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缅甸蒂洛瓦船厂项目到伊朗选矿厂项目、从委内瑞拉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厂项目到中白工业园项目,隶属于国机集团的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工国际,002051.SZ)的海外工程遍及欧非、东南亚、拉美等地。
“一带一路”政策、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自身的战略升级等多重因素,让中工国际业绩得以迅速增长。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21%,盈利10.51亿元。
“海外投资一直是落实公司产业升级战略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投资能够带动工程,工程又能带动贸易,进而实现三相联动。”中工国际董事长罗艳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
三产联动
即使从国际范围来看,工程承包业也算得上是完全竞争的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与任何其他行业相比。而摆脱这种完全竞争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离开短兵相接的肉搏战,通过战略差异化寻找自己的蓝海领地,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
谈及转型,罗艳认为作为以工程承包为主业的企业,难度会更大。“我们的转型,更多地会涉及到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对资产质量、收益等每一项都需要去评估。很多工程承包企业也都在提转型升级,有好的项目也不一定能够被我们拿到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原有对外承包模式也正在出现大变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的承包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投融资能力的竞争,很多企业已意识到,参与项目投资是必不可少的经营手段,不少工程承包企业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投资业务。
“通过海外一些股权投资带动工程业务,再通过和资源相关的工程业务,带动贸易。”罗艳介绍称。中工国际确立了工程、投资、贸易三相联动的战略。
据中工国际2014年报披露,公司在海外设立30多个代表处、分公司和非经营性子公司,还拥有中工老挝投资公司和加拿大普康公司两家境外经营性子公司,构造了遍布全球各地区的高效快捷、反应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
“比如说纸浆,国内的木材资源比较稀缺,但是生活用纸,包括高档纸的需求是越来越高的,中工国际就会去做一些纸浆的股权投资,然后去建设相关工程,纸浆最后会出口到中国来,这样实现三产联动。”罗艳进一步向《英才》记者解释,“投资是一部分,但不仅仅是投资,而是针对整个产业链,带动公司工程、贸易的整体增加。”
2014年,中工国际制定并落实“大金融”战略,成立中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投资业务提供“弹药”。去年底,中工国际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00万元与北京中投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北京中投中工丝路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工投资持有50%的股权。
国海证券行业分析师谭倩表示,“公司采取合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下设基金的方式,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各项资源和工具,连接公司的优质海外项目和国内的产能及资本,利用杠杆有效放大自有资金的投资规模,助力公司海外主营业务发展,并实现公司产业升级。”
化解“持久战”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以东25公里,由中工国际承建的中白工业园项目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因为工业园区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收效慢的项目,大家当时有些畏难,觉得做不下去。”罗艳介绍说。但是,通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占地总面积91.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对外经贸合作区,也是中工国际实现产业转型的项目之一。
截至目前,中白工业园已吸引了招商局集团、中国一拖、华为、中兴、中联重科、成都新筑、白俄罗斯纳米果胶7家企业入园,14家意向企业中也包括甘肃聚鑫、烽火通信等。据了解,在中工国际的协调下,中白股东在明斯克共同成立了中白工业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国机集团、招商局集团、哈尔滨投资集团陆续入股合资公司,国机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据介绍,该项目最初预定的开发周期为30年,分3期来执行。而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大、资金回流慢正是很多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罗艳表示,“首先,我们会对各个项目之间进行协调,保证各方面资金的正常流转,其次是扩大溢出效应,通过一个项目去带动其他周边市场的业务,第三是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使资金来源更加社会化和市场化。”
实际上,中工国际一直非常重视融资问题。一方面,中工国际加大了同境内外商业银行的工作联系,开辟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在融资模式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将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商业贷款、“一揽子”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进行有效搭配和组合。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比于同业,中工国际项目资金多由中方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提供买方信贷,由中信保提供保险,公司收到业主的预付款后合同才生效开工,公司负责找项目、促成买方信贷、分包以及项目管理,模式非常轻资产,总包方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也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