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海医药(026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亚洲最大”之外,挂牌另一个亮点是:此次,辉瑞中国投资5000万美元,成为上海医药基础投资者中的一员。
在公众的印象中,有着162年历史的辉瑞,是全球制药行业的领军者。2010年,其销售收入达到678亿美元,甚至大于中国制药百强企业的当年总产值。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似乎正有“放弃以规模取胜”的打算。
今年3月,美国投资公司伯恩斯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辉瑞制药可能会经过评估出售、拆分或直接剥离占据其678亿美元销售额中约320亿美元部分的资产,以重新转型为一家纯生物医药研发企业。
“如果不是辉瑞制药的新任CEO Ian Read亲口所说,我们绝不相信辉瑞制药会这么认真地考虑拆分计划。”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将这一行动形容为“极度勇敢”。
不再强势
其实,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辉瑞曾经历过好几次转型。
早在1950年,辉瑞推出其公司历史上第一款原研新药土霉素,这成为了它从医药生产商向研发型企业演变的转折点。之后,即从1960年开始,辉瑞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蹉跎了30年。在这期间,它先后兼并了数十家生产非处方药和日用消费品的企业。直到上世纪的最后十年,辉瑞陆续卖掉了各种非药品业务,开始专注于生物制药领域。同时,不断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但即便如此,开始转向的辉瑞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推出了如万艾可、络活喜等畅销药物,但尚不足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
好在,辉瑞在十年前找到了一条“通过并购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通过总额高达2222亿美元的8次大并购,十年中辉瑞得到了包括立普妥、西乐葆、乐瑞卡、沛儿等在内的一系列明星产品。
研发和并购,如何平衡与协调?针对这一问题,辉瑞制药中国区总裁吴晓滨如是说:研发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
因此,以并购带动研发的做法成为了辉瑞独特的企业理念。
但是,随着情况的转变,收购、自主研发这两种道路的分歧,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辉瑞做出抉择。而立普妥等重磅产品的专利即将到期、新药研发又青黄不接的状况,或许正是促使辉瑞再一次启动转型的根本原因。
生物谷董事长张发宝告诉《英才》记者,目前,辉瑞的研发线上有118种药,其中正在注册的有9种,“但这9个新药难以填补立普妥专利到期留下的空白。”
Ian Read表示:“我们是一家创新的生物制药公司,创新药品占了我们现在营收的85%。我们需要清楚这一点。为多元化而多元化并不会给股票带来溢价。”对于去年12月刚上任的里德来说,将辉瑞重新转型为一家纯研发型药企,虽然冒险,但或许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
转型前后,收购的方式恐怕是最大的不同之处。“过去,辉瑞的很多好产品都是整体收购来的。但今后继续走这条路存在一个问题:值得收购的好公司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也不一定能收购得到。”张发宝表示,现在看来,辉瑞已经开始逐渐用“投资”来取代一部分“收购”:“可能辉瑞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完全采用‘大鱼吃小鱼’式的强势收购战略了,而是改用更加温和的投资、参股,希望通过投资的方式去获得一定的回报。”
照此逻辑,辉瑞此番参股上海医药,或许正是辉瑞新战略在中国实践中的最新体现。
为何投上海医药
与众多跨国企业的外籍中国区总裁不同,出生于中国东北的吴晓滨,虽然在德国度过了主要的求学生涯,但此后近20年在拜耳医药中国、惠氏中国的经历,让他对中国医药市场有着十分透彻的了解,“与欧美趋于饱和的市场不同,辉瑞在中国有待开发的市场空白还有很多。”
上海医药广阔的销售网络是辉瑞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在实验室中研发新药与促进患者获得这些药物,同等重要”。说这番话时,吴晓滨并没有对《英才》记者掩盖自己对销售的重视。
业内人士也大多表示,像辉瑞这样的跨国药企们,在欧美市场已经很难获得高增长率了,但在中国,“如果做得好,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
吴晓滨告诉《英才》记者:以高血压为例。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人,“辉瑞有最好的降压药,但目前国内能用上辉瑞药的患者还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大片空白的市场和一些药物的不可替代性,使得辉瑞中国十分重视销售网路的覆盖。
“广阔的销售网络很重要,(投资)上海医药就是一个这方面的尝试。其实,在拥有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之外,我们和全国各大经销商都有合作,比如国药、广药。”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吴晓滨明确表示,“是否有深入基层的销售网络”是辉瑞中国当前在选择中国合作伙伴时最为看重的因素之一。
甚至,为了销售的深度,辉瑞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销售团队,专门负责县级医院的推广。“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们觉得光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因此一直在积极寻求本土的战略伙伴。”据悉,上海医药是辉瑞目前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分销客户,二者的合作已有多年。
除了销售网络,拥有创新能力的仿制药企业也是吴晓滨感兴趣的对象,“创新不一定是在新药方面,经营模式上的创新也很重要,包括是否能够快速仿制、形成新的剂型、保证疗效和质量……这些都是创新能力。”吴晓滨表示,辉瑞与仿制药企业的合作,“目前已经有一些工作在进行。”
对仿制药市场的信心来自于与印度的对比。从平均利润来看,占据仿制药8成市场份额的数千家中国仿制药厂的利润大多只能做到5%-10%,而印度仿制药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能达到40%-60%;从国际市场来看,印度药企保持着美国仿制药市场获批第一的位置,在2010年美国FDA批准的仿制药中,印度企业占据了1/3的数量,而中国至今没有一种成品制剂具备出口资格。
对此,吴晓滨表示:“在仿制药方面做大做强,是非常适合中国本土药企的一条出路。中国完全有条件做成全球的仿制药大国,但目前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