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影响力
首要影响力
“扩张”何须太“汹涌”?
安 林
日期:
2004-09-01
浏览次数:
1010
笔者一直期盼中国“福布斯”成为“富不死”。但此时此刻,不免为张涌捏一把汗。出于对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我愿意就张涌和他的林凤企业,提出三点反思。
第一,关于林凤企业战略的反思。林凤现在是什么?林凤应该是什么?林凤将会是什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笔者发现不仅局外人看不懂林凤,似乎就连张涌自己也说不清林凤了!不是吗?仅就局外人而言,成都某证券分析员的话——今儿个“想知道张涌是干什么的很容易,这比想知道张涌不干什么还难!”——就不失为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但最重要的是,张涌自己要知道林凤的战略定位在哪里、林凤的扩张边界在何处?否则,“吃”了不该吃的有损肌体;“吃”了吃不下的如刺在哽;“吃”了本该咀嚼有加的却被囫囵吞枣。因为,资本并购与扩张,终究维系着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成长战略。
第二,关于张涌“激情”并购的反思。张涌为“壳”而并?为“抢”而并?还是为“并”而并?
对于张涌“并购就像捕猎,要做到准、狠、猛”的资本扩张信条,我个人倒是颇为欣赏。可是被戏为“2小时收购”的中兆并购项目,为什么会在交接中出现如此大的财务失误而招致3年无谓官司?为什么会斥资5亿多却落得中兆成为“﹡ST”乃至趋向破产边缘?显然,张涌的这一并购,让我们看到的是即兴、冲动有余,而理性、管理不足。
毕竟,并购动机与结果服务于战略,而并购行为与过程遵从于管理。成功的并购,取决于并购前的谨慎审视与周密论证,还取决于并购后的管理整合,包括组织整合、业务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以及极为重要的文化整合等。
第三,关于林凤非制度性生存的反思。中兆并购凭啥会有政府附加条件?林凤凭啥独钟“自贡”恐龙公园?
面对三个问题,如果张涌不反思,光靠他“即兴投资”的如椽大笔,挥洒不出林凤经久的辉煌。如果我们不反思,也同样很难理解张涌们的所困、所为和所想。我们不妨设问,如果没有“附件条件”,张涌的运作与扩张将会怎样?答案显然:起码没有所投“地方”的圈定,没有所投“时间”的限制,更没有所投“规模”的牵强。由此,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免产生丝丝忧虑和彷徨,仿佛我们一边在分享着张涌“激情并购”的喜悦,又一边在品味着张涌“汹涌扩张”的无奈!
本来,并购就是把双刃剑。建立在“激情”并购根基上的“汹涌”扩张,往往以为抓住的是难得机会,但时常招来的可能却是难以化解的致命风险。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