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碟中谍4》中,不识路的汤姆·克鲁斯用手指轻轻一点,汽车挡风玻璃马上变成了显示屏,不仅能够实时显示数字地图,还能感知前方各种障碍物,“触摸屏座驾”也成一大亮点。柔性显示、柔性传感等技术有可能使其成为现实。
今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柔宇科技开发的弧形汽车中控亮相,整个弧形屏幕没有任何物理按键,将传统汽车中控台的显示、按键全部集于一体,可根据需要进行弯曲,其核心部分正是柔宇开发的柔性电子传感器。
成立于2012年的柔宇科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即获得了包括IDG资本、中信资本、Alpha Wealth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的四轮投资。但在创始人刘自鸿看来,投资者们无非是看重了柔宇的“人”和“事”。
“人类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70%来自于视觉。”刘自鸿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怎么样看的方便,看的更多,这就要求显示器既要便携又要是高清大屏。”
还在斯坦福念书时,刘自鸿就萌生了研究柔性材料的念头,在当时,柔性材料还不为大众熟知,即使是在科研和工业领域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IBM工作3年之后,2012年刘自鸿选择辞职创业,“柔宇就是要解决便携和高清大屏之间的矛盾,这一目标可以说10年都没有变过。”
“我们可以把一个平板变成一部手机,把平板变成PC。足够的柔韧性保证其未来不仅能应用在手机屏幕上,还能给智能家居、智能交通产品带来更多扩展。”
从概念到现实,柔性材料在短短几年内开始成为热门词汇。根据IHS公司“柔性显示器技术与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未来几年,柔性显示器的最大宗应用将是个人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将以智能手机为主,2020年出货量将增至3.51亿个。预计2020年柔性显示器的全球出货量将增至7.92亿个,而2013年只有320万个。同期市场营业收入将从10万美元剧增到413亿美元。
虽然目前A股市场上柔性屏幕概念股不少,但大多数在该产业链上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产品还只是停留在可弯曲的层面,离可折叠和全柔性显示还有一段距离。像很多“黑科技”一样,令人惊叹的样本背后往往受产业化难以实行的困扰。
作为近两年来最热门的技术之一,虚拟现实的发展可追溯至1968年第一个VR原型设备的出现,但从Facebook 2014年斥资23亿美元收购Oculus公司后,才让这项技术真正进入到大众视野之内,后来谷歌也自行研发了简易VR手机盒,再到微软的加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俨然已成为下一个科技行业的风口。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自鸿想到,要解决便携与高清大屏之间的矛盾,不但可以采用柔性材料的物理方法,也可以通过近眼光学来实现,于是刘自鸿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当时还没有VR的概念,我们是希望做出一台设备能够让人随时随地享受影院的观感。”很快,他在公司成立了一个项目组,集合了包括他在内的7位专家,代号“007”,在不影响柔性屏业务的情况下,开始研究相关技术。
2015年9月,柔宇发布全球首款可折叠式高清智能移动影院Royole-X。根据刘自鸿的介绍,Royole-X采用折叠式设计,共有315种零件、1126个元器件,融合了柔宇现有专利中的近100项。“折叠式是我们的首创,也是最难的地方。”刘自鸿说,此外,如何让人能舒适佩戴、自由调控,人体工学、控制系统也是研发的重点。
2015年7月,柔宇科技获得了约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除了前三轮加入的IDG、深创投、松禾资本等机构外,还有包括中信资本、基石资本、华尔街骑士资本等众多新的资本方加入,当时,2015年,柔宇科技估值已超10亿美元,成为真正意义的独角兽。
谈及柔宇科技,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在此前表示,“柔宇科技不仅仅是创造了一款产品,它更可能是创造了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柔宇可能完全颠覆传统电子产品的使用形态,完全颠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