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历次赴任、转任总是轰轰烈烈,而今功成身退,终于可以“轻轻的离开”,不是一种补偿,更像是一种褒奖,也还带有一丝期待。
这个人就是高西庆。
换班
2014年1月20日,高西庆退休,离开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当天,中组部、中投公司宣布了相关人事任免。高西庆到龄退休,57岁的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李克平继任中投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对于熟悉中国资本市场的人来说,高西庆是一个“高光”的名字。
无论是在证监会担任副主席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作为”;抑或是投身社保基金和中投后的“为国效力”;如果“股龄”够长、参与够多的老股民更深知,中国资本市场这个“新玩意”,其实是高西庆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拓荒”的……凡此种种,皆可为高西庆的“职业生涯”添上浓厚一笔。
高西庆的离去并不出人意料,李克平的接任也颇为市场和各方认可。
中投的掌舵人是一个费力不讨好、努力没成绩、失败就挨骂、损失就“卖国”的“糟糕”高官,看起来风光无限,但个中甘苦,冷暖自知。很长一段时间都有“想来的不够格,够格的不愿干”的尴尬。
李克平的接任,实际上看作是内部人的“上位”,既不需要“劳师动众”进行效率极低的“海选”;又可以堵住各方的“悠悠之口”;也可平衡中投各方的权益,还能实现投资理念和投资管理等诸多“真金白银”的平稳过渡,良策若此,可叹苦心。
高西庆也愿意把接力棒交给李克平,毕竟2011年调任中投公司前,高西庆与李克平曾经在社保基金理事会共事,高担任副理事长时,李负责社保基金海外投资。2011年7月,李克平被任命为中投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此前高西庆担任首席投资官一职。
争议
从中国股民到全球投资人,再到“功成身退”,高西庆的履历就是中国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好“反光镜”。只是中投一战,高西庆收获的“责骂”甚至高过任职证监会之时。
中投投资回报率低或投资亏损是高西庆最不愿意面对、谈及,却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投资风险乃至投资时机,甚或投资的标的、投资的方式等等,都需要和时间赛跑、博弈,并不是今日投资,明日赚钱,后天落袋的散户游戏,试想一个掌控千亿资产的国家投资公司若如此,世界将不可想象。
但是对于高西庆和中投投资而言,人们关注的就是这些。
不可否认,中投自2007年9月成立至今,在海外投资方面的所有重大投资基本上都是难在短期内看到获利的希望。
比如中投最早投资入股摩根士丹利,由于当时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其投资造成了很大的账面亏损,一时间什么利益输送、利益交换、朋友友谊、私人恩怨都成为了谈资,好像中投在进行的不是一笔投资,而是一出肥皂剧。
中投的投资“命运”也的确多舛,好不容易参股了东京电力公司,长远看这是一笔合适的交易。但日本核电站爆炸,东京电力股价连续下挫。
不过,在投身中投之前,高西庆的“投资业绩”可观。
高西庆所负责管理的社保基金,一直维持着不错的业绩。再比对高西庆任职证监会期间,虽然非议很大,股市惨烈,但回头看,他的作为的确为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健康的基础。
更早,2007年8月17日,“中国证券市场十八年杰出贡献人物”的颁奖词中如此评价高西庆:“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创设阶段,对证券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这是熟悉高西庆的哥们儿们对他的介绍,很符合实际情况,也很贴切。
中投的风格与投资限制和社保基金是不同的,中投公司的投资是基于经济和财务目的,在风险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资产的稳健和有效配置,努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长期的、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回报。换言之,考察中投的投资方式和一般的基金是不一样的,更何况中国的投资还要面临被投资国的种种法律、文化乃至政治的限制和博弈。
对于中投的困境,高西庆曾经“辩解”:由于中投公司是唯一只能在境外投资的国家控股公司,所面临的挑战最为直接和明显。
原点
性格决定命运,经历影响人生,很多时候,人们看到的是高西庆的态度,却没有细品态度背后的人生。
据说,高西庆表示,退休后将在清华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任教。大学教授,或许本来就是高西庆最喜欢的,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大起大落”、“几进几出”中,高西庆唯一没有褪掉的就是学者身份。
熟识他的人曾经如此回忆,高西庆少时甚苦,在四川大山里修铁路,打锤放炮。1981年9月去美留学,学法律,之后在华尔街做律师,然后就憋着劲要把股票交易所搬到北京来。他参加了1988年11月9日姚依林、张劲夫主持的那次会议,身份是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随后,在证监会任职3年,高西庆称病退出,回学校教书,后去香港,离开了官场。
只是,江湖就是江湖,一旦身陷难由己。1999年6月,一纸调令将高西庆从中银集团港澳事务管理处副主任职上调回证监会,任副主席。
即使身处高位,高西庆依然性格直率,敢于发表观点。早在1996年,高西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让证监会放弃审批权,对一个从计划经济脱胎的体系而言,无疑需要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
在中国证监会任职期间,高西庆大力推动发行体制改革,一度放开定价审批,2000年上市的闽东电力因此创下88倍市盈率,虽然改革最后无疾而终,重新回到发行价格、发行时间、发行节奏均受行政调控的审批制,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逐渐认识到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发行体制改革也步步推进。
而今,高西庆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性格,他不会远离,也无从远离,他还会带给我们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