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业
英才调查
谁可以树葬
王 颖 日期:
2004-09-01
浏览次数:
1202
这块占地大约五六平方米的认养区,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大概一万元左右。
“这边是一大片柿子林,那边是杏子林,上面还种着黑枣、山桃子……”宋丹儒领着我们一边沿着山路往上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绿树荫荫,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森林公园。
殊不知这是树葬墓地,只是它的名称不叫某某公墓,而叫水泉沟纪念林,宋丹儒是这片林子的承包人。
今年已经63岁的宋丹儒告诉我们,所谓树葬,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树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面是没有任何殡葬设施的,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但是北京等城市有一些墓地,打着树葬的旗号,实际上依然墓碑林立,只不过在墓碑旁加种一株常青树,或是小片绿地。
在6年前宋丹儒就创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纪念林,但那是为北京西山林场的老职工们定向建立的,规模较小。宋丹儒却因此大受启发,退休后干起了纪念林。
他在北京十三陵神路旁的龙山,开辟的近300亩的纪念林,已经全部售完,认养的纪念树达3000余株。一些名门之后、著名的艺术家等都曾在龙山认领了纪念树。一些老人在结婚纪念日认领“金婚树”、“银婚树”,一些父母则为新生儿认领“新生树”。
当宋丹儒说起自己在昌平承包的这片纪念林时,则显得很兴奋,去年10月,宋丹儒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50年的使用权承包下第四块纪念林,占地1000多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块。
我们来到一处新建的认养区,自然石上刻着“思亲园”三个大红字,四周是数棵松柏环绕。该认养区的主人告诉我们,他们之前也去过其他一些墓地,面积小、价格贵,这里山青水秀,既环保价格还很低廉。
据宋丹儒介绍,这块占地大约五六平方米的认养区,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大概一万元左右。并且由于这是一个家族林,以后家中再有老人去世,只需要添加很少的费用,就可以安葬于此。知识分子和老干部是他们主要想服务的对象。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