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4年,《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出版已近18年,这18年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18年。18年内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18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风险投资为何物,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而18年后,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根扎于中国的土壤,有了中国特色、中国个性和中国底蕴。二是中国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居世界第一;网站达400万个,网站访问量仅次于美国;手机用户达12亿,移动网络用户超过8亿。
6月25日,尼葛洛庞帝再一次来到北京,参加百度的The BIG Talk。在会上,他又被问到以前他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数字化生存》出版后到现在,哪些预言实现了,哪些未实现?答案或许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实现了的预言是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事实上,世界的数字化进程比尼氏预想的还要快得多。尼葛洛庞帝说,曾经一度,他认识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人,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是的确,我们都见证了这些年来,电脑由“贵族”的拥有物变成平民的消费品,“数字化生存”也由概念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其次,有关电脑使用的容易程度,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网上的音频、视频质量越来越好,电脑的计算容量越来越大,移动设备使用了触屏技术;坏消息是,人机界面并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老祖母也能轻松自如地玩电脑”的愿望未能实现。在《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曾说,电脑业面临的下一个挑战远不止是为人们提供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音质和更易使用的图形输入装置。这一挑战将是,让电脑认识你,懂得你的需求,了解你的言词、表情和肢体语言。“将来的电脑将能够观察、倾听,不像一台机器,而更像一位善解人意的仆人。”尼葛洛庞帝知道,今天的电脑离此境界还相差很远。例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仍然停滞不前。人们对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期望曾经很高,憧憬十年后能够方便地与互联网终端交流。而现在,尽管我们都知道打字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界面,我们却仍然不得不熟悉敲键盘、点鼠标这些非自然生活中的动作。
第三,对互联网使用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永远在线”,而这离不开无线通讯。尼葛洛庞帝虽然预测到了触屏、电子书和个性化新闻,但他低估了无线的重要性。无线改变了人们使用电脑和网络的方式,尼葛洛庞帝为此修正了他的观点,表示中国以及全球互联网最大的机会,在于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公司将无一不靠此赚钱。而尼葛洛庞帝所指的无线宽带将基于P2P(peertopeer)也即对等网络技术:现在,流通于互联网上的信息都存储在几个中央单元上,而P2P技术使存储在每台个人电脑上的未经锁定的文件和数据连接到互联网上成为可能。在P2P系统中,比如说属于两个互联网用户的两台电脑,可以不通过像Yahoo这样的大型网站而直接连接。这样的宽带技术并不是遥远的梦,它可能很快使你的网络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便捷。这种现象并不是只在大城市中蔓延,它会遍及全球的偏远地区。随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和其它设备融合了Wi-Fi类型的链接,这场运动将会无须建立更多基础设施就可以再造和扩展互联网。
尼葛洛庞帝曾经说过,或许从网络时间的观点来看,《数字化生存》是100年前的东西了。不过尼氏并不打算改写这本书,因为“那种感觉就像你重写一封情书一样”。让历史了解人们在某个时空点上的想法如何,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