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业
英才调查
上海殡葬001
朱雪尘 日期:
2004-09-01
浏览次数:
1162
很多大型的丧事都是他一手操办。
师父李济松总觉得徒弟张建红做得不够完美,当李济松看到矿泉水桶空了,立刻打电话给张建红,大声吼道:“你怎么搞的,记者都没有水喝,赶快给我扛桶水过来。”
或许因为在日本居住了5年,或许因为从事殡葬业的关系,李济松待人非常客气,办事很周到,和记者交换名片的时候,说:“送您我这张名片,愿您长命百岁。”
此前他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工作12年,现为上海殡葬博物馆主席,上海殡葬业工作证编号001,现在他被邯郸天渡殡仪馆请来任总经理。
他告诉记者,上海很多大型的丧事都是他一手操办,最大的要数赵朴初的骨灰海葬仪式。因为名声在外,前不久土耳其矿难中遇难的中煤一建49处的5名职工被从八宝山运到天渡殡仪馆,由李济松亲自操办丧事。
徒弟张建红去年刚从长沙民政学院现代殡葬管理与技术专业毕业,刚刚工作9个月,在邯郸天渡殡仪馆主要负责整容工作。他的女朋友也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现在和他在同一家殡仪馆工作。
提到为何选择殡葬这个职业,李济松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日本干过许多工作,其中就在殡仪馆工作过,1992年回国后,他便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工作中,他还曾到英国考察,他认为:日本和英国的殡葬事业比中国要正规和发达许多。
虽然张建红等人是从国内惟一一家专科级别的殡葬专业毕业,但是在师父眼中,他们还是很“嫩”。
“他们刚到的时候,我问他们实习过没有,他们说实习过。我就问他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给死人穿衣服,怎么穿?是一件一件穿,还是一起穿?他们告诉我一件一件穿。你说给死人穿衣服怎么可能一件一件穿?”师父对徒弟的学业十分不满,“不知道上学都怎么上的,三年都混日子了。整容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带着大手套给遗体化妆,那怎么可能化得好?”
虽然师父如此不满意,但是实际上张建红等人现在基本上独当一面了,已经能为死者做特殊整容,修复残缺的尸体是他经常碰到的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害怕,但不是非常害怕,现在经常碰到有深夜来的丧家,我要为死者做遗体的整容,不足残缺的头,遇到脑浆都是常有的事情。”
整日呆在萧瑟寂静的殡仪馆里,张建红也会时常感到郁闷,但他还是坚持留下来了,“到哪里都一样,都是为了挣钱。”现在张建红每月各种收入加在一起1000多元,虽然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殡仪馆收入相距甚远,在邯郸已是不错。
李济松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制造骨灰盒、寿衣等殡葬用品的小厂,另外自己还在上海市内有一家不错的餐馆,而来邯郸发展,更多的是想拓展自己的业务。可令李济松没有想到的是殡仪馆会遇到如此多的周折:不说市里面的阻挠,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周围的村民堵住了天渡殡仪馆的入口,不让丧家的车进入,而原因是放炮仗的纸屑落到了周围的农田里。
采访半个月后,当记者再与李济松电话联系时,他的情绪显得更为烦躁,他告诉记者:现在邯郸的医院太平间依然不允许丧家自由选择,他们最终决定把所有骨灰盒都按出厂价销售,以争夺市场。
面对市场垄断天渡殡仪馆能否生存下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