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业
英才调查
3.3:贩卖国际化
本刊记者·肖鸿扬 日期:
2004-08-02
浏览次数:
102
一个国际化的符号,既不需要英文,也不需要翻译。
三里屯的商业标志——曾经的汽配、服装服饰市场几乎已消失殆尽,而以使馆为背景红火起来的酒吧文化街也被许多人感叹“正在没落”,甚至还有拆迁的传言广为流传。
什么是三里屯新生活?
“我说它有两张面孔,一张是‘昼幽’,一张是‘夜媚’。”亿城股份有限公司地产事业总裁鄂俊宇坐在一张大幅刷着“3.3”两个数字的标志牌下,跟几个商户侃起京城的三里屯文化来。
“3.3,取三三不尽,六六无穷之意,这样的名字既能诠释一种新的商业概念,又保持了三里屯文化不断的延展。”鄂俊宇觉得这个项目的案名到位。
“3.3”出自世界级的华人设计家陈幼坚之手。日本杂志说:“日本人只认识两个香港人,一个是功夫巨星成龙,另一个就是设计师陈幼坚。”陈接手项目艺术总监后,用了三周的时间,提出“3.3”的方案来诠释项目特点。
“3.3是一个国际化的符号,既不需要英文,也不需要翻译。”鄂俊宇不止一次地收获了他所说的好处,在跟一些对进入该项目经营感兴趣的老外交流时,他很容易便让他们理解了3.3项目的实际内涵,“它就像3G、IBM一样国际化。”
提到项目最早起的一个名字——“线外机构”,鄂俊宇不无遗憾,“这其实是比较原创而又有创造力的一个名字。”照他的解释,线是一种生活形态,线外机构主要体现的就是三里屯的生活形态。
但鄂俊宇最终还是放弃了,前卫有余,包容性不足,不能完全表现项目的特色。
“3.3”建成之后,是三里屯酒吧街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相当于整个酒吧街的建筑面积之和。这是亿城股份进军地产的第一个项目,鄂俊宇说,“我们就是为‘提升’三里屯而来的。”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