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股市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在大盘一路唱跌、频繁震荡的大势下,国内生物医药板块耀出了仅有的几点光芒。在孕育了李锂、吴以岭等亿“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之中。‘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万富豪之后,生物医药板块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新富豪摇篮”。
这正符合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预言:以后,世界首富必将在生物技术领域诞生。而作为生物技术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医药被赋予了太多梦想,成为被淘的“金矿”。
一时间,高成长、高回报似乎成了生物医药的代名词,一些成立时间短短几年的医药公司也纷纷打着生物医药的旗号,排队上市。
然而,繁华的背后,似乎暗藏隐忧。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特别在研发领域,始终紧跟国际发展潮流。”不过,杨晓明坦言,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虽然庞大,但中小企业‘十二五’规划中又把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提出。此外,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总经理杨晓明对《英才》记者表示。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4%;实现净利润2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4%。但这样的增幅与去年同期的26.49%和28.03%相比,有所回落。更甚至,个别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甚至出现近40%的下滑。
究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是足以撑起未来的经济支柱,还是仅靠概念放大泡沫、昙花一现?面对行业估值仍偏高,且国内上市的生物医药公较多,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偏低,自主研发创新虽然活跃,但整体比较薄弱。同时,资金投入、技术成果转换的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
郭凡礼则把发展瓶颈聚焦到了更小的范围。他指出,虽有政策绿灯,并有一定的税收减免,但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落后国际企业的关键所在,其实仍是对技术的研发美元,占比为16.5%。在中国,目比,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司普遍产品单一,受政策影响明显的质疑,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凡礼的观点相当乐观。他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中,利润下降不可避免,出现问题也属正常,而接下来的新医改以及“十二五”规划,将对整个行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前景看好。资金掣肘以及研发资金投入的老问题。数字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动员的“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约为400亿元。而2010年全球十大研发领先药企对研发的资金投入共计60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4000亿元,是我国未来五年重大新药创制资金的近10倍。“生物医药行业有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外资有先天优势。”郭凡礼表示,“而我国连具备将收入的1%投入到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都很少。”
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很多国内的大药企并不是没有钱。他们完全有实力拿出资金做研发,但由于担心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受影响,吴以岭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轻易尝试。而中小企业虽然最希望凭借新药在市场中立足,但他们又往往缺乏资金和研发实力。结果,看到眼前利益后,不少企业急功近利,毕竟做仿制药收入快,门槛也较低。这正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90%以上的产品都是仿制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杨晓明也认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表象是原创能力弱,其本质还是研发资金的短缺。而通过市场化或资本化的手段,提升包括科研创新、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果,尚需时日。
多个缺失
首次创新、标准认证、投融资、成果转化……无论是在生物医药领域,还是在化学药、中药领域,甚至是医疗器械领域,其实,中国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都有所缺失。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外资的强项。
近年,拜耳、默克、默沙东、辉瑞等跨国药企纷纷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有的甚至成立专项投资基金,投资或收购国内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2010年7月,赛诺菲·安万特以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上海生命科学院研发的抗癌药物的独家许可;今年3月,诺华制药以1.25亿美元成功收购浙江天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85%的股权,叼走了中国疫苗市场一块“肥肉”。
针对这些现象,主流观点认为,当前外资企业正利用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体系,在中国市场并购创新型企业,大肆收购研究成果。藉此,外资企业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在竞争态势中已占尽先机。
与这种近乎“折戟沉沙”的论断相反,杨晓明眼中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并非没有机会。“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转化快、在管理上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运作的企业,最终可以胜出。”
杨晓明认为,市场化、国际化是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突破的关键点。为了在这两点上有所收获,中生集团进行了彻底的股份制改制。“自今年3月新版药典正式实施以来,中生集团对研发条件、生产设施、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提升,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在业务上,除了继续保持疫苗和血液制品的主营业务外,我们还拓展了一些新的生物医药领域。”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也被列入中生集团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资金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珺表示,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研发投资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以及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等四大财政金融方面出手,国家正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也表示,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为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兼并重组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不过,即使技术、资金问题解决了,在创新和医学成果转化之间通常还会横亘一条“死亡峡谷”——标准。面对国际竞争压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定制国际标准、取得欧美认证以及专利保护方面,话语权太弱。
“其实可以借国外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的平台,采用或共同研发,或一同承担研发风险的发展模式。”郭凡礼表示,“虽然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也会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但基本都是浅层次的。而国外科研院所市场化程度较高,高校的研发课题与企业需求也相当密切。”
“生物医药是靠时间和财力慢慢拼出来的,现在我们才刚刚起步,要达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起码还需要一二十年。”郭凡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