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林教授为陪伴了自己3个月的流浪狗操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做了两天丧事,花了10万元,最后,这只命运坎坷的狗在龙泉金龙山“风光下葬”。
“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它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善始善终就行了。”王平喜感叹道。他经营着中国目前最大的宠物用品连锁店酷迪,他的公司为宠物们提供从生到死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包括吃喝玩乐、美容美发乃至婚礼、葬礼。
在宠物行业做了8年,令王平喜印象深刻的是云南的母女俩,家里的猫死了,她们硬是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北京,在他的动物安葬服务中心进行了火化。
像这对母女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饲养宠物,而且,越来越多人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它们,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给王平喜带来了机会。截至目前(2008年6月),酷迪在全国拥有35家连锁店,2007年,实现营业额4000多万元,利润2000多万元。
发现宠物产业
“全中国第一个卖桶装矿泉水”,但没能坚持下去,这次,王平喜决定坚持做宠物产业。
王平喜养了十多年宠物,第一只宠物是他用50元从花鸟鱼市场买的一只成年猫。
1999年,他和两个朋友用10万元成立了北京保护小动物协会,以救助流浪动物。此后,他有机会见识到国外的宠物用品商店,“这才发现宠物其实是一个产业”。
2000年,王平喜租了个30平方米的小店,代理国外的宠物用品,做批发。
当时,北京对养狗实行的还是严格限制、严格管理、禁限结合、总量控制的方针。2001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委托零点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养狗家庭多为工薪阶层,平均月花费低于100元,仅有1/3的家庭给狗买狗粮,给狗做美容、买衣服的比例也很低。酷迪的产品动不动可就是好几百呢。
王平喜决心做下去。“从前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就会有结果,所以这次,我要坚持。”他说。
2002年,第一家酷迪店开张,面积足有200平米。年底,又有两家酷迪店开张。王平喜决心要做连锁店,而这恰恰是酷迪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原因,酷迪并不是第一个宠物用品店,它的前辈们如今还“健在”,但都只是“经营得很好的单店”罢了。在王平喜看来,这些店主“开一家店能挣钱就很知足,根本不想扩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开了3家店的王平喜开始每年从国外采购商品,这种高端战略拉开了酷迪与大多数对手的距离,当然,也带来了风险。“在国外,只要采购就是一个集装箱,我要用很大的精力,很长的时间,把它们卖出去,有些产品是有保质期的,可能卖了2/3,那1/3过期了,不能再卖了”。
此时,政策帮了他的忙。2003年,北京市对养狗的政策转变为“严格管理、限管结合”,初次登记费从5000元降至2000元,注册费也从每年2000元下调至1000元。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王平喜开始接受加盟,挂着酷迪牌子的宠物店在北京市场加速扩张。他承认这只是“权宜之计”——“让人迅速知道有这么个品牌,我们资金不足,即便有资金,我们自己也不敢去扩张,为什么不让加盟店来试试呢?”
2003年,王平喜停止接受北京市的加盟申请,并对旧的加盟店进行回收,其成本,据王本人透露,“并不高”。
开第一家连锁店就盈利
麦当劳选址是白天到大街上去数客流,王平喜则是晚上到社区里去数狗。
开连锁店,最关键的是店的结构:开在哪里?多大面积?商圈怎么把握?……
王平喜选址很有一套。麦当劳选址是白天到大街上去数客流,王平喜则是晚上到社区里去数狗,日积月累,他练就了一个本领——只要知道某个社区住了多少户人,他就能算出里面大约养了多少条狗。
依照自己的选址参数,到2007年底,在北京,酷迪已经拥有18家直营店,抢占了“差不多20%”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垄断了这个市场。
规模出效益。店越开越多,成本却越来越低了。
“我原来去跟商店谈,20块钱一平米,你爱做不做,现在,如果这个商店的老板家里有狗、有猫,他要想开一个宠物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酷迪,就会来找我们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把店租压得很低。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在酷迪,进口产品所占的比例大约是60%,除此之外,你会发现一些酷迪牌的产品,这些贴牌产品一般都是快速周转的产品,“卖得快、能赚到钱。”
除了宠物用品连锁店这个主营业务,王平喜几乎尝试过与宠物服务相关的各种业务——宠物医院、宠物餐厅、宠物公园、宠物安葬中心、宠物杂志等等。
宠物医院的利润很高,王平喜做了两年,开了5家医院,但因为自己不专业,“医院遇到的困难永远解决不了,”2004年,他一夜之间关掉了所有的医院。
此外的所有业务几乎无一盈利。以宠物殡葬为例,2003年获批成立的北京博爱伴侣动物安葬服务中心是国内第一家宠物火葬中心,到现在,一个月的业务量“大概也就三四十只”,宠物墓地里统共2000多棵树,也仅认养了“一两百棵”(主人为宠物立碑的同时认养一棵树,这叫树墓)。
虽然在赔钱,王平喜对这些业务的潜力却深信不疑,即使只看眼前,他也认为这些服务加强了品牌的美誉度,刺激了连锁店的发展。根据王的说法,从开第一家连锁店起,酷迪就是盈利的。
王平喜把所有盈利都用于连锁店的扩张。2008年,酷迪的扩张计划极富野心——“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开了4家,下半年再开10家左右,北京完了就是天津,我们在天津也开了两家直营店,年底还要再开两家,天津完了再往南边走。”
如此快的扩张节奏基于王平喜对于市场的基本判断——在北京开30至50家店,还能盈利。在上海设有分部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的调查可以支撑王的判断,该调查显示:中国的宠物从2006年的108亿只增加到了2007年的大约110亿只,而2008年,中国在宠物食品和护理上的花费预计将达到9.26亿美元,比2007年的8.06亿美元上升15%。
业内的一件大事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王的观点。今年4月,美国最大的宠物特许零售品牌宝多来(Petland)在中国的第一家店正式营业,曾经不相信中国能把动物当宠物养的国际巨头也来抢食了。它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宠物零售行业第一品牌。
王平喜并不害怕所谓的国际巨头,在他看来,宝多来的第一家店之所以开在上海,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了避开跟酷迪的正面交锋。
然而,另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却是不容小觑的。他们是一些年轻的宠物网站,以爱狗网和宠物中国为代表,前者有马云撑腰,后者刚刚从联想投资和清科创投融资数千万元,前者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百万,而后者也已接近30万。
酷迪去年底也开始做电子商务,但每天只有十几张订单,且没有形成以宠物为载体的社交圈子。王平喜把原因归结为酷迪的客户多在30至50岁之间,他们不太接受电子商务。
王平喜说自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酷迪做成中国宠物行业的第一个上市公司。这样的目标,有规模的酷迪和有资本的宠物网站,到底谁能率先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