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更强,但小企业的日子似乎更加艰难。
“空气保卫战”已成为一场国家战役。
2013年9月,针对日渐严重的雾霾天气,国务院公开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文件指出,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自2016年开始,环保部启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要求企业达标排放。此外,环保部将把新《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相结合起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一系列措施表明,治理雾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要打出更加强硬的拳头。而受关注度极高、人们需求更为迫切的大气治理,也成为环保产业中最具前景和盈利预期的领域。
分化严重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制造业利润渐薄,环境治理需求愈加强烈。收入稳定又有政策支持的环保产业吸引了各路资本争相杀入,然而这一蓝海市场已经逐渐变红。
根据wind金融终端的统计显示,A股市场共有18家跟大气治理相关的企业。但通过分析发现,其中只有三家企业体量超过50亿元,仅有两家企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而利润方面强弱更加分明,有10家企业2017年的净利润不到一个亿。而三聚环保一家的净利润就占据了这18家企业利润总和的55.97%。
和整个环保产业相似,企业数量众多但体量普遍偏小。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种分化正在加剧,强者更强,但小企业的日子似乎更加艰难。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有5家企业陷入亏损,6家企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部分企业甚至爆出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环保企业的应收账款普遍较高,于此同时,不少企业近年来频频上马PPP项目,引发负债率快速上升。
随着融资成本不断高企,资金链成为悬在环保企业头上随时即将下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当前的资本市场大幅下挫,环保股更是跌跌不休,一些明星股也连跌不止,甚至出现爆仓的隐忧,这无疑雪上加霜。
价值重估
资本寒冬来临之际,企业数量庞杂的环保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早就筑起护城河的企业实力将更加凸显。
在这18家企业中,三聚环保、龙净环保、清新环境和聚光科技属于第一梯队,净利润基本都超过了5亿元(中材科技因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和风电叶片,故未入选)。
财务上,三聚环保是A股最大的环保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排在第一位。而且公司连年保持高速增长,自2011年起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超过40%,年均增速高达74.39%,在整个A股市场都十分罕见。
龙净环保专注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环保产品,其除尘、脱硫、物料输送等烟气治理技术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等领域,产品产销量连续十余年全国同行业第一。
在保持国内大气污染治理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龙净环保积极向“非电市场”拓展,实现了从传统火电、钢铁到新兴的焦化、碳素、催化裂化、工业尾气治理等领域的覆盖。
公司扣非净利润实现5年翻倍增长,实现6.58亿元,营业收入在2017年超过80亿元,在环保设备领域独占鳌头。
清新环境主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的建造和运营。根据中电联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2017年清新环境燃煤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业务订单获取量、工程投运量指标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强化了公司在大气治理行业的领先地位。
根据国家政策指导意见,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电厂实现超低排放,随着传统市场的逐渐饱和,在非电领域,清净环境期望布局钢铁、焦化、有色、石化等领域,实施更多工程案例和获取更多市场订单。
把火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拓展到各个非电行业的大气治理领域,这是为未来公司新的增长机会。
聚光科技环是一家从事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的智慧环保企业,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公司所在的环境监测行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数据显示,公司在空气污染监测市场位居第一名,占据接近9%的市场份额。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均远超同行业。今年一季度,公司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42.75%;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41.35%。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49亿元。
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聚光科技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外延式并购,先后收购北京摩威泰迪、北京英贤仪器、北京盈安科技、杭州长聚科技、杭州大地安科、荷兰Syn-spec公司75%的股权。
频繁的并购,保证公司在环境检测领域的龙头地位的同时,也加强了公司盈利增长能力。而与传统的环保工程企业相比,注重技术研发的监测行业,也拥有更高的毛利率。聚光科技的销售毛利率接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