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国本想实施扩张收购战略,现在这不仅完全没有可能,他还背负着3亿美元的债务,甚至他的德龙钢铁也存在被收购的危险。
2009年8月18日,德龙控股董事局主席丁立国没有等到政府的审批,只好和俄国第二大钢铁企业耶弗拉兹集团结束了去年双方签订的收购协议。
自签订之日起,丁立国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审批的日子。近两年来,他艰辛地走着。2008年他的公司几近破产,直到今天他仍然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他本想实施扩张收购战略,现在这不仅完全没有可能,他还背负着3亿美元的债务,甚至他的德龙钢铁也存在被收购的危险;他否定了此前所有的布局,停止在国内所有的投资;他也开始谋划新的战略,强化海外部,准备走出去,为此他已经奔赴蒙古、柬埔寨、老挝、越南以及印度、非洲诸国考察;他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他一手谋划的一场交易。如果交易成功,那就不会发生上面所讲的一切,他将沿着另一个轨迹发展:完善两年前的布局,着手收购,打造他的钢铁帝国。按照他的规划,交易带来的资金足以支撑他收购千万吨的规模,或许能够再造一个“沙钢”。
在他的谋划中,这一次震撼钢铁业界的交易没有理由失败。他也的确成功的把握了资本市场的周期,差一点就把德龙控股卖了个最高价,当时是15亿美元交易价格,而今德龙控股价值不到2亿美元。
可惜这仅仅是如果,他的交易延续了一年半、续签了两个签约期,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政府审批。这也意味着这场足以决定丁立国的钢铁集团命运的交易已经宣告失败。这是一桩从生意角度近乎完美的设计,但是与汇源的命运相同,只有起跑而没有终点。
卖掉 意外之举
丁立国主动寻找买家,要做百年老店的丁立国不做了?他经常面临这样的质疑。
丁立国成家立业都很早,39岁的他女儿已经16岁。此次交易之前,他一路顺风顺水。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市福田区物资局做一名业务员。在河北理工学院机械系还没来得及领毕业证书,他就一个人跑到了深圳。这里第一次见证了他的商业天赋,第一年他就成为单位最出色的业务员,完成最多的进货量。
两年后他回家乡创业,22岁的丁立国旗开得胜,第一年实现获利3000万元。这让丁立国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屈从父辈做稳定工作的意愿,也强化了丁立国从商的决心。在此后十几年间,他经历过两轮经济调整周期,他的事业丝毫没有损伤,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他的钢铁集团也发展起来了。
在国企占领天下的钢铁行业,民营钢企叫的响名号的也就沙钢、建龙钢铁、日照钢铁和德龙钢铁等几家。外界叫他钢铁小子,说他锤出了一个钢铁帝国。他旗下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年生产能力近300万吨。
这个规模保持了近四年,完成三期改造、成功海外上市后,他没有急于扩张规模,没有增加生产线或是收购,而是稳步的巩固自己的后防。为了这个目标,丁立国把自己一年的时间划分为“三三制”,三分之一看书学习,三分之一在外考察学习,只留三分之一在企业。他说,“做钢铁行业百年老店需要不断学习。”
而后他做出的一个决定让人意外——卖掉自己一手打造的德龙钢铁。不到一年时间,他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2008年2月18日,丁立国与俄罗斯首富阿布拉莫维奇签订收购协议,阿布拉莫维奇的耶弗拉兹钢铁集团公司将用15亿美元收购德龙控股控股权。
但是,几乎同期,沙钢集团却剑已出鞘,沈文荣大张旗鼓的跑马圈地,先后收购了江苏淮钢、永钢,河南永兴钢铁、常州鑫瑞特钢,这也促成了他在2009年跻身世界五百强。日照钢铁在山东钢铁的觊觎下,已经放缓了自己的扩张步伐,但是在山东钢铁宣布重组之后的日子里,杜双华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一直忙于设防。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钢铁大佬大肆争夺资源、抢占并购先机、至少也要防止自己被收购的时代,丁立国主动寻找买家,要做百年老店的丁立国不做了?他经常面临这样的质疑。
时机 卖最高价
“并非做钢铁的就是商人、做资本的就不是商人。”
其实,他并不是想全身而退,只是想变换一种方式发展。
李嘉诚曾说不要跟产业谈恋爱。丁立国同意这样的说法,并把这个进一步诠释:不同的阶段,商人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法。从实业层面看,实际上他已经打造了一个中型规模的钢铁集团,德龙钢铁是国内中宽带钢的领军企业和国内成本最低的钢厂。
“并非做钢铁的就是商人、做资本的就不是商人,”在他看来,商人本色就是市场化。他的底线是,只要保持商人本色不变,商人要学会善变。
中国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第三产业,丁立国预言,再过10年、20年中国可能就没有发展钢铁的空间了。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他需要变。丁立国希望选择的方式是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业的对接。
完成国退民进时期的整合以及成功海外上市,之后他之所以没有贸然出手,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么多年的发展中他早就发现自己的短板。他只是在等待时机,以图在资本市场高位时引进海外资本,完善自己最缺失的资金平台和海外全球化平台。
机会在这轮资本市场的高潮中降临。2008年初,德龙钢铁的市值达到100多亿,丁立国做出判断,资本市场在这轮行情中已经走到最高点。毫无疑问,他要果断出手。
从诸多的洽谈对象中,丁立国选择了耶弗拉兹钢铁集团,这家俄罗斯第二大钢铁公司,世界排名第12位。他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原料,这对于面临巨大铁矿石原料成本压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其幕后的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是吸引丁立国的地方。阿布拉莫维奇在2003年买下了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曾以230亿美元身价被《福布斯》评选为2006年度俄罗斯首富。当他卖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后,阿布拉莫维奇实际上已经退出俄罗斯商业圈。媒体评论,这次他回归俄罗斯商界,目的是角逐俄钢铁大王。与德龙钢铁签订收购协议的耶弗拉兹钢铁集团是他不久前刚刚买下的。
而且他们出手大方,他们给出的收购价格每股3.9459新加坡元比当天收盘价高出31%。
失利 债台高筑
计划2008年卖德龙,所以他敢大胆的借钱,大胆的花钱,因为后面会有100亿进来。
2007年丁立国借了很多钱。除了国内银行,他还在海外发债,通过花旗融资3亿美元。
这些钱丁立国全部花了出去。在2007、2008年经济高峰期后又盲目做了一些投资。
而今,让丁立国陷入重重困境的就是留下的债务。人们不禁疑问,聪明如此、18年来从不失手的丁立国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丁立国卖德龙的事情要追溯到2007年,虽然协议是在一年后签订。此前他的业务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开发、钢铁生产、钢铁贸易及钢铁领域投资,在这个阶段丁立国已经做出转型的决定。卖德龙的想法也在此时形成,而且是他战略中重要的一个棋子。
这就很容易解释丁立国过去一段时间做的事情:为了占据先机,他必须提前开始布局,计划2008年卖德龙,所以他敢大胆的借钱,大胆的花钱,因为后面会有100亿进来。
事情在他的预期中发展。找到的买家,既给予了最高的价格,还为他带来了海外的平台,丁立国的一切安排似乎即将成为现实。然而收购协议签订之后,事态进入了丁立国无法掌控的阶段。
2008年8月18日,已经到了签约期的截止日(注:签约期为半年,后来双方两次续签),丁立国没有等到政府的审批。
等待期间,没有人能够体会他所承担的压力。产业布局需要资金,否则前期的投资就没有价值;欠债还钱,2007年借下的钱已经到了偿还的期限。可惜他没有钱,公司经营所得的利润根本无法维持这样的开支,更别说身在百年一遇大危机。艰难的时刻考验着他,苦心经营的产业布局成为包袱,巨额的债务使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
丁立国信佛,他希望得到佛祖的庇佑。或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或者是在苦等中表达情绪,2008年8月他以光头面世。之后他留起了板寸,因为他还顾及到自己的身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第十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而且他还要参加2009年的两会。
疑问 涅槃重生?
对于丁立国来讲,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负债降下来。
整个战略破灭的同时,他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他自称“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冲劲了”。
他要求所有的部门行动起来,坚定不移的调整财务结构、产品结构、管理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目的是“把地踩扎实”。现在,他可以放弃速度,但要确保安全。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还债。对于丁立国来讲,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负债降下来。德龙钢铁定期召开半年会、季度会、月会,丁立国只谈一件事,“如何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
海外重组对丁立国的余震远未结束,“这对我们未来有很大的触动和影响,就是要收缩,收缩,收缩”。不是经历大生大死的人不会有如此大的感触,丁立国一连用了三个收缩来表达自己的语气。
他判断中国钢铁行业还要发展,“中国过去这30年没有这6亿吨钢铁支撑,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中国还要发展”。但他不想在国内扩张。
如果说这次失败能给他带来什么收获,那就是思考。
风风雨雨之后,他看的非常清楚,企业要发展,但要确保先活着,安全、健康、稳健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处在一个市场化甚至是体制完善的过程、很多冲突的这么一个阶段。”
丁立国放慢了自己的发展脚步,丁立国似乎也发现了新的发展路径,甚至获得了新的思想与人生。他说现在听到别人做了什么、完成了什么收购一点都不羡慕。
不过,他也一再表达自己的遗憾,“我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但他不会停下来。39岁的丁立国正在调整,虽然艰难。就在收购协议终结不久,《英才》记者获悉,丁立国要去日本,考察或寻找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