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中国的苏伊士、威立雅?”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一话题也越来越频繁地被行业人士所提及。
的确,充满想象空间的环保市场、政策利好、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因素都给了国内环保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各个细分领域也出现了不少龙头型企业。但从客观上讲,众多市场主体中,尚缺乏类似水务巨头威立雅、苏伊士,固废巨头WM,监测巨头丹纳赫等这样的国际企业。
“国内环保企业起步时间往往不到30年,相比于国外百年企业还很短,而环保行业恰恰是一个特别需要经验积累和沉淀的行业,所以外国的环保企业在这方面确实有先发优势。”
苏伊士亚洲执行副总裁孙明华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
苏伊士集团始建于1880年,作为全球化的水务企业,公司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员工数量超过8万名,2016年的总营业额达153.22亿欧元。
差距并不仅仅在营收层面。孙明华认为,国内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很快掌握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但是对技术自主研发的投入非常有限,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始终难以占有主动权,未来国内环保企业亟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据介绍,苏伊士集团专门打造了全球的研发网络,拥有400多个专家和科研人员,每年投入7400万欧元,同时开展着70多个科研计划。“任何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专长,没有持续不断地创新能力,是很难保持领先地位的。”
相较于其他产业,环保产业具有项目周期长、回报较慢,又有很强的发展规律,这对环保企业的专业性以及产业链布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正在大量涌入环保产业的资本,孙明华直言,许多以前跟环保毫不相干的企业也想进到市场分羹。这就导致了很多乱象,市场竞争不为专业导向、为资本导向,谁有钱谁胜出,最终把环保项目交给非专业的公司运营管理,十分不利于环保产业长期良性发展。
“目前国内不少环保企业也比较缺乏耐心,只关心短期的业务增长,缺乏长期的战略定位和产业链布局。”孙明华告诉《英才》记者,“只有跑赢了时间,才能独站鳌头。”
上世纪70年代,苏伊士通过子公司得利满进入中国市场。谈及苏伊士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孙明华总结,苏伊士在中国的项目期限大都在30年以上,并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环境产业布局,“从市政供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到危废处置、工业服务、智能化方案。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增长点。”
今年3月8日,全球环保公司巨头苏伊士集团对外宣布,已联同加拿大第二大养老基金公司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CDPQ)达成绑定协议,拟按3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的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
“苏伊士十分看好未来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这个领域要求企业更加专业、技术实力更强、管理更规范。”孙明华表示,未来工业水处理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实现较大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