间研究新产业,用两年时间进入新产业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是否进入这一领域,如果正式进入,要在一年时间内实现头部突围,做到行业前三”。做不到,则果断退出。类似此前投资的大白管家、河马云汽这些试水的新项目,目前均已退出。
供应链做大规模
2015年营收593亿元,2016 年营收1570 亿元,2017年营收2210 亿元;2016 年以48亿元现金并购齐翔腾达,2017年以42亿元并购希努尔(002485.SZ)。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虽未披露,但据张劲内部讲话称集团税后利润近60亿元。
“广州第一民企”的雪松控股,外界并不熟知,但分析普遍认为,其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供应链产业。
这与同样位列世界500强的建发集团、厦门国贸、象屿集团类似,《财富》500将三家企业均划分在贸易类别。
由于雪松控股并未上市,其基本面只有从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中寻找踪迹。君华集团是雪松控股的前身,也是目前集团旗下主要的产业平台。
除了金融服务集团,君华集团几乎囊括了雪松控股旗下所有业务板块,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房地产、文旅、化工、服装、汽车销售平台等业务板块,以及两家上市公司。
去年5月,君华集团发行了一笔13亿元的AAA级企业债。根据大公国际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公司2015-2017年前9月,君华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51.77亿元、551.11亿元、1006.71亿元。
有数据显示,2017年君华集团营业收入达到了1429亿元,三年间规模增长超8倍。这其中,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功不可没。
2017年,君华集团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达到了1302亿元。2015 -2017年,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对君华集团营收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7.41%、91.72%、91.14%。
收购齐翔腾达后,公司恰好迎来了化工行业的好时期。其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15亿元,同比增长22.17%,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21.68%。
与此同时,凭借自身在供应链管理业务上的优势,雪松控股主导齐翔腾达成立供应链管理业务部门。但目前营收占比为32.74%,利润占比仅有1.42%,毛利率仅0.54%。
分析来看,整个A股市场,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普遍规模庞大,但毛利率仅有个位数。建发股份(600153.SH)供应链运营业务毛利率为3.00%;厦门象屿(600057.SH)为2.51%, 厦门国贸(600755.SH)为1.79%。
从大公国际的报告来看,雪松控股旗下君华集团营收爆发增长,但利润增长速度远不及营收,且毛利率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内部讲话中,张劲强调雪松要牢牢掌握“经营三法则”,即现金流、产业价值和产业利润。在规模快速膨胀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利润和现金流也是目前雪松需要面临的问题。
产业板块中,供通云供应链集团承担着集团供应链管理的重任。2002年,供通云前身“君华贸易”诞生,至今已有16年,在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供通云保持着“零违约率”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金融则为雪松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和传统单纯做贸易的企业不同,雪松担当的是To B 的商品流通贸易服务商的角色。看到金融牌照的重要性,雪松的金融化之路也在加快。
2018年11月29日,雪松控股收购中江信托71.3%股份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接盘明天系资产,一时之间,雪松控股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
张劲认为,信托是金融牌照之母,拿下中江信托对雪松意义重大。“关键时刻更需要逆向思维。别人争抢最厉害的时候我不会出手,而当大家觉得牌照进入贬值轨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着手布局。”
让外界从“知道雪松”到“理解雪松”,张劲还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