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银行业绩继续出现集体高歌猛进之时,工商银行(601398.SH、1389.HK)的表现依然超出了很多机构的“预期”。工行以净利润1660.25亿元,同比增长28.3%,排在五大银行之首,再次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的“赚钱王”。
根据工商银行发布的2010年年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07.48亿元,增长23.1%。其中,利息净收入为3037.49亿元,增长23.6%;非利息收入增长21.1%,达769.99亿元。截至去年末,工行总资产达134586.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5.69亿元,增长14.2%;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7%和9.97%;不良贷款率降至1.08%,较2009年末下降了0.4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28.2%,同比提高63.79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业绩表现亮丽,但在资本市场上工行等银行业上市公司整体10倍左右的市盈率仍然低于市场的平均估值。从各家证券研究机构的报告来看,投资者对于银行业公司发展模式、信贷风险、政策影响以及自身调整能力的疑虑,是其形成“价值洼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从更为宏观的环境来看,“十二五”规划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因此,服务和配合国家经济战略的银行业必先实现自身发展的重大跨越。而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高的银行,工商银行的转型必然会是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转型调整加速
“如何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贯穿整个‘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线,这对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杨凯生表示工商银行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自身的转型。
在杨凯生看来,工商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只有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主动调整优化资产结构,才能真正提高可持续的竞争发展能力。这涉及银行贷款的客户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全面调整。
“过去,我们总习惯地认为大企业、大项目风险小,而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对发展中小企业信贷总存有一些顾虑。这除了可能使银行逐渐积累系统性风险之外,还应该看到,大客户、大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融资和对信贷资金的议价能力将越来越强,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的信贷和收益结构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杨凯生认为,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当下,这种调整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与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推进,各国监管部门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给出了更高的标准。而按新的监管规则测算,同样大小金额的贷款,大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最高。以工商银行为例,综合算下来,大企业贷款资本占用约为6.7%;中型企业次之,约为6.57%;小企业最低,只有2.44%,尚不足大企业的二分之一,这势必也促使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有了新的认识。
杨凯生告诉《英才》记者,目前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超过3万亿元,在工行整个贷款中的占比约为50%,而这一比重在“十二五”期间还要继续提升。
信贷资产证券化
在过去几年中,银行业上市公司信贷规模迅速增长,然后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补充资本的增长模式,是投资者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抱怨最多的问题。而现在,这一现象正要发生改变。
“由于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过高,另一方面我国银行的资产经营模式,特别是信贷资产的经营模式是以持有到期为主的,缺乏信贷资产的交易市场,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张。”杨凯生认为,这种资本占用水平不断增高的经营模式在新的金融监管环境下,随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不断提升,已经难以继续下去。
杨凯生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发展资产证券化是一条可行的道路。“银行资产证券化是连接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推动传统银行资产经营模式转变的解决方式。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银行加快从贷款持有性向贷款流量管理型转变,使得银行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资本占用不无限增加,却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金融危机带给银行业的警醒,尤其是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思考,不能不谓之深刻,这点对于工行也不例外。为此,杨凯生认为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既要有助于银行资产规模的瘦身,又不能增加全社会的金融风险;既要坚持各类证券投资者风险自担的市场化规则,又要防止银行由于贷款可转让而滋生放松贷款审查管理的道德风险;核心是要设计适合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
总体而言,通过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来推动传统银行资产经营模式的转变,这样既有利于分散银行系统性风险,降低银行资本占用,更有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增加投资工具,满足投资者更多的投资需求。
布局全球市场
杨凯生为工商银行所设计的另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径则是资产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以及国际化发展。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带来了不少的冲击,但是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区域布局应该发挥各地的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银行只有形成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业务格局,形成适应各地金融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点的资产布局,才能在最具活力的经济领域和最具潜力的区城市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快提升我们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服务能力,是中国银行业适应中国产业资本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宏源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继袖认为,工行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规划,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盈利格局、境外盈利占比提升,这些优势已在去年显现出来。
目前,工商银行的海外经营网络覆盖了2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总数达到203家,基本形成了跨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的服务网络。在完善全球服务网络的同时,工商银行还将构建起境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成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科技的平台。
“下一步,工行会加快成为一家国际化的银行。”杨凯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