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家有很多的理想,那么不妨先尝试着砸碎其中的一个。
要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企业家将会陷入多元化的泥潭。因为你只有一个载体,承担不起过多的理想。
怎样看待自己的企业,这是一种不断演进的商业观念。卖掉公司绝不会是一个背叛自己的诅咒,有时候放弃将使你得到更多。
优秀职业经理人的幸运在于他能够为更多伟大的公司效命,比尔·盖茨的不幸在于他跳不出微软这个圈。
投资人的潇洒是因为他可以设计自己的“退出”,而企业家则画地为牢,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
“不能要求企业家一辈子就在一家企业”!一语点破一条新的路径。在适当的时机,企业家一个破釜沉舟的选择会迎来新的天地。
“创业者不再只想到让公司盈利,不再把公司盈利本身看成是其创业的最终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最大化企业价值上。”这既是忠告,更是一种提醒。
朱敏的道路很典型:出生在中国,美国求学,美国创业,创业成功后卖掉公司,并以自己积聚的财富在国内投资,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公司。
这是一个选择的故事,是追求一个个体的百年长寿,还是选择孕育更多的生命?
这是一个“舍得”的故事,舍下的,得到的该如何算计,验证的只是一种态度。
“你把公司做成后,最后的退出机制目标是什么?”
“上市,或者把公司做大到让分众传媒或类似公司不得不买我。”
这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一段对话,对话双方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与创业者。
据此,陈志武看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创业者不再把公司盈利本身看成是其创业的最终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最大化企业价值上。”也就是说企业运作的最终目标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靠把企业做成后以卖企业的股权赚钱。
事实上,这已不是一种有待验证的趋势,而是一个企业家们付诸实践的事实,有关“卖掉公司”是与非的讨论早已冲击着企业家的传统商业观念。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要趁她漂亮的时候把她嫁出去,等她人老珠黄就找不到好人家了。”投资银行家罗伯特·库恩博士的言论把“卖掉公司”这一沉重的话题变得“毫无疑问”。
库恩的比喻虽然贴切,但根深蒂固的商业观念却不可能如此轻松地被颠覆。譬如鲁冠球最喜欢别人叫他“常青树”,刘永好说自己的目标是百年老店,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说让苏宁百岁是他的愿望,就连不久前把家世界全盘卖出的杜厦,之前还作过基业长青的演讲。在大多数本土企业家看来,百年坚守才是常态。
赛伯乐(中国)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则刚好相反。
朱敏在乎的不是网讯(WebEx)姓不姓朱,赚不赚钱,能活多少年,他在乎的是“网讯这个词在美国变成了一个动词,大家一说到网络会议就会说Let’s WebEx”,以及“网讯打败了微软的Netmeeting和Placeware,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4%”。
这刚好印证了陈志武的“企业价值”之说,而且朱敏也切实执行了这一理论。2007年3月15日,网讯以32亿美元现金的高价卖给了思科(Cisco)。
危险话题:企业家退出
“企业应该是股东、员工、客户三者之间拥有的实体,你不能把它看作私有财产。”
“企业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但你不能要求企业家一辈子就在一家企业,中国的很多企业把企业家跟企业捆在一起,某种意义上,这是个人英雄主义,跟我们几千年的帝王文化有很大关系。企业应该是股东、员工、客户三者之间拥有的实体,你不能把它看作私有财产。”朱敏对《英才》记者如是说。
“不能要求企业家一辈子就在一家企业”,对于朱敏所抛出的这一命题,大多数企业家都会在后面加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企业家还能够像职业经理人一样自由地“跳槽”?难道企业家可以像风险投资人一样设计一个完美的“退出机制”?
事实上,如果企业家愿意作出这样的选择,种种疑问都不能成为阻碍卖掉公司的理由。
北极光风险投资资深合伙人邓锋,作为朱敏的好朋友,他们所走过的道路相似得让人怀疑他们之间是否作过商量。作为硅谷最成功的5位华人企业家之一,邓锋于1997年与朋友一起创建Netscreen公司,作为世界领先的网络安全设备供应商之一,NetScreen200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4月,NetScreen以4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Juniper Networks。
对此,我们有这样的思考:朱敏与邓锋所走过的轨迹也许是一条新的道路,而类似于朱敏与邓锋这样的企业家所推行的企业方法势必会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型。
按照这样的商业思维,网讯才是朱敏最大的产品,而对于邓锋来说,NetScreen则是他最大的产品。照此类推,李彦宏的产品是百度,而非搜索,江南春的产品是分众,而不是广告发布平台,比尔·盖茨的产品是微软……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踏上朱敏、邓锋的道路,企业价值是可以待价而沽的。据有关微软的资料显示,自公司上市之后,比尔·盖茨每季度平均卖掉的微软股票达500万美元,在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