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这句名言成为科达机电(600499.SH)董事长边程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时常引用的“口头禅”。七年前,以传统陶瓷机电生产起家的科达机电,开始向清洁能源装备转型。
七年里,边程年均有超过170次的飞行记录,在自己办公室呆着的时间不到50个小时;过去很少露面的他频频出现在各种论坛和公开场合,无意中成了公司里最大的“推广专员”。
“现在,我可以离开2个月,甚至把手机关掉,没有人找我的。”边程告诉《英才》记者,企业里该放的权他都放。他透露其中秘诀——通过公司股权的不断分化,让人力资源与资本紧密地结合,“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并明确关键岗位的责权。”
要么整合别人 要么死掉
边程于1998年正式加入科达机电,彼时,科达机电正面临科信达、星光、中泰、科冠达等众多竞争对手激烈竞争,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4年后,科达机电的抛光线脱颖而出,至2002年上市的时候,公司抛光线已占领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把科达机电从仅有单一利润点的企业,转换为多利润点企业,边程的这步“棋”又走了4年。至此,科达机电与国际巨头意大利萨米克争夺国际市场的战略又迈进了一步。2011、2012年,科达机电分别收购佛山恒力泰、芜湖新铭丰机,经此两役,科达机电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
在边程看来,作为传统制造企业,并购重组是公司存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干企业这么多年,我直到整合了恒力泰后才觉得我们的公司不会死了”,他认为,技术型企业如果只靠一个产品、一个技术玩命地做,容易出问题,要么是市场规模不够大,要么是市场太大,大家都来竞争。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存活下来,要么整合别人,要么就死掉。
不过,在陶机行业顺利开疆拓土的同时,新的压力也接踵而至。边程告诉《英才》记者,当时如果一门心思继续做陶瓷机械制造,预计市场规模达到30亿元就摸到“天花板”了.
斟酌再三,2007年初,科达机电决心转型,并拍板上马煤气化项目。彼时,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正在兴起,各路资本火爆涌入。在大家都开始玩新能源的时候,科达机电却从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入手,这让众多业内人士大呼看不懂。
其实,边程的选择逻辑并不复杂。“目前我国能源主要还是来自传统能源,仅煤炭消费就占总消费的70%左右,如果说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低碳排放的‘芝麻’,那么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可以说是‘西瓜’”,具体到当前的雾霾,主要也是不清洁用煤造成的,“没有不清洁的能源,只有不清洁的技术”。
对于一刀切式的选用天然气作为未来工业燃料和通过单方面的“限煤”、“去煤”等措施来治理雾霾,边程认为不现实。
基于以上的产业预判,7年里,边程摒弃了周边的各种质疑。2008年12月,在距离佛山千里之外的马鞍山,科达机电投资近5亿元打造了占地8万平方米的“清洁燃煤气化系统”生产研发基地。2012年5月“清洁燃煤气化系统项目”生产基地竣工;6月,低压粉煤气化炉试验站投建。
意外破局
梦想很美好,市场却很冷漠。
显然,开辟新的领域并不容易。科达机电沉淀数年耗资10亿元研制出的清洁燃煤气化系统,在推广初期却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在推出第一台清洁燃煤气化系统时,为了让客户“眼见为实”,公司不惜花2000多万元多建一台炉子,从2008年10月第一次点火,一直到2009年4月免费演示给客户看。
对于资本市场,边程也很疑惑:“几年前我们的系统未成熟时,券商基金给公司估值一度打到28块钱每股;现在技术成熟了,市场反倒有疑虑了,这让我也十分不解。”
相关产业政策和监管也成为推广初期的掣肘,边程认为,相关部门需要监管的是“环保是否达标”,而非拷问“使用什么燃料”,“追究使用什么燃料而放弃环保指标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并非没有突破。根据研报,清洁煤气发生装备潜藏着150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科达机电多年的心血也在去年开始收获成功,最明显的表现是订单落地加快。不过,市场的突破点却让边程稍感意外。在去年近15亿的新订单中,氧化铝行业占了绝大多数,信发集团、锦江集团、西复晟铝业等企业赫然在列。曾被寄予厚望的陶瓷、玻璃等行业,并无明显的突破。
但边程认为,氧化铝行业产能高度集中,与信发、锦江等企业的合作,可以产生示范效应,也为科达机电的煤气化系统在氧化铝领域打通了通行证,“氧化铝行业里还有不小的市场规模可挖”。
2013年8月,经调研后,科达机电决定并购一家经营电解铝、氧化铝相关净化和焙烧炉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东大泰拢,科达机电希望通过收购使自身与东大泰隆在经营资质、技术水平及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在清洁煤气炉等节能环保设备领域快速发展。
当然,从长远来看,清洁煤气发生装备最大的市场潜力并不在氧化铝行业。申银万国分析师齐琦告诉《英才》记者,燃料成本只占氧化铝行业的不到2%,而陶瓷和玻璃行业则高达30%,将“科达炉”用在陶瓷和玻璃企业身上更具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