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之争,就像中了魔咒一样,轮回往复,始终无解。
1月4日,2012年合同煤网络汇总已告完成,结果看似皆大欢喜。据初步统计,今年重点合同汇总量约12亿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8.346亿吨的框架量相比,订约超额44%。然而,这个看似可观的成果,不过是雾里看花,真实的签约额可能并不乐观。
以兖州煤业(600188. S H)为例,2月1日,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签订2012年度省内电煤销售合同772万吨,同比减少了127.5万吨或14.2%。签订的国家重点电煤销售合同为429万吨,与2011年合同量持平。
这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
“近几年,在这个会上达成协议签合同,寥寥无几。煤炭企业都是单独拜访下游的电力企业、钢铁企业和化工企业,一家一家的谈合同,尤其是大的用户。”一家大型煤炭企业董事告诉《英才》记者,他们的客户依旧是早年的老客户,去年底的现场煤炭合同汇总会并未给企业带来新的客户。
既然现场会不能起到明显效果,那么,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为何又热衷于现场对接?
“虽然供需两方合同都是单独签,不能在会上去落实,但是供需双方见个面总归是好事。上下游也好,同行也好,无非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下煤炭产业的规模和生产组织情况,以便组织自己的用煤市场。”上述董事认为,这就是一个见面会和对接会。
实际上,今年现场会,在价格上涨幅度方面,倒是符合发改委在去年底前启动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要求今年电煤合同价格涨幅不得超过去年合同价格的5%,对市场交易电煤实行最高限价。
对于这一点,兖州煤业的公告可以佐证:兖州煤业2012年度国家重点电煤销售合同约定的平均含税基准价为529.05元/吨,比2011年度国家重点电煤销售合同约定的平均含税基准价,上涨了25.19元/吨或5.0%。
但是,“按照多年的一贯做法,这些合同能够执行到什么样也很难说。国家重点监管的是上电网的那几家大电厂的电煤,而实际上,不光是网上电厂,其他电厂也很多,他们也需要保障,不保障就玩不下去。”上述董事认为,煤炭订货会签订的价格,执行效果一直不佳。
供需渐趋平衡
煤炭合同价涨幅不高,似乎也在今年的现货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1月18日至2月1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782元/吨,较前一报告期下降5元/吨。至此,其综合平均价格已经连续第十二周下降,累计降幅达到71元/吨。
除价格持续走低外,港口煤炭库存也有所增加。截至1月30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增加至767万吨,为去年8月中旬以来的高点。
或许煤炭价格的低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半年之内,煤炭价格上扬的可能性不大”,上述董事告诉《英才》记者。这是因为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2011年供需严重不平衡,需求远大于供应,但今年,供需力量对比可能发生改变。
“河南煤炭企业整合已经基本完成了。几百家小煤矿全部关掉,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建设。去年几百家小煤矿基本上没进行生产,而今年则处于技术改造和复产阶段。虽然新投产的项目并不多,但是小煤矿的产能会释放出来,所以今年的产量肯定会放大一些,煤炭价格在秋天前很难上涨。”上述董事说。
如果单纯供过于求,调节供应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企业人士告诉《英才》记者,煤炭企业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彼此间会定期互通情况,以保证步调一致。“你说这是搞垄断也好,搞小圈子也好,但是大家都在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一个企业是撼动不了市场的,所以大家坚持步调一致的,不会你调了我不调。”
贵州、内蒙古等一些产煤地区的煤炭企业,已经根据供过于求的情况,进行减产甚至停产。正如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所言,煤炭放在地下保存更安全,与其现在挖出来卖低价,为何不过段时间卖个高价。
不过,这一次不仅煤炭产能释放影响价格上涨,产业下游的萎靡,进一步缩减了需求。“现有价格能维持住就不错了。因为下游情况不乐观,对煤炭的需求就不像往年那么旺盛。目前,钢铁、化工产业都处于亏损的边缘。”
这也是为何2012年现场煤炭合同汇总会的成果,相对好于往年的一个原因。“煤炭企业,也看到了今年的经济形势,担心煤炭价格下滑。合约签订了即踏实了,安心组织生产就可以了。”上述董事告诉《英才》记者,下游不景气也是煤炭企业采用重点合同煤搭售市场煤的销售模式的一大主因。
矛盾依旧无解
虽然煤炭价格上涨缺乏动力,但是“电力企业依旧处于弱势”。
煤炭合同超额44%的签约额,也不过是画在纸上的饼。“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的价差很大,哪怕重点合同煤只占总用量的20% -30%,就已经是很高比例了。电力企业本来利润就很薄,如果合同煤能够执行,可能实现平衡;但如果不执行,利润就是负的了。”林伯强说。
“今年煤炭企业多签一些合同,不过是希望能够把运力定下来,因为车皮还是计划分配的。”林伯强认为合同执行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可以执行的合同,除了信誉之外,还必须有价有量。但这个合同是有缺陷的,是没有价格的,也就缺少了执行力。”
实际上,即便不存在任何缺陷的合同,拒不执行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违约成本不高,如果电力企业追究煤炭企业,是可以获得一笔赔偿,但是明年你就再也看不到煤了,没人跟你合作了。”不愿具名企业人士告诉《英才》记者。
不过,煤炭企业更愿意将煤炭售往外省。“把煤炭输送到本省之外,从经济利益来讲,并不明显,而最大的好处就是卖到外省,资金回笼比较及时。煤炭企业担心与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打交道,款项给付不及时,甚至还要担负坏账。”上述董事说,“外地企业来买煤,都是先付款后给煤。一般不会造成坏账。而且煤炭企业也想把煤的附加值尽量提高一些。”
那么,煤电之争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林伯强认为“煤电联动”是眼下救急的办法。虽然电力企业在不断扩充自己的煤炭资源,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的救急办法就是煤电联动,把矛盾集中到电网方面。让上网电价跟煤炭联动,也就是让电网亏损。然后政府通过对煤炭征收暴利税的形势,直接补贴电网。“这样,煤电就联动起来了。而且对煤炭企业征收暴利税,可以调节煤炭企业卖产量而非卖高价。”林伯强说,不过,征收暴利税的障碍点在于需要通过地方政府这一关。
实际上,除了煤电联动之后,直购电模式也是解决煤电矛盾的一个亮点。据了解,江苏、辽宁等地正在进行直购电试点。“我们也一直在争取直购电,让大的用电企业直接从大的发电企业购电。不过,这就等于牺牲了电网的利益,所以也有难度。”但上述董事认为这对于用电企业来说,无疑是减负不少,“对电力企业而言,1分钱可能决定生死。”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高耗能产业,因不堪成本压力,正在往边疆地区转移。“因为那边资源丰富,煤炭才几十块一吨,而这边几百块,怎么竞争?所以大家都在向边疆转移,因为玩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