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荣打算出一本传记。74岁的他跟12岁的孙子逗趣,“这本书,爷爷来说,你来写,好不好?”小家伙说“好”。老爷子乘兴拟了几个标题——苦难的童年、风雨的青年、奋斗的中年、成功的老年以及伤感的暮年。
伤感是因为圆明园。两年前,“在横店建设圆明新园”的构想被披露后,这位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几乎成了众矢之的。有人骂他“商业炒作”,有人骂他“劳民伤财”,还有人骂他是“商人沾满铜臭味的破坏”。
“骂吧。你骂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我照样吃饭,照样睡觉。”从1975年创业到现在,徐文荣没少挨过骂。从轻纺工业转型高科技产业,挨骂;从工业转型文化产业,挨骂——“被领导干部骂很难过,徐文荣搞工业不是搞得很好嘛,何苦搞什么文化产业?投资那么大,什么时候能收回来?”如今,长子徐永安接班都快7年了,因为圆明新园,老爷子又挨骂了。
面对外界的质疑,徐文荣尚能泰然自若,可面对家人的反对,徐文荣说,他心痛了。
因为对建设圆明新园的资金来源心存疑虑,银行“停止对横店集团进行贷款”。儿子恳求徐文荣:“爸爸,你可以享福了,不要建圆明新园了,好不好?”“他说得有道理,可既然已经轰轰烈烈,已经被骂得这么厉害,我圆明新园一定要建起来!”徐文荣拍了一下桌子说:“这样就造成了家庭矛盾。”
为了以示区别,由徐文荣任主席的横店四共委被确立为圆明新园项目的投资主体,也就是说,在产权上,横店集团与圆明新园“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我们大家统一起来了,妻子也支持我了,儿子也支持我了,他还捐了300万给我们。”
2008年2月18日,徐文荣宣布圆明新园正式启动。
“钱景”之争
“过60年,我的圆明园又是文物。”
从谢晋拍《鸦片战争》的广州街,到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的秦王宫,再到后来的明清宫苑、江南水乡,横店建造的拍摄基地已有十几个,在徐文荣眼里,它们“每个都是好项目”,而眼下正积极筹建着的圆明新园,则是“最好的项目”。
十五六年前,徐文荣去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过一次,当时他并不熟悉圆明园的历史,只觉得“圆明园真伟大,烧掉真可惜”,根本没有动过重建圆明园的念头。几年后,他想仿建圆明园的部分景点,尤其是西洋楼,用于影视拍摄,景都选好了,但因为“投资太大,工艺太复杂”,最终搁置了这一想法。
据徐文荣讲,中国圆明园学会的一些专家一直想恢复圆明园的原貌,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和地方,“99%的人都不敢拍这个板。”因为圆明园仿建了许多江南的名园胜景,这些专家想到了浙江,想到了两个人,“一是宋城的黄巧灵,一是横店的徐文荣”,2006年,专家们找到了徐文荣。
专家们的到访重新燃起了徐文荣建圆明园的希望,此时的他“想建的景大部分都建起来了”,双方一拍即合。
“找项目很难,找圆明园这样的项目更难。”徐文荣向《英才》记者解释他的初衷:“任何项目都比不过它,山东要花300亿建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承德的避暑山庄,都比不过我们,这个项目知名度太大了,万园之园啊!”
2008年2月18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徐文荣将其重建圆明园的计划和盘托出:横店要按1∶1的比例建设一个占地6000余亩的圆明新园,预计总投入200亿元,其中,70亿元用于基本建设,这包括超过16亿元的土建费用、44.7亿元的土地费用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等费用,其余130亿元用于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收和复制。
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圆明新园的“钱景”。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总经理对《英才》记者分析说:“所谓的圆明新园能不能建起来还很难说,即使建起来了,市场能不能做好也很难说,基本上可以断言做不好,因为现在的游客只喜欢真的不喜欢假的。”他还透露,横店集团多年前就到当地去开拓市场,提出的条件也很有竞争力,但由于“交通不便和景区吸引力不够”,一直未能挤入这一市场。
周边的情况则要好得多。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的一位经理拒绝对圆明新园发表评论,但他表示,横店这条线路与该旅行社开通的其他短线一样受欢迎,旅行社与横店集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另外,在《旅游时报》近日公布的“上海地区短线出游流向排行榜”(3月2日至3月8日)上,横店排在第四位,排在它前面的依次为杭州、周庄及南京。
对于自己的投资眼光,徐文荣很自信,“我建设景点肯定要赚钱。这些景,过个几十年卖掉,我能赚大钱。”
徐文荣对圆明新园的投资预期体现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做的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里:
圆明新园拟于2013年开放,保守估算,横店圆明新园建成的前三年,游客总数为1000万人次,第四、第五两年游客总数达到1000万人次;第六年开始每年游客1000万人次,建成后七年内共计游客5000万人次,门票按每人200元计算,共计门票收入100亿元。扣除每年管理运营费用等2.5亿元,平均每年可有10亿元净收入。
“而且,过60年,我的圆明园又是文物。”徐文荣强调。
赔本赚吆喝?
横店人气大增,与徐老爷子数年前的一个决策有直接关系。
3月的横店,草长莺飞。白天在广州街、香港街上闲逛,看到两三个剧组,据横店影视旅游杂志社总编辑曾毓琳介绍,横店影视城目前有10部戏正在拍,有6部戏正在筹备,而这个季节,在他们看来,恰是一年中最淡的季节。晚上在梦幻谷看表演,节目稀松平常,可一个能容纳4000名观众的看台上,座无虚席,光是这个景区,从试营业到去年底开业的三个月里,接待游客就多达9.4万人次。
徐文荣的底气大概就来自这里。
不过,横店集团一位前高管告诉《英才》记者,横店“造的景点全都是形象工程,真正赚钱的是钕铁硼磁体和医药这两块”——横店集团下控60多家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主导产业是电气电子、医药化工和影视娱乐。
1994年加入横店集团的曾毓琳对此种说法进行了反驳:“2003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非典’那么严重,可我们还有158万人次的游客,就是那年,我们影视城彻底不亏了。到现在,可以说我们走过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大大盈利了。”
根据横店集团提供的资料,2007年,横店共接待游客558万人次,居浙江省第二位,仅次于免费开放的杭州西湖。
“2008年,我估计要在这个基础增长30%以上,而2009年要比2008年增长40%以上。”徐文荣说。
横店大增的人气与徐老爷子数年前的一个决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场租费和门票是影视拍摄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2000年以前,横店也是如此。可来拍戏的一多,底下的经理就开始谋私了,“这个剧组5000元/天,另一个剧组涨到8000元/天,再来一个剧组涨到12000元/天”,剧组意见很大,有损横店的声誉。于是,2000年,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的时候,徐文荣当场宣布:横店影视城从此免收场租。
免收场租横店损失了多少?徐文荣给《英才》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按每个剧组5000元/天、每天15个剧组来计算,免收场租,横店影视城一年的损失大约是2000多万元。
“可它带来了多少钞票?不要说门票,就说拍戏的人住在这里,一年的消费是多少?光是房租,一年就3000万!”
这一招,徐文荣自诩其他影视基地就是想学都学不来。
“它们往往是孤零零的一个景,没有配套设施,而我们的配套很齐全”,徐文荣说:“你只要带着投资、剧本和几个主要演员过来,你就可以带一个完整的作品回去了。”
“比如说你要道具”,曾毓琳进一步分析:“你要马匹,我们马上能帮你落实;你要各种朝代的服装,这是我们的强项;你要群众演员,小戏几十人,大戏成百上千人,我们一夜之间就能组织起来。发电车、电源、灯光、拍摄器材,我们都能提供。这里集聚了影视拍摄的所有生产元素,你说他干嘛要到别的地方去拍?”
截至2007年底,横店已累计接待500多个剧组,共拍摄两万多部(集)影视剧。免收场租拉动了影视,而影视拉动了旅游。2001年,横店的游客人次还只有几十万,而到去年,已经突破500万。
徐文荣并不担心这些景点的可持续性,在他看来,“中国人太多了,外国人也太多了。老的来过,年轻人来,年轻人来过,小孩来。死掉就算了,又会有新的生出来。”
最大问题是土地
不愁钱,不服老,徐老爷子等的是一纸土地批文。
横店以前穷,跟它的土地资源不无关系。“这里的土地很贫瘠,耕作层很薄,下面要么是岩石,要么是黄土,不适合农作物的耕作,连松树都长不大。”横店圆明新园项目筹建工作协调小组的负责人厉红亮说。
这样的土地不宜耕作,却能造园。3月10日,在圆明新园的选址地,《英才》记者看到的多是这样的“四荒地”。此外,徐文荣还透露,这块地原本并不属于横店镇,为建成圆明新园,经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批示,“合并了5个行政村,并出那么大一块土地。”这里目前并无破土动工的迹象,厉红亮多次强调,该用地目前仍在报批。
除了土地问题,其他的方面似乎问题不大。
资金方面,建设圆明新园总的投入是200亿元,70亿建设资金全部吸收投资,由浙江横店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圆明新园有限公司”按商业化运作;130亿回收和复制圆明园流失文物的资金则通过基金会向社会募捐。
2月的新闻发布会开完后,要求参股的据说很多,徐文荣说他并不想过快开启融资的通道,迄今为止,他只接受了当地六七个民企老板的投资,共计15.62亿元。“我有条件限制的,你来投资,最起码是500万,只要人民币,只要现金。”募捐资金已累计1.24亿元,“有很多人在等着捐钱,去年12月,一个湖南的朋友,我们不认识,亲自送了10万元现金过来。”
建设方面,圆明园126个景观已完成图纸设计57个,2008年将完成33个,其余36景将在明年6月前全面完成。根据图纸,横店从华夏文化园划出86亩土地,准备1∶1建设10个样板景观,供专家评审,记者看到,这项工程已在建设当中。
此外,徐文荣甚至已开始回收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就在接受《英才》专访的前两天,徐文荣赶到上海,从一个89岁的老人手里买了一件文物,“他说是圆明园的,总共有四件,我先要了一件,保管在公安局,准备请北京的专家来鉴定。”
在徐文荣看来,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我相信土地能批下来。利用这个项目,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徐文荣的身体。在土地获批、资金到位的条件下,徐文荣希望用5年的时间建成圆明新园,“再过5年,我80岁,能不能活到那时候,根据我现在的身体情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交锋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在八国联军的大火中,圆明园已经死了,如今残破的圆明园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因此,不管在哪里重建,价值都不大。
徐文荣:
一个建筑专家怎么不知道圆明园是被谁烧掉的?先是英法联军,后是八国联军,相隔40年。圆明园就算死了,每年都有三四百万人去(遗址)参观,去追忆,去反思,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你怎么说它死了呢?
网易推出调查“你觉得圆明园应该重建吗”,其中一个选项是:
不应该,不允许商人沾满铜臭味的破坏。
徐文荣:
什么叫铜臭味?民营企业都是铜臭味吗?我们民营企业解决了多少就业?带动了多少人富起来?我们赚的钱一是给老百姓,让他们富起来,一是给国家缴税,养活公务人员。骂我是铜臭味,你是反本!企业家是纳税人,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你们都忘记了?
网友:
这200亿能干多少好事啊,要是用在西部开发上、用在绿化上、用在水利上……
不如将这200亿用在当前迫切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上……
徐文荣:
有人说,你不如把这笔钱用于西部开发,我一个农民,又不是国家,我有多少能量为西部地区做大量工作?有人说,你不如把这笔钱用于修复文物,我倒要问问,你拿出了多少钱帮别人修复文物?我说你没有,我徐文荣有!我把农民倒掉的几十处房子买过来修复,华夏文化园我赞助了1000多万,慈善基金我赞助了500万,这一次我赞助了270多万,你有我思想好?讲什么漂亮话!
造横店系
横店集团选接班人,徐文荣定了五个条件:一、年纪轻,有旺盛的精力;二、有文化,必须是大学毕业;三、有经营经验,要在基层锻炼过,自己搞一个工厂、一个公司,年利润起码得在2000万以上;四、有和国际打交道的能力;五、能处理好上中下,左中右的关系。
依照这些条件,其长子徐永安当选。2001年8月,徐永安接班。
徐文荣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永安接班后,徐文荣把其他两个孩子请出横店集团,“必须这么做,不然将来可能会起冲突。”现在,女儿女婿在香港搞文化产业,小儿子则在本地经营着一家公司。
在老爷子眼里,大儿子跟自己很像,“他个性很强,我个性也很强。他很会算,我也很会算。他说,爸爸,我算不过你;我说,我算不过你。”
徐永安开启了横店集团一个新的时代。
首先是资本化。徐永安上任后,横店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空前活跃,不仅收购浙江南华期货、参股浙商银行、控股西藏证券,还通过收购青岛东方、太原刚玉这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后来横店东磁在深圳中小板的上市,造出了一个拥有普洛康裕(000739)、太原刚玉(000795)、横店东磁(002056)三家上市公司的“横店系”。
其次是国际化。这些年,横店影视城吸引到了一些国外的剧组。最近在美国上映的影片《黄石的孩子》就是在横店拍摄的,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投资的《白雪公主与七武士》、加拿大电影《白鹤功夫传》、印尼电影《郑和下西洋》等也将在横店拍摄,此外,《木乃伊3》和《终极者4》也有望在横店拍摄。据统计,国外剧组已在横店拍摄了20多部影视剧。曾留学日本的徐永安很好地扮演了“国际推销员”的角色,2007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徐永安就亲自带队,向海外制作机构推介横店的优势。
事实上,影视基地已满足不了“少帅”徐永安的野心,他正试图打通影视产业链的上下游构建一个影视帝国,向上,与中影、华纳合资成立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向下,收购杭州、长沙、武汉等地的电影院线。
2004年4月2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际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之一,实验区已经吸引了包括香港唐人电影、北京华谊兄弟在内的218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
徐永安在横店集团总部给父亲留了一个办公室,徐文荣从来不去。“去干什么呀?他有他自己的发展思路,我不能强求他。做得好也好,做得不好也好,我不管的。”
没事的时候,徐文荣喜欢在办公室看看战争片、武侠片、历史片,用老爷子自己的话说,这些电影“很纯洁”。只是,要建圆明新园了,这样的时候,恐怕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