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美国银行,“股神”巴菲特再次扮演了“救命稻草”的角色。8月25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向美国银行投资约50亿美元,对这家深陷困境的银行投出了信任票。
由于投资者担忧美国银行可能需要筹集新资本等因素,8月以来美国银行股票已累计下跌约30%。而在巴菲特投资的消息传出后,8月25日,美国银行开盘即大涨超过20%,并且带动了美国股市全线高开。
在恐惧心理充斥全球市场的关键时点,巴菲特的这张“信任票”无疑有助于平息市场对美国银行体系的担忧。
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期间拯救高盛。同样是危急时刻,同样是象征意义胜过资金本身的投资,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外界的种种不利预期。和上次同样的还有,巴菲特绝不是为了“救命”而去做“公益”的。
美银的代价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策略,在此次出手美银上,算是其“常规表现”。不过,惹人关注的是,股神这一次“反弹琵琶”究竟有没有弹出什么新调呢?毫无疑问,巴菲特看好银行股。
和巴菲特站同一队列的,有费尔霍姆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伯克维茨。今年第二季度,他加仓了700万股美国银行,其在美国银行的持股已增至1亿股,他还同时买入了54.4万股花旗集团股票,持股总数增至2600万股。
当然,华尔街不少金融大鳄们对银行股也有着与巴菲特截然相反的态度,索罗斯就在今年第二季度出售了290万股花旗集团股票,持股总数降至6.5万股,同时还减持340万股富国银行股票,持股总数降至7.77万股;大鳄保尔森也在同期将所持美国银行头寸砍掉了近一半。
有国内美股资深研究员分析认为,巴菲特和索罗斯在投资银行股上出现分歧,主要因两者交易类型不同。美国各银行均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巴菲特买入银行股正暗示其看好美债市场。因为一旦美债价格大幅下跌,必然连累相关银行股。至于索罗斯,由于其将对外关闭量子基金,清仓过程可能没有过多代表性。
不管市场有着怎样的分析和猜测,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巴菲特现在手头最不缺的就是现金,对于那些急需用钱的“被投资者”,即使巴菲特提出来的条件相当苛刻,但想想那些溺水的人就能明白,因为就算伸出来的是利刃,他们也会抓的。
为了达到美国新的银行业要求,并应对问题按揭贷款带来的官司和损失,美国银行做了不少挣扎,其中包括抛售中国建行股份。
8月29日,美国银行宣布出售其持有的中国建设银行一半的股份,由此筹资83亿美元。通过此次出售,美国银行将获得33亿美元的税后收益。
除此以外,美国银行还通过断臂的方式自我救赎。据美国W C N C电视台9月8日报道,作为美国银行重组计划的一部分,其计划关闭至多600家分支机构。该行在今年3月还曾表示,可能会关闭或整合至多10%的分支机构,其在全美拥有5900家分支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解其愿意与伯克希尔公司签署如此毫不手软的交易条款就相对容易了。其条款内容包括:以6%的年股息向伯克希尔公司出售50000万股优先股;美国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5%的溢价回购这些股份;而且伯克希尔公司在今后10年里的任何时候都可以以每股仅7.14美元的价格购入7亿股美国银行认股权证。
这笔交易几乎和巴菲特投资高盛的交易如出一辙。金融危机期间,巴菲特也通过购买优先股向高盛注资50亿美元,高盛在今年花费55亿美元将其赎回。投资的股息高达10%,而且伯克希尔公司也享有收购高盛50亿美元的普通股认股权证的权利。
此番注资美银,似乎巴菲特打的还是同样的牌。
强心针效应
巴菲特投资美国银行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华尔街紧张的神经,但这并不意味着,巴菲特的50亿美元能有多大实际功效。
和当年注资高盛之后的“市场表情”一样,美国银行后来依然没能逃脱股价继续下跌的厄运。当年注资高盛之初,也为金融股和整个股市带来了短暂的回升,但高盛股票还是随着整个股市大幅下跌。
事实证明,单凭一次注资很难解决美国银行面临的多重难题。
截至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银行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55%。投资者们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前景暗淡、房屋销售下滑、贷款违约率不断增加等因素都是影响美国银行包括美国整个银行业表现的因素。
除此以外,来自监管部门的司法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业的市场表现。比如,高盛CEO劳埃德·布莱克费恩表示,已经聘请了华盛顿颇有名气的辩护律师Reid Weingarten来应对司法部门的调查。此消息令8月23日高盛股价下跌4.7%至106.51美元,创2009年3月以来最低点。
事实上,今年8月以来,这轮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触发的全球市场暴跌之中,全球银行股的表现都可谓“惨烈”。
有数据显示,美国费城KBW银行股指数已经累计下跌18%,而欧洲斯托克600银行股指数更是大跌20%。相比之下,同期标普500指数以及欧洲斯托克600指数的跌幅为10%左右。
几乎所有人都在担心,市场如果再次遭遇突发性事件,将导致2008年的金融灾难历史重演,那么银行的资金链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事实上,资金压力已经在银行的裁员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今年7月开始,美国银行、汇丰、巴克莱、高盛和纽约美隆银行、瑞士信贷等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宣布将在近几个月裁掉数千人。
市场的担忧还在于美国的银行系统很快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抵押贷款违约潮。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新增房贷中有近七成贷款是可调息抵押贷款,此类贷款申请初期(通常为五年)实行较低的固定利率,一定时间后其利率将参照特定市场标准变动。有媒体预计,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重置的最高潮将在2012年到来,并在此后一年内维持在高水平,这意味着抵押贷款违约潮即将出现。
种种担忧叠加在一起,美银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虽然巴菲特此举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美银股价的信心,但贷款服务和解、回购和解、抵押诉讼风险、宏观环境不确定等多项关键风险犹存。虽然衡量这些风险的大小比较困难,但我们认为美银今后几个季度可吸收400亿美元的损失,2012年第四季度仍具备6%的‘巴塞尔协议III’资本比率。”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当前正是投资美国银行股的最佳时机。因为和2008、2009年市场遭遇流动性危机、资产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相比,美国大部分银行现在的体系已经改善很多了。
不管市场怎么看,投资有风险是铁律,巴菲特同样难以避免。虽然美国银行可能并无倒闭之虞,但利润空间似乎并不大。巴菲特的这笔投资收益几何,也许还需要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