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喜上眉梢,又添哀愁新至。火电企业近两三年可谓命运多舛。
在与煤炭企业的多年角力中,火电企业地位逐渐反转居于主动地位。伴随煤炭价格的跌跌不休,火电企业开始告别苦日子,经营业绩得以上升,甚至不少企业的利润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然而,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多地pm2.5指数“爆表”。火电厂作为“燃煤大户”一时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在治霾战的巨大环保压力下,火电企业感受到了新的苦涩。
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的相继出台,为火电节能减排戴上了“紧箍咒”,突增的环保成本又给很多火电企业带来新的负担。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英才》记者,火电脱硫脱硝等环保措施增加的发电成本,大幅吞噬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很多中小火电再次感受到“不可承受之重”。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补贴与扶持政策,但一些电厂仍感“压力山大”。
“压”出来的产业
从“上大压小”到“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再到重点控制区将执行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政府出台了愈来愈严厉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
国电津能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胜军告诉《英才》记者,刚开始,由于标准执行会带来成本的大幅上升,不少同行对最严标准比较排斥,一些电厂顾虑效益问题而没有立即进入改造。在这种心态下,《标准》颁布初期,国内电厂的脱硫脱硝情况进展缓慢。
随着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爆发,以及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这让电厂意识到“这次是来真的了”,如果不进行改造,必然会影响到日后电厂的正常运行。
高压之下,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到2013年底,烟气脱硝机组占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上升到一半左右。2013年,仅五大发电央企完成脱硝脱硫改造工程的机组就接近500台。眼下,距离7月1日要完成“全方位改造”还剩四个月时间,众多火电企业丝毫不敢懈怠。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曾撰文指出,单就脱硝一项,初步估算,现役7.07亿千瓦火电机组中的改造费用共约2000亿—2500亿元;考虑“十二五”新增的火电机组,环保设施因标准提高增加年运行成本约900亿—1100亿元。
市场的微妙之处在于,一个行业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却能成就另一个行业的崛起。
据任浩宁的测算,仅脱硝改造一项而言,按照每千瓦100—120元的造价,就有超过800亿的市场容量。如此庞大的市场待分食,一时间国内成立数百家的脱硫脱硝公司。作为被改造主体的五大发电集团也竞相成立相关服务公司,并很快完成了从设备生产、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布局。
虽然“五大”占据了主流的市场,但外围可供其他环保企业做的市场空间仍然巨大。比如,与火电环保相关的催化剂就成为投资的新热点。由于过往两年催化剂供需矛盾明显,相关厂家纷纷成立。
政策仍是投资主导
火电节能减排的大规模改造,实际上不少企业还是有“被迫”的意味。
“企业市场运营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当环保改造大幅提升运营成本时,企业肯定就会有抵触心理”,在火电行业素有“节能减排狂人”之称的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伟忠看来,火电环保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能实现有效平衡,这是多年来火电企业不积极主动,甚至在上报给管理部门时,数据上掺假的重要原因。
比如,一度电的耗煤量,如果要减少10克,那可能需要一代技术的革新,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研究实践才可能实现。但过去有的企业在汇报数据时会称,又减少了几十克,“大家对减少几克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没有动力,也都知道那是吹牛,但这种风气曾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报上去后也没人在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设备购买、相关设施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装置运行的费用也是个“大头”。
“设备升级改造以后,相应的配套设施都需要进行增容改造,厂用电、煤耗都将增加,运行成本会大幅提升。”一位不愿具名的火电人士告诉《英才》记者,催化剂是烟气脱硝的核心物质,价格昂贵且要三、四年更换一次,“这就好比一个喷墨打印机只用两三百块钱,墨盒却要400块钱一个,还得经常换”。
成本压力下,火电环保要进入良性循环,冯伟忠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增强环保意识,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投入与产出的利益平衡。此外,还必须完善监管机制。
火电企业的抵触情绪可以理解,但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上升,理应由企业自己解决。
火电的节能减排改造给环保行业带来新的存续机会,但投资方也必须随时警惕关联风险。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企业高管分析,火电这一块的环保盛宴不会持续很久,一旦需求进入稳定期,环保设备购买潮结束,高增长也会随之结束。不仅火电脱硫脱硝,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领域也类似。
无疑,目前政策推动依然是我国火电环保业的最大红利。一位关注此领域的VC合伙人告诉《英才》记者,电力环保行业的创业与投资行为,很难说有一个清晰的产业逻辑,并不是GDP到了人均6000美元,那些需求就会出来,相对应的行业就有机会。实际上,这一行业的发展,受政府影响极大。“试想,如果政策来个大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一批环保企业也会‘压力山大’甚至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