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来,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只专注于软件业。虽然这一直是外资巨头领跑的行业。
与之抗衡的用友,上半年在红火的股市里赚取了7543万元的短期收益,徐少春似乎不为所动;连受人尊敬的家电业大佬海尔都一头扎进地产业时,地处楼市火山口的金蝶仍能安之若素。
金蝶是在固守寂寞吗?显然不是。它在期待一次新的爆发。
盘点之前的金蝶,会像欣赏一部韩剧,尽管它也经历过创业、成长直至成熟的阶段,但每个阶段的承接都是水到渠成。
比如在引入职业经理人这件事上——企业聘请CEO,恐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像金蝶这样漫长而认真地引入CEO的历程,在企业界并不多见。
按照徐少春的追述,金蝶2000年引入黄骁俭时,对其定义只是“营销管家”或“全方位的帮手”。其后6年,金蝶一路摸索过来,尽管颇多曲折,但作为创始人的徐少春,“站得更高”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在徐少春跟何经华面对面坐下之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CEO已经低调运作了两三年。
能够证明金蝶日趋成熟的,是徐少春的那句话——“何经华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我们不希望他在一年之内能给公司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人们还记得那则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2002年5月11日,何经华以500万年薪身价高调亮相用友时,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的那句话——“何总,让我们一块儿来写一部中国软件史。”
言犹在耳,仅仅一年半后,“软件史”就草草收场。由此,何在金蝶的状况,也让业界格外关注。
“不要再叫我徐总,不要再说‘徐总说’,请称呼我Robert(徐少春的英文名字)”。如今的徐少春不厌其烦地对每位员工说。显然,这跟当年杨元庆的“叫我元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请来何经华之后,徐少春干脆很少出现在办公室里,为的就是营造“没有家长的大家文化”。而“大家文化”的精髓,据说是跟将Google催生为“全球伟大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文化类似。
不过,创新并不代表不要执行力。何经华来到金蝶的头10个月,集中精力解决的就是执行力问题,这必将在未来为金蝶助跑。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金蝶的实力跟国外巨头相比,规模仍然不大,但其今年的表现,无疑令人瞩目。比如获得IBM与雷曼兄弟1.32亿的战略投资,比如借道Y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