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亚洲博鳌论坛如期在海南省琼海市召开。在为期4天的论坛中,《英才》记者共对20位企业家、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
当前国内乃至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处于不甚明朗的状态之中,寻找新动力已成为企业间的共识。“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的论坛主题,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共鸣,各个论坛讨论非常热烈。
传统产业需求基础仍然存在,但增速下滑非常明显;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存在商业模式不完善,企业估值普遍较高,且局部甚至出现泡沫现象。
双重压力之下,上到政策制定者,下到企业家、投资者都对未来更难以把握。对于企业来说,怎样在传统业务增长面临瓶颈、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增长方式?怎样才能让企业稳住增长状态,实现持续盈利?
在追求长期增长、持续盈利的道路上,博鳌现场受专访的企业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降低成本、应用互联网手段、发力国际化等。在不远的未来,这些企业家的判断将会最终被市场所检验。
利润下滑怎么办
经济胶着,房地产、大宗商品、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企业,经历黄金时代,纷纷走入下降通道,且呈现加速下滑态势。相关企业主营业务出现增长停滞,利润下滑。
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告诉《英才》记者,中国经济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信息消费行业发展不错,服务业也非常有活力。但有一些传统产业现在产能过剩,经营状况、财务能力下降,有很多风险。
在增长速度换档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状态之下,企业需要面对和破解的问题有很多。但对于优质企业来说,这反而是一个甩开竞争对手的有利时机。通过修炼内功、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能力等措施,优质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打造抵御市场风险的“护城河”。
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认为,对于投资来说,越是困难的时候,机会可能就会越好,这大家都能明白;但企业也是一样,如今更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建立更强大的信心。
可以说,如今正是一个企业真正要下苦功提升自己的关键时期。
市场需求萎缩时,用户对产品质量、性价比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提升产品品质,以适应市场更高的要求;降低企业成本,以适应较低的价格,这两点就变得尤为重要。国家高层提出的“工匠精神”,就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
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告诉《英才》记者,公司在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潜能,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资源消耗量来做出市场最需要的产品。
在她看来,包装用纸是典型的制造行业,但所有行业都离不开包装纸,属于刚需。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修炼内功,满足这些需求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和对大数据的分析,找到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压缩成本最好的办法。
对于一些新兴产业企业来讲,同样面临着发展减速、人力资源成本高企的现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制造企业高通,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中国西部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有不错的科研基础,以及更好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不少西部城市有很好的教育,比如贵阳有很多大数据类的新兴企业,重庆也是中国高校比较多的地方,我们希望利用当地的高通公司,聚集越来越多当地的科技公司,慢慢把科技人员,研发人员留在当地,实现业务在西部的拓展。”高通大中华区总裁孟璞告诉《英才》记者。
共享经济成高频词
面对增长瓶颈,在开源节流之外,企业还有很多能够做的事情。
利用高新技术的研发或者应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是寻求增长方式最关键的方式之一。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关注新兴产业、新技术,则是这一时期进行资本布局最重要的功课。
过去的一年,中国企业中研发投入常年排名第一的华为,取得了300亿元以上的利润水平,远超BAT三大互联网企业,震惊市场的同时,也向中国企业界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谁掌握了科研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有机会打造更好的产品,获取更高的利润。
世界最大的3D解决方案企业、达索系统CEO Bernard Charlès告诉《英才》记者,在平时,推动企业在技术上进行变革是有阻力的,但目前市场的危机局面却成了变革的契机。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于转型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他们希望能从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向研发创新推动,从而提高其企业的竞争力。”Bernard Charlès说,中国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大,因此在效率方面有一点点的提升,都会在总量上得到非常大的回报。在这一过程中,达索系统的3D虚拟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很多企业提升效率,节省研发成本。
参加了多场科技论坛的搜狗CEO王小川则对《英才》记者表示,作为面向未来技术的代表,人工智能已经在一些垂直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医疗、餐饮行业,以及搜狗专长的语言输入、图像处理领域,都已大量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效率。他预测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领域被探索出人工智能的应用途径。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王银成则对《英才》记者表示,由于资金必须要有出路,因此会在未来继续投资,其中比较注重的将会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技术方向。
“共享经济”是本届论坛最火的一个词汇,全社会技术能力、组织能力的提升,已经能够支撑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共享经济之中。中民投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张胜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目不太影响大局。但走过经济高增长阶段,企业更需要具有分享精神和抱团精神。
“如果有企业在共享经济方面不去思考、不去参与,我觉得在这一轮经济减速的过程中会过得非常艰难。”张胜认为,集中资产、分享资源,用平台的力量去破解政策和行业准入的瓶颈,这也是民营企业在经济减速过程中抗击风浪的途径之一。
寻找增长路径
多元化经营,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寻求增长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选项,甚至是必选项。
在单一业务取得成功,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往往需要抓住尽可能多的盈利机会。但如果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资金实力,多元化布局将意味着资源的分散,涉足不擅长的领域,会有更多风险因素难以掌控。
改革开放以来,贸然开展多元化业务而“死于非命”的成功企业多如牛毛。怎样的多元化思路才最符合企业能力,又能够助力企业打破增长瓶颈,是企业家需要重点考虑的。
看到很多企业贸然进行的多元化布局,全国政协副主席、经纬集团董事长陈经纬告诉《英才》记者,根据其自身经验来看,企业如果想要扩展多元化的盈利点,更多的需要根据各个企业自身的条件、特点、实力和专长去发掘,聚焦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人家在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
多元化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全球500强的大型企业中,大部分都是具有多种业务布局的企业集团。企业在选择业务扩展时,要依据自身的能力、资源、基础来进行,而不是匆忙进入到此前并不熟悉的领域。
辉瑞制药中国区总裁吴晓滨的思路,仍是聚焦在医疗行业。他观察到中国慢性病的防治与养护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同时也急需更加专业的治疗方案和社区化的防控服务,因此这会是辉瑞下一阶段所更加关注的重点。相比公司传统的制药业务,这种业务扩展显然更具吸引力。
乐视一直被认为是多元化比较激进的企业,但副董事长刘弘认为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多元化”,实则遵循了乐视在内容方面核心竞争力的主线。“我们把看起来不太相关的七个产业,当作一个产业来完成。抓取整条内容产业链的多元利润来源。”
可以看到,不管是传统的乐视智能电视也好,还是手机,还是未来的乐视汽车产品,其背后都有一整套以内容为核心,服务互联网用户的乐视产品。硬件不同,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这种乐视所特有的商业模式目前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也出现了暴风科技、兆驰股份等一批追随者。
虽然多元化是企业经营获得突破的重要路径,但值得所有企业家注意的是,“任何多元化都应该是专注于某一核心业务之后的展开。怎样实现发展的愿望?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先将事情做小、做精,这是关键,做简单的事情是成功的第一步。”途家CEO罗军告诫道。
整合国际资产
2016年一季度,中国资本忽然之间搅动了全世界。全球企业股权交易总规模6820亿美元中,有15%涉及中国买方,已经与2015全年1090亿美元总交易额基本持平。
这其中原因很多,包括资产配置的选择,以及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等。但最关键的,仍是中国企业在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在国内市场遭遇瓶颈之后,将目光转向海外资产和海外市场,试图通过国际化的方式,找到更大、更成熟的市场。
虽然从一季度的金额来看,海外投资总额已经很大,但更多的企业并未如保险资金进行“大水漫灌”式的并购,而是寻找符合自身模式的途径。
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告诉《英才》记者,国机集团已经在国际化方面运作多年,在国外投资建设产业园,努力使之成为承载中国产能转移的平台。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比如旗下苏美达集团的服装生产业务都转移到了缅甸,国内专注研发、品牌和销售渠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宏泰集团(06166.HK)是国内大型的产业园运营区企业,董事长王建军原本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招商引资方面,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他更多的是考虑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身份,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的优质项目进行跟投、参股甚至并购,把符合中国市场的项目、产业资源整合到境内来。
“整合国际资产之后,再放到我们相关的产业园区里面,这也是园区运营商的一个转型方式”,王建军说道。
民营企业寻求国际化增长路径的同时,国有企业中的锐意进取者,也试图在世界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同于安邦、中国化学等企业“买买买”的模式,国机集团更多的采取业务合作的方式,去推动业务向海外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实现长期、持续不间断地快速增长,行业的兴盛衰落也是任何企业所无法避免的现实。国际化或是多元化,开源节流或是技术提升,都是企业应对经济周期、应对行业走向成熟甚至衰落的方式方法。
这些方法怎样去运用和组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积极去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随机应变,让企业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样才能让企业挺过“倒春寒”,迎来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