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永辉超市(601933.SH)创始人兄弟“分家”的消息传来。
根据公告的表述,因张轩松和张轩宁两兄弟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存在较大分歧,对永辉云创的定位、发展方向和路径有不同意见,未来将独立行使表决权,不再强求达到一致行动。
双方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后,公司最大的投票权变成了持股19.99%的牛奶公司,张轩松持股14.7%是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为京东系(持股11.43%),张轩宁持股7.7%,腾讯持股5.5%。
可以预见的是,创始人兄弟的意见不和,意味着未来永辉超市董事会关于战略规划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董事会将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兄弟二人对于公司战略不同方向和见解更大规模的战场。
永辉超市曾经被视作零售行业的明星公司,是最有“互联网范儿”的线下零售企业,不仅吸引了腾讯和京东的入股,自己也组织运作了大量互联网模式的项目。
如今创始人兄弟“分家”,显然是内部对公司的战略方向产生了分化。究竟是什么导火索,诱发了这家明星公司的内部动荡?
激进上网 多面出击
2014年1月,永辉超市推出了永辉微店APP,从那之后,互联网运作就开始大规模的布局和实施。
同年,永辉超市引入了亚洲第一家“JOYA”自助购物系统、自助收银系统、自助会员建卡发卡系统、自助查价机等,并且很早引入了微信和支付宝支付。
到了2015年,随着国家高层明确提出“互联网+”概念,永辉开始推动O2O项目的上线,发展“实体店+互联网应用”,并开始支持各种创新业务,包括海淘和“中央厨房”等,并且明确了2016年要重点实施互联网+数据化管理战略,推动系统互联网化和平台化。
随后一年,永辉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线上APP平台,陆续推出了永辉生意人、永辉到家、永辉管家等多款网络化服务产品,分别上线了APP,并且上马了“永辉数据中心”、“供零在线”、运维监控平台“Zabbix”,并且大收入入股福建地区的第一家民营银行——福建华通银行。
在这一年7月,永辉超市、永辉云创管理团队将2015年设立的“永辉云创”注册资本提升至6亿元,同时设立单项投资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创新种子基金。
除此之外,公司还获得了商业保理的牌照,永辉超市旗下永辉青禾商业保理(重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开展业务;
2017年初,今日资本投资永辉云创,获得持股12%。获得大笔资金之后,开始加速孵化“超级物种”、打造云创生活、链接优空间等项目。年底,腾讯投资永辉超市5% 股份,并同时对永辉云创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获得15%股权。
同年,永辉还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加强布局,在重庆获得互联网小贷牌照,算上之前的民营银行和保理业务,永辉已经有了三张金融牌照。并且在此之前,永辉曾经试图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但最终未能如愿。
大肆投入 成本之痛
在2014-2017年很短的时间内,永辉以激进的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互联网化布局投入。其中“超级物种”是永辉在互联网和新零售方面布局最多,投入最大的项目。
这一和阿里巴巴的盒马生鲜类似的体验式生鲜卖场里,集合了多种类型的各色“工坊”,组成了永辉特色的产品生态体系。到2018年11月全国门店已经开业59家,计划开店数量100家,线上线下同时经营,声势浩大,成为了市场上的明星项目。
但声势浩大是一回事,能否赚钱又是另外一回事。从永辉超市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云创创立以来就持续亏损,2016、2017年,永辉云创分别亏损1.16亿元、2.67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下滑26.9%,其中云创业务亏损达6.17亿元。
在创始人兄弟解除一致行动人的同时,双方还就永辉云创的股权做了调整,永辉超市将所持有的永辉云创的20%股份转让给张轩宁,付出3.9亿元人民币,转让之后张轩宁持有永辉云创29.6%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虽然剥离之后永辉超市少了一个大的出血口,但这并非意味着其问题的全部解决。2018年前三个季度,永辉超市还面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大幅度提升,其中销售费用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去年增长38.71%、43.97%、40.37%,管理费用前三季度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105.90%、75.91%、76.20%,财务费用增幅更大,前三季度分别为245.25%、156.64%、148.27%。
2018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永辉超市的扣非净利润快速下降,分别仅有8051万元和4411万元。2016-2017年开始的大规模互联网布局,消耗了企业太多的费用和成本。
显然,这和坐拥全国1000家门店的大型零售机构的身份极不匹配,也和近些年永辉超市的名声鹊起、高曝光度并不相符。
结盟万达 重回线下
虽然在2018年,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遭遇了现金流紧张、净利润下滑等问题,但永辉的遭遇显然更加严重。
生鲜市场,原本是永辉超市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利器,价格便宜的蔬菜瓜果和肉蛋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高频必备消费品,需要每日重复购买,并且受到互联网零售的冲击较小,因此如果在价格上有优势,生鲜非常容易聚集客流。
永辉超市凭借低价生鲜带来的客流优势,进一步售卖其它商品,实际上这本身可以视作一种“互联网思维”,也就是通过低价生鲜打造零售入口,并引流至其他消费。但是当永辉试图以打造升级版的生鲜战场——超级物种时,却忽略了巨大的初始投入成本对基础业务的冲击。
腾讯和京东入股的光环,曾经一度让人们将永辉超市视为最有可能摘下“新零售”桂冠的线下零售企业,但投资者对其较高的预期,最终和如今盈利能力的虚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必在兄弟“分家”的背后,是盈利下降、股价下跌时,兄弟两人对现状与未来的权衡和纠结。
2018年12月初,永辉超市发布了公告,准备以35.31亿元的价格入股万达商管6791万股股份。通过入股万达商管,永辉超市夯实了未来在线下深化布局的基础。这也是在历时多年的互联网投资之后,其投资层面第一次重回线下。
同月26日,张轩松将其持有的永辉超市1.5亿股股份,质押给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获得了一份占用财务费用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