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张季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陈旭敏 FT中文网评论员
左大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不断有人预言,无论从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形态来看,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都大相径庭,所以中国绝不会重蹈当年日本经济泡沫最终破灭的覆辙。
然而,这一论断正在被眼前的情景不断挑战。狂飙突进的房价,前期一浪高过一浪的股市以及突然紧缩的外需市场和宽松的货币环境,似乎都在重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泡沫经济初期的景象。让人担忧的是,当初日本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介入了房地产行业,而目前国内央企卷入了这场房地产盛宴的不在少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人拼命买房,相信地价必然上升的这种心态也被当下部分国人所复制。
逝去的10年是日本泡沫经济被刺破以后的恶果。上世纪整个90年代,日本陷入不良债权、银行倒闭和日本国民收入骤减的漩涡不能自拔。如果中国再现日本的泡沫经济,30多年的改革成果也必将经受巨大考验。那么,中国究竟会不会重走日本经济的老路?中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区别于日本经济的根本性不同?
中日经济究竟有没有可比性?
《英才》:现在,很多说法都将目前中国经济的状态和日本去做比较,认为中国已处于日本泡沫经济初期的阶段,那么中国到底有没有出现和日本当年泡沫经济初期相同的市场特征,三位嘉宾是怎么看的?
张季风:在全球克服金融危机的特定环境下,全球都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需受到影响后,经济必须要寻找增长点,中国就是扩大内需,其他国家其实也是一样。采取这种扩张性政策的结果必然是国内经济的过热,包括房地产和股市,这是必然的现象。
陈旭敏:出现了类似的市场特征是肯定的,中国在金融危机之前,泡沫跟日本1985—1987年的泡沫基本是一样的,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泡沫有点外强中干的意思。
左大培:目前中国经济存在日本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风险非常大,很多特征都很相像。首先是总需求不振,通货膨胀率不高,日本当时通货膨胀率也不高,但还没有负的通胀率,中国现在甚至出现了负的通胀率。为应对总需求不振的情况,货币当局大力增加信贷资金,刺激经济,结果导致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高涨。这和当初日本经济很相似,当时日本面临着过去靠大量出口来弥补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需求已不足于吸纳日本的出口,结果日本政府为了摆脱需求不足的问题,片面依靠增加货币供应,结果需求问题没解决,而增加的资金都流入了金融市场,最终造成10年经济停滞不前。
《英才》:当时促成日本形成泡沫经济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
张季风:其实日本主要是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比如该调息的时候没调。
陈旭敏:当时日本的背景之一是金融自由化。1985—1987年,美元贬值得厉害,大量资本逃向日本,日本放出大量基础货币,本身就有一个泡沫存在,到1987年还降息了,泡沫就更大了,再加上金融自由化,就更放大了这个泡沫。
《英才》:目前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和当初的日本有没有相似之处?
张季风:从措施来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泡沫经济之前有共同之处。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不光是和日本80年代初期,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出现萧条的状态下,特别是在外部实体经济恶化的情况下,国内采取的手段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应该拿全世界一个普遍的规律和日本去比。
陈旭敏:我们从2003—2008年的泡沫,和日本的1985—1987年的泡沫是一样的,但后面的泡沫是不一样的。日本大泡沫是前一轮泡沫的延续,但在中国,2008年本来宏观调控调下来了一点,但因为金融危机,中国刺激政策又投入了大量的钱,国家又刺激投资房地产。采取这种放纵的态度,我认为是坚持不了多久的,靠赌通胀预期,万一通胀不来呢?现在和上世纪70年代不一样,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金融产品,但现在这么多金融产品,有多少钱都会被这些产品吸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是很难起来的,即使起来了,时间也会非常短。
《英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市场广度、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与日本都不一样,所以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根本没有可比性,怎么看这一观点?
张季风:从表面来看,中国经济与日本有可比性,实际上来看,是没有可比性的。中国还处在“世界工厂”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现在的主要任务还不完全是扩大内需,世界其他国家将产业链的低端部分已经转移过来了。外需主导型的结构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状况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了,现在能说中国是发达国家吗?因为中国属于后发型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大体上和日本的1970年前后比较相当,和1980年左右泡沫经济初期相差很远。
左大培:中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不一样,中国市场的规模比日本大,出了问题可能会比日本更严重;因为中国比日本大,所以靠国外需求解决中国需求不足的可能性就更低。
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英才》:按照目前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破灭走势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季风:泡沫生成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经济结构都和现在的中国不一样,当时日本已经进入了一个后工业化的社会,而中国还是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中国的市场容量和没有启动的市场还很大,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那时日本已经饱和了。
陈旭敏:泡沫破灭的走势是百分之百,但中国不会落下日本的命运,不会10年起不来。因为中国掌握了全世界低端产品,不会通货紧缩,全球的价格是掌握在中国手上,不是掌握在日本手上。日本长时间衰退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日本80年代泡沫破灭;二是中国的崛起把它的全球制造业吃掉了一部分;三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很多银行在东南亚投资,所以把日本的银行业拖进去了一段时间。即使日本不刺破泡沫,它也会像今天的样子。这是和中国没有可比性的,中国即使泡沫破灭了,也只会像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一样,倒下然后站起来。
左大培: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风险很大,今年8月之前的股票暴涨和房价重涨,实体经济又不振,都是迹象,日本那时就这样。
《英才》:为了防止中国出现类似当年日本经济的问题,或者摆脱经济的困境,现在我们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去做改变?
张季风: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是世界工厂,要把这个工厂的定位找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扩大外需是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要坚持的。
左大培:其实中国需求不足的问题比日本要严重,中国的问题比日本更难解决。因为日本比较小,可以通过扩大外需来解决,中国这么大,扩大外需解决不了,所以政府必须要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