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国企垄断、央企效率低下,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经常会被人提及和争论。如今,上述争论已经慢慢淡化。这背后是全新的顶层设计,以及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浪潮。
重组、合并、分拆、兼并,通过“整合”做大做优做强中央企业的逻辑已经十分明显。2015年的“6对12家”和2016年的“5组10家”,央企整合仍在进行时。
“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改革逻辑,以及设立中央企业改革试点单位,一系列措施,令央企的市场化程度以及管理水平更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融合发展、共荣共生”成为不同所有制企业领袖们的共识。
那么,国企改革下一步应如何走?国企改革到底能为民营企业带来什么机遇,为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在第十六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大央企大民企交流会上,四位领袖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思考。
把制度优势发挥好
傅成玉|全国政协常委
央企改革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社会上感觉并不是很快,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国有企业规模非常大,但央企发展非常不平衡,参差不齐。资产规模大的超过4万亿元,人员160万,资产规模小的有1000亿元,人员1000个。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历史发展上看,有很多的困难。
不是说动了就是改革,不动就不是改革。国有资产的战略布局下一步怎么走,这是央企首先要考虑的。现在央企重组,首先是要完成国家经济领域战略布局,一个领域里好几个大央企,没有意义,特别是对人民没有意义。造成重复投资,在石油界,中石化搞管道投资,其他企业也搞。一家企业搞炼厂其他企业也搞,投资上去了,企业得收费,要回报,最后都把心思放在收费上了,老百姓没得好处。国家重复投资了,企业背包袱了,几家都没有得到好处。
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要建立国家的经济竞争优势。和其他国家比,本质上要思考如何把我们的制度优势发挥得更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的混合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是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
过去几十年,民营企业发展了,国有企业壮大了。国有企业代表实力,民营企业代表活力,实力加活力是我们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制度再往前演进,是两个制度的融合,这个融合我们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开头了,后面还会走。
国有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融合的时候要创造新的竞争力,不仅仅在资产效益组合上,不仅仅在机制上,还要在产业创新上。
任洪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真正的结合能够形成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融合过程中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国企民企要想融合成功,首先要志同道合,无论跟民营企业融合,还是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都应该按照规律走,如果不按照规律走,就很难走得远、走得好。
选择合作伙伴,彼此之间一定是真诚的、是相互信任的,如果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成为可能。
国企跟民企融合,不可避免都有一定的顾虑。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更好的融合,要坚持“亲和清”的关系,不同体制的企业,也应该遵循亲和清。亲,大家要彼此信任,清,还是要讲究原则,不要搀杂个人因素,要有诚信,这样,合作才能有效地往前推进。
郭广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最好的人才在国企,中国最好的资源在国企,民企有体制灵活的优势,也有一批很优秀的民营企业,如果两者能够更好的合作,可以有非常好的结果。
复星这十几年,合作的国有企业大大小小有十几家,都做得挺好。最好的一家是国药,我们曾投入5亿元,占49%,当时仅是100亿的销售额,1000万的利润,2016年可以有3000多亿的销售,三四十亿的利润。当年投的并不便宜,PE非常高,但是今天来看非常划算,我们之间是靠双方的优势合作共同走过来的。
我认为混改还会有更多成果。复兴也参与了中石化的混改,比较遗憾的是,我以为这是打的第一枪,后面的序幕应该拉开,但是没想到变成阶段性的成果。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合作,一定能够产生更多好成果。
王玉锁|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
新奥跟地方的国企合作比较多,现在在150个燃气城市里,大概有一半跟当地的国企进行合作,并且在整个合作过程当中还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双方一定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因为大家的出身不一样,企业定位也不完全一样,诉求也不一样。所以大家都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能大家合作的结果就非常好了。
民企和国企之间合作过程中,对资产评估的认识一样,恐怕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未来,一方面在新产业领域,大家都是有非常高的期望,这一点上,认知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最后共享成果。
特别在高科技、新科技方面的合作,民企和国企各有优势,要把这种优势,在全新的领域发挥出来,就不会出那么多矛盾,也不会有那么多担心。
新奥集团2016年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天然气公司,回头想,如果国企和民企一块做会更好,可以优势互补。民营企业在选择公司、选择资产的时候一定很谨慎,收购过程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民营企业效率高、快,很多好机会,如果慢了可能就失去机会了,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优势。民营企业在谈资产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含糊。国有企业资金量大,也有人才优势。如果两者结合起来,我相信未来在海外的发展过程当中,或者是整合过程当中,成功率会更高,效益也会提升。
联手出海
郭广昌:复星参与过非常多的海外并购,我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感受特别深。国企和民企合作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和共同的家国情怀,最根本的是想让国家富起来。
国企和民企联合起来相得益彰,现在有大量的投资机会,非常希望跟国企共同去做。
傅成玉:世界经济形势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走出海外的机会,现在全球经济贸易,都处于不景气阶段。这时候中国经济有两个实力可以凸显,一是制造能力、管理能力;二是资金实力。
这两点是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都普遍需要的。发达国家需要更新基础设施,不发达国家需要基础设施的投资。所以这是一个好的机遇。
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期,如果我们今天还不布局,可能5年后传统产业再想变就晚了。今天我们是大象,明天会是恐龙,传统制造业必须在技术上实现领先。同时要整合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如果还走原来的路子,5年以后,就很难赶上了。这就是民企和国企合作的机会。
任洪斌:海外投资方面,民企和国企会遇到很多共性问题。
国企和民企走出去的问题上各有优势,国企有国企的优势。但国有企业存在身份认知的问题,比如欧洲和美国并购的过程当中,如果是民企可能很顺利,如果是国企,这些国家就会考虑是否会影响国家安全,使得国企在并购当中遇到了很多阻碍,最后在并购审查中没有通过。如果是民企就可能成功。今后民企和国企联起手来走出去,把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去,成功率会更高。
融合创造财富
傅成玉:我们要有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体现在制度自信上。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现在所有的法律法规、交易制度、政策都是清楚的,不需要再要新政策、新法律,只要做到公开透明,没有需要担心的。心里应该坦荡,大家合在一起是打造中国竞争优势,不是哪家企业的优势。
任洪斌:我记得差不多五六年前我也参加过这样的活动,那个时候整个会场充斥着一种声音,就是“国进民退”、“民退国退”,类似这样的说法特别多。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讨论这些问题了,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国进民进才是经济发展的正道。整合融合如果做得好,会对中国经济做出更好的贡献。整合创造效率,融合创造财富。
郭广昌:民企和国企可以在三方面整合。第一,国企和民企相结合;第二,联合起来反向整合全球化;第三,国企还有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民企在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有优势,这方面会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我认为现在是做混改好的时候,中国会把经济建设提到更高的位置,把改革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国企和民企融合相得益彰,在共同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做全球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体现泱泱大国的实力和智慧,未来的路会非常灿烂。
王玉锁:不管是民企还是央企,我们都有中国情怀,有这个情怀支持,我相信我们目前的困难可以解决,未来的合作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