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业
汽车

华泰:低调差异化

文|本刊记者 罗影/图|本刊记者 孟杰 日期: 2013-09-03 浏览次数: 1950

  8月,华泰汽车在俄罗斯的CKD工厂开始生产第一台柴油版圣达菲。

  如今,在俄罗斯,华泰扮演的是与“当年日本人来中国”一样的角色,“我不掏什么钱,就拿去了车型和技术。”

  华泰汽车集团董事张宏亮告诉《英才》记者,华泰海外市场计划的第一步,是将整车散件运出去,在俄罗斯组装。条件成熟之后,华泰将直接在俄罗斯当地生产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给当地厂商供货,“俄罗斯跟中国一样,他们的大部分自主品牌车企没有能力生产自动变速器,这对华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相比吉利、比亚迪、奇瑞等风头强劲的自主汽车品牌,华泰略显低调,业绩也一般。不过,业内人士对其评价却相当正面。

  汽车业资深评论家吴迎秋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大家对华泰都没怎么注意,其实他们是有自己的东西,技术很不错。”

  清洁柴油动力发动机是华泰的特色核心技术。很多中国消费者对柴油机的印象还停留在“噪音大、冒黑烟”,但达到欧V标准的清洁柴油车,早已不是这种形象了。

  在欧洲,乘用柴油车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比利时、瑞士甚至达到80%,在新加坡,65%的出租车采用柴油车型。但在中国,这个比例不到1%。

  受汽柴比限制,中国整车企业不敢像欧洲那样大力发展柴油轿车;众多柴油机企业虽然看好柴油机效率,但也都不敢过分扩大产能。在吴迎秋看来,中国没有选择柴油动力的道路,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自己的技术落后,如果放开,整个市场立刻就被别人占领了”。

  不过,目前的情况似乎正在好转。据公开报道,2012年,关于乘用车柴油化鼓励细则已通过多部门会审送达国务院,一旦获批,未来购买柴油发动机轿车每辆将获得5000元补贴。

  2013年2月,相关部门又对新能源车做出了新的定义:不仅局限于纯电和混电,哪种车更节能、更环保,就是新能源车。

  “也就是说,柴油和天然气、氦气都能归为新能源车。”张宏亮表示,这对柴油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业内专家大多认同,目前氢能源汽车、电动车太远,混合动力还不成熟,而柴油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能把性能提升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一是经济节能,柴油机动力足、扭矩大,配备柴油机的乘用车百公里油耗一般比同款汽油机低30%以上;二是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量更低。

  张宏亮相信,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等技术完全成熟之前,清洁柴油车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机会。

  被动选择

  中国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在发展初期都把精力主要放在开发车型、大量造车上,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器)通过购买获得。

  而华泰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先发展动力总成的核心技术,再开始大规模生产。其实,当年华泰的选择,也属无奈之举。

  在公司成立之初,华泰汽车引进韩国现代汽车的技术平台,生产华泰吉田、特拉卡和圣达菲三款车型,销量不错。

  当时,华泰与现代采取的合作方式是“SKD模式”,现代只给华泰供应散件,不给技术,华泰做的工作,其实只是组装而已。

  2004年左右,正当华泰准备大发展时,却遭遇瓶颈。据张宏亮回忆,当时华泰的一款车型与北京现代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对韩国现代来说,华泰生产一款车,他只能分到很少的一点提成;而北京现代卖出一辆车,50%的利润都进了他的口袋。你说他会保谁?”

  毫无疑问,韩国现代不再给华泰供应变速器和发动机。“被卡住脖子”的华泰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要么像中国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那样,把钱投放到车型上,从别处购买发动机和变速器,“狂造车”,扩张市场;要么把钱投到核心技术上,先研发发动机和变速器。

  第二条路风险巨大,不过一旦成功,就能自己掌控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动力总成一般占据整车成本的30%。

  最终,华泰汽车董事长张秀根选择了第二条路。

  对于父亲的选择,张宏亮打心底里赞成:“大家都在抢发动机和变速箱,整个产能就那么大,别人说不给你就不给你了,与其处处受制于人,倒不如自己决定命运。”

  2005年,张秀根往欧洲跑了30多趟,找意大利发动机生产商VM公司和德国变速器生产商ZF公司谈合作。有时候张宏亮也会跟父亲一起去。

  谈判过程很艰难。不过,张秀根最终如愿以偿,成功从VM公司引进了5款柴油发动机、从ZF公司引进了46速自动变速器。为此,华泰集团设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专门负责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以技术发源地命名为“欧意德”。

  据张宏亮介绍,将生产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公司命名为听起来与华泰毫不相关的“欧意德”,还有另一层用意:“我们的产品不仅仅给自己配套,还为其他整车企业提供全套动力总成,起个与华泰不相关的名字,不会让其他整车企业产生抵触心理。”

  做汽车,是一件“烧钱”的事情,大笔投入技术引进与研发,更加“烧钱”。好在,华泰是一个多元化企业,此前在房地产等行业挣了不少钱。张宏亮告诉《英才》记者,华泰“几乎所有的钱都放在了汽车业务上”。

  “如果不把钱投在核心技术上,我可以买别人的发动机和变速器,迅速扩大销量。但很快就会受限制。如今我有了核心技术,想开发几款车就开发几款车,只要市场认可接受。”张宏亮说道。

  业内人士也表示,很多自主品牌车基于经济规模下的爆发式增长,在日后埋下了隐忧——销量上升,但利润却急剧下降。而华泰“先磨刀后砍柴”的道路,却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如今,“华泰模式”已初见成效,据张宏亮透露,公司的整车业务已经能实现盈亏平衡、甚至有利润进账了,不再需要输血。

  核心为王

  先磨刀后砍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障碍重重。

  目前,国内车企自己制造发动机的方式,大部分是逆向开发:拆解现有成品、测量尺寸、模仿生产。

  “逆向开发的弊端在于,你永远不清楚正确的工艺和流程,而且测量成品尺寸会出现公差。”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华泰自动变速箱研究院院长袁敏刚对《英才》记着解释逆向开发的局限。

  相比发动机,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来说,自动变速器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发动机好解决,自动变速器难解决。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始终没有突破自动变速器的技术,被别人封锁着。”

  “中国汽车总是说以市场换技术,现在市场是给出去了,换来技术了吗?”自称为中国“第三代汽车人”的张宏亮感慨道。目前国内的自主品牌车搭载的自动变速器,大部分购买自日本爱信公司,一个自动变速器的价格约为2万—3万元,“成本高不说,关键技术垄断在别人手里,是很危险的”。

  袁敏刚曾在爱信日本公司和美国分公司工作过十多年,2011年5月加盟华泰。他承认,如果不是与欧洲顶级的VM、ZF合作,靠自己从零开始,华泰也是很难做出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的。

  然而,引进技术只是第一步。

  由于ZF公司的6速自动变速器采用欧洲人惯用的纵置技术(后驱车用),而国内汽车普遍采用横置技术(前驱车用),因此,引进之后还要改造。

  华泰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一家研究院,聘请从ZF退休的前总裁担任总经理。“从德国雇人来中国,费用太高。所以我宁愿在德国当地雇用他们,成本要低一些。”张宏亮表示,在共同开发的过程中,华泰也培养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

  据袁敏刚介绍,经过改造的横置6速自动变速器,将在今年底投产,其知识产权属于华泰。

  核心技术虽然有了,但要把它工程化,还有一个难题要解决,那就是零部件的来源。“很多零部件在国内找不到供应商,最后只能我们自己做。”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欧意德公司建造了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堪称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清洁型柴油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生产基地。计划到2015年,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产销均将达到50万台。

  如今,欧意德生产的两款4速自动变速器已进入量产,价格不到外资品牌的一半,对国内其他整车企业很有吸引力。另外,据袁敏刚介绍,即将在今年底投产的6速自动变速器,与4速相比,燃油经济性能节省6%—8%。

  不愁市场

  汽车是一个讲究规模经济的产业,企业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盈利能力。华泰把资金和资源优先投入到核心技术上,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是否错过了跑马圈地的最佳时机?

  张宏亮并不以为然:“研发一款车型最快只需要两年;而研发一款自动变速器需要三到四年,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匹配,还需要一年半,动力总成匹配到车上,又需要一年半。”孰难孰易显而易见。

  因此,花费几年时间夯实了基础的华泰汽车,如今要在“量”上发力,是“分分钟”的事情:“今明两年会是华泰的爆发年。”

  华泰集团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0万辆整车。张宏亮计划,到2015年,整车销量将达到50万辆。

  而整车业务其实只是集团业务的一部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是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者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前者。

  华泰的柴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一方面装配在自己的SUV及轿车产品上,另一方面给国内其他一些主机厂配套,还有一部分将出口海外市场。

  据悉,华泰已与十多家车企签订了供应发动机或自动变速器的协议,包括北汽、上汽、通用五菱、荣威、力帆、江铃等。

  其中,仅与通用五菱一家的合作,就能消化华泰三四十万台发动机的量。“通用五菱的小面包车销量有100万台,大部分卖到偏远山区,在那些地区,加油不方便,消费者喜欢买油存在家里,但汽油是不能随便购买的,而柴油燃点高、安全性高,可以随时买了带走。而且柴油动力足,也更适合山区拉货的用途。”据张宏亮透露,欧意德公司已与通用五菱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提供样机给对方做匹配标定实验。

  除了商用车,要求“大马力、不易燃”的军用车,是柴油发动机的另一块大市场。目前,除了欧意德,国内其他主要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商还有福田康明斯、云内、江陵等,但能生产达到欧V排放标准、全系列柴油发动机的公司,并不多,欧意德是其中之一。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前景,张宏亮持乐观态度:“我认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到2020-2025年才会饱和,目前才1000万辆,而美国高峰时期达到3000万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可走。”

  事实上,华泰的市场并不局限于国内。张宏亮一再强调:“我们的市场是全球的。”

  在欧洲,由于本地生产成本太高,意大利VM公司选择从华泰回购清洁柴油发动机,卖回欧洲。

  法国一家车企已与华泰达成初步意向,将其在中国生产的车全部搭载华泰的自动变速器——这家车企在国内的产量大约为100万台。“如果用得好,他们会在全球范围内都用我们的变速器,那就是300万的量。”

  而俄罗斯和印度,更是华泰在海外的大市场。由于当地的自主品牌车企也缺少动力总成技术,而消费者又特别喜欢大马力的柴油车,因此,华泰在印度和俄罗斯很受欢迎,不少厂商主动邀请华泰去合资。

  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CKD工厂外,华泰还将在俄罗斯71个城市建立84家华泰汽车4S店。

  此外,华泰汽车还通过技术合作、SKD等形式,进入了马拉西亚、安哥拉、哥伦比亚、智利、伊拉克、迪拜、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张宏亮内心有着深厚的“汽车情结”:“现在我的精力就是全心全意做汽车。对于其他我没兴趣。做汽车在我内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远超过压力带给我的影响。要不然也不会逼我自己。”

  在张宏亮眼中,做任何其他行业都没有做汽车的成就感强:“你觉得房地产能支撑中国吗?中国的第三产业又能支撑多久?现在连美国都在回归实业。如果没有实业,第三产业就是虚影。而没有实业,意味着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民族工业。”

  自称是“思考能力强的绿色人”的张宏亮感慨道:“留给自主企业的时间不长了,用不到10年,可能5—6年的时间,如果实力没有增强,意味着我们之后的处境会更恶劣。”

  车企最后拼的是平台

  在柴油动力方面,最早开始做、也是如今世界公认做得最好的公司是大众汽车。除此之外,大众在平台共用和模块化方面也做得很好——这是张宏亮认为目前最值得华泰学习的对象。

  所谓“平台”,简单的说,就是指汽车的底盘和车身结构。平台确定之后,可以再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外形、排量不同的引擎、不同的电子系统……但这些都只相当于“衣服”,作为“骨架”的平台,才是决定一辆车性能的核心因素。

  同一平台的产品大量采用通用化的零部件和总成,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采购成本;在研发方面,一个平台上实现了技术突破,等于这个平台上搭载的所有产品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

  世界上第一个轿车平台在德国大众诞生,通过平台战略,大众整合了其产品系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

  张宏亮告诉《英才》记者,华泰也正在走平台化与模块化之路:“这是车企的未来——谁对成本控制得好,谁就能成功。”

  目前,华泰有B11平台、圣达菲平台、特拉卡平台、B21平台。“其实我们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经验,后期开发的车型首先考虑平台优化,比如规划中的A25车型可能作为圣达菲二代、采用圣达菲的底盘来开发。”

  张宏亮对华泰未来的规划是:整车方面形成SUV、轿车、MPV、新能源车及皮卡五大车系,全面实行平台化、模板化开发与管理;动力方面,完善柴油发动机型谱,形成1.0-3.0升涵盖所有A0级至C级车搭载需求的全系列、清洁型轿车柴油发动机产品。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