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垄断与金融暴利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
有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中5家国有商业银行收入占比为6.2%,利润占比却达到了35.6%,而500强企业中268家制造业企业收入占比41.1%,利润却仅占20.2%。
这表明,实体企业利润向商业银行集中。商业银行的高利润意味着实体企业不仅融资难,而且融资成本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难堪重负,倒逼金融改革。
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国共有商业银行1241家,然而现有的银行体系和结构极不合理,笔者将其归纳为“大恐龙”和“小跳蚤”一统天下:所谓“大恐龙”是指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总资产共达62.66万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7.7%,5大银行实现净利润7746亿,占行业总利润的62.4%。
但是大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天然的不兼容性,各大银行在投放贷款前需对企业资质进行详细考核,所消耗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少,压缩了银行的获利空间,这种“高成本、低收益”使得大银行更愿意与大企业合作,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有效激励。
所谓“小跳蚤”,是指1037家带“农村”字眼的银行。其中村镇银行635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农村商业银行212家。这些“不出村”的银行与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需求极不匹配;其余3家政策银行和1家邮政储蓄银行有政策局限;39家外资银行网点分布稀少。
因此,能够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只有14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而我国现在拥有中小企业接近2000万家,个体户近3000万户。当前的金融服务体系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中小企业及小微客户的金融需求,严重抑制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实体经济发展难的治本途径在于开放民间金融,大力扶持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
笔者早在2008年就与另外9位教授向有关部门上书“打破金融垄断,振兴实体经济”,其中提到每年要大办300家县域股份制银行。相对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县域股份制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对本地中小企业也更为了解,若能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必将有力地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来源社会化和使用本地化。
我国有3000个县域单位,即使每年能办300家,也需要10年时间。因此,这个进程应该只争朝夕的加快,同时在资本市场上优先给建立规范治理结构的中小银行上市。
目前,民营银行的政策大门已经打开。8月16日以来已有三家民营银行名称陆续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他们分别是温州的“苏南银行”、“华瑞银行”和深圳的“苏宁银行”,预计明年3月将有第一家民营银行正式营业。
除商业银行体系外,还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网商金融。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实现的具有支付和转账功能的“支付宝”、具有信用贷款功能的“阿里小贷”。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务几乎已经囊括了所有传统银行的业务。
网商金融的发展势必成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在法律上应该给予这些网商平台合理合法的市场准入以及开办银行的权利,获取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
综上所述,在当前打破金融垄断、引入民间资本的机遇上,应大力扶植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步把利润向实体经济回归,实现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