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影响力
首要影响力
高云峰:“千万不要骂我们”
本刊记者·张小平
日期:
2004-08-02
浏览次数:
1674
“现在股价这么高和我们公司的业绩不是很有关系,至于今后能否支撑股价,应结合股市总体市盈率水平来看,不是我能左右的。”
“我们确实不是一个家族企业,我的亲戚、同学、朋友和老乡一个都没有。”
“当初如果我进入航空系统,也会到某个基地去,然后在当地娶妻生子,你的孩子讲着当地的方言……”
预先向股民道歉
“很害怕投资者因为买了大族激光而亏本,千万不要骂我们。”
《英才》:终于上市了,你现在的心情是紧张还是高兴?
高云峰:不是紧张,也不是高兴,走完了一个阶段而已!
《英才》:大族激光是最后一家入围“新八股”的,你什么时候知道这一消息?
高云峰:6月7日拿到上市的批文后才知道的。
《英才》:当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高云峰:赶快把信息登报。
《英才》:上市前的最后一天你在忙什么?
高云峰:没有什么特别的,下午深交所给我们做了一个诚信教育的培训班,然后公布了上市的一些要求。晚上我去邀请地方上的一些领导,出席今天的仪式。
《英才》:早上几点起来的?
高云峰:六点半。
《英才》:你在上市现场的状态还不错!
高云峰:我这个人精力比较充沛,经常有同事说我是铁人。
《英才》:有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股票能成为当日的领头羊?
高云峰:我感到压力非常大。
《英才》:你认为自己的股票为什么能成为领头羊?
高云峰:股民青睐大族激光,可能是因为看好激光产业,它前三年有着比较高的成长性,吸引了许多风险投资,加上又是深圳本地企业,在多种概念之下股票开盘走出了比较高的价位。
《英才》:你怎么预测大族激光的走势,会让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买吗?
高云峰:我没法预测它的走势。但我想提醒股民,现在股价这么高和我们公司的业绩不是很有关系,至于今后能否支撑股价,应结合股市总体市盈率水平来看,不是我能左右的。我的压力很大,很害怕投资者因为买了大族激光而亏本,千万不要骂我们。如果这样,我提前向投资者道歉。
《英才》:你觉得自己会成为别人的靶子?
高云峰:其实每个人不完全属于自己,他同时也是属于社会。一件事关键是从什么角度来看。
举个例子:有两个人都开着奔驰车,一个人开的是最新款的奔驰,一个人开着老掉牙的奔驰,你说这两个人谁牛?开旧款奔驰的人会说,我比你先富起来,我开奔驰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干什么呢?开新奔驰的人会说,你看你的破玩意,还不赶快扔到垃圾堆里!
一个人的舞台
“我们其实像一群在马路边卖唱的,即使没有一个人理你,你还是要热情饱满地来歌唱。”
《英才》:你什么时候开始有上市想法的?
高云峰:大概是1999年。
《英才》:考虑过其他上市的途径吗?比如说香港的创业板或者主板?
高云峰:我个人认为香港创业板不太适合我们这种类型的企业。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大族激光是为制造业提供先进装备的,在中国特别有市场。香港以房地产和服务业为主,我们要想获得投资者的认同比较困难。
《英才》:你觉得在上市方面哪些事情最难办?
高云峰:现在我们的中小企业板实行的是“两个不变”:现有法规不变,现有上市标准不变。所以说中小企业板和国内A股上市规则是相同的,只是在发行阶段和上市地不同。上市需要进行改制,要找新的股东,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困难,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不太容易协调。改制后就需要找券商做辅导,辅导期是一年,然后再通过验收,验收完之后你再找券商。券商要有通道,这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很多的企业验收完之后,找不到通道,最后上不了市。
《英才》:你觉得找通道最难的?
高云峰:我们的证券商比较偏爱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融资额比较高,中介费用也高。
《英才》:你们和承销商联合证券之间的合作顺利吗?
高云峰:这需要双方洽谈。还和当时的情况有关系,现在看来情况可能会好些,听说证监会会在今年10月之后取消通道制。其实不一定大盘就可以多赚钱,这次联合证券光成交费用就多达2000多万,远远大于大型国有企业,这是始料不及的。
《英才》:这次能成功地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你最感谢谁?
高云峰:我们的1200多名员工。
《英才》:在你的竞争对手不断能融到资的情况下,你怎么能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高云峰:一个是主业比较集中,但最主要的是我们始终有一股劲。在公司的网站上,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没有人理也表演》。我们其实像一群在马路边卖唱的,即使没有一个人理你,你还是要热情饱满地来歌唱。如果不唱,你就没有一点价值了,你一定要自己给自己鼓劲唱下去!
《英才》:上市前和上市后公司在管理上有什么改变?
高云峰:我们每次融资,对方都要求来考察、审计。大族激光几年的时间经历了几十次审计和调查,应该说公司运作是比较规范的。第二次融资之后,像红塔集团之类的大企业进来了,虽然他们是小股东,但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我是大股东,但我们确实不是一个家族企业,我的亲戚、同学、朋友和老乡一个都没有。很多人都找过我,但我坚持,和我有关系的人不可以进这个公司。
公司差点被卖掉
“很多公司之所以不能走太远,和他的股东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英才》:你们对资金似乎有一种“饥渴症”?
高云峰:不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头脑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有到了确实需要资金时我们才融资。1999年深圳高新投公司投进400多万风险资金,我们都用在了刀刃上,当年的利润就翻了一番。
《英才》:这证明钱还是很重要的!
高云峰:应该说在有些阶段钱很重要,但有些阶段却并不重要。我们白手起家,是靠技术吃饭的,开始先用预付款做起来的。这说明我们的产品有生命力,这时候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
《英才》:但开拓市场时需要啊?
高云峰:当你大规模扩张时,这时候资金显得很重要。
《英才》:以前缺钱的时候,主要向谁借?
高云峰:在找深圳高新投之前,我们可以说是举债无门。
《英才》:你们怎么找上高新投的?
高云峰:当时我们找了两家,一个是区投资管理公司,另外就是市高新投。后来我们觉得前者是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我们去找他投资可能会被人家笑话,而高新投是深圳市政府专门为了扶植高新技术企业成立的。最初是希望能担保贷100万的款,他们需要我们提供反担保,但我们不具备反担保能力。后来我们商量,干脆由他们来投资。
《英才》:你们合作愉快吗?
高云峰:毕竟两种思维方式不一样,还是有一些碰撞。但在磨合过程中,双方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后来我们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开始履行回购手续。当时把它当作一个老国有企业一样来处理,先进行评估,然后到投资管理公司报批,再到国资办备案,办这些手续花了半年时间。然后我们到工商局去办变更手续,工商局告诉我们,你这是国有资本,对外转让要公开拍卖,我们正在试点,要拿你们作为试点。我们很不情愿,因为双方在半年前就签了股权转让协议,而且还付了定金。但我们考虑到双方股东还是要团结,如果打官司,这个公司就完了,所以我们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拍卖。
《英才》:为什么要让高新投退出?
高云峰:因为它有很多章程和约定,主要目的是扶植更多的小企业发展。当我们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时,它就满足不了需求。我们想收回股权资源后,再寻找更有实力的公司来支持我们的发展。所以在第二轮风险投资时,像红塔集团等大型企业进入,为我们后来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公司之所以不能走太远,和他的股东结构有关。
必须过心理关
“我要改变就必须去做各种尝试。”
《英才》:你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
高云峰:我学这个行业没有选择,应该说大族激光上市确实能振奋一批航天人。当初如果我进入航空系统,也会到某个基地去,然后在当地娶妻生子,你的孩子讲着当地的方言……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我要改变就必须去做各种尝试。
《英才》:为什么取名叫大族?
高云峰:我们公司的英文名叫“HANSLASER”,意思就是“汉族人的激光”。大族就表示是世界上最大民族的激光,就是中国人的激光。在商标“HANSLASER”两个单词之间,还有一个红五星,每次看到它就想到中国!
《英才》:这个创意是你自己设计的吗?
高云峰:是1995年我在家里自己画的!
《英才》:一般技术出身的企业家似乎对公司管理不太敏感。
高云峰:我觉得自己对激励人很有一套。想成功必须要过很多心理关。
《英才》: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包装很必要,你们的办公楼显得太破旧了!
高云峰: 9月我们会搬家,自己盖的大厦快竣工了。
《英才》:这会不会影响你们的股价呢?
高云峰:一点影响都没有。我想未来几年大族激光也不会很豪华,我们的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我们请的工程师是美国来的,是按美国硅谷的标准来发工资,一个人的年薪可能是10多万美元,这意味着可以装修一层楼了。但是你别忘了,我如果不花这10多万美元,就少了一项技术和产品,我就会少几千万的销售收入!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钱对你个人没有太大意义,你还是那些家人、朋友,还是那些用惯了的家具,你对穿惯了的衣服可能非常有感情,你都不愿意扔掉它!
中国人为什么要抢“烂货”
口述·高云峰/采访·本刊记者 唐凯林
有次去新加坡看到的经历,深深地刺激了我。在一个大的商场里,高档的衣服都用英语、日语等标明价格,但有一堆残次、断码的衣服,却用汉语标着价格,然后一个服务员用普通话大声喊着“别抢啊!别抢啊!”去抢的都是到新加坡旅游、考察的中国人。我觉得很惊讶,当时能出国的都是官员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什么会去抢这些“烂货”呢?我拉住一个询问,他回答说:“因为便宜啊!”中国人可能真的是穷怕了。我们的年轻人如果不想赚钱了,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没希望了!
“创业板制造”(一)
永远吃不饱的TOM
编写·思邈
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李嘉诚恐怕比印钞机都牛!1999年底,传出香港财神李嘉诚准备投资互联网的信息,立刻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个网站就是TOM.COM。
2000年2月,TOM.COM开始公开招股,立即引发混乱,差不多10%的香港市民连夜排起长队认购TOM.COM的股票,据报还有多名市民受伤。TOM.COM最终获700多倍的超额认购。3月1日,TOM.COM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股价一度暴涨到15港元。TOM共筹集资金8.76亿港元。
如果在网上浏览TOM新闻,你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关键词,不是“互联网”,不是“媒体”,而是“收购”。TOM有一副好得出奇的胃口,从最初的网站,到印刷媒体、户外媒体、出版业、体育行业,再到音像娱乐,广播电视……TOM就像一个永远都吃不饱的饕餮,一边狼吞虎咽着,一边在研究下一餐吃谁。TOM上市第一年,就实施了17项收购,花费2.82亿美元。
国内媒体还在热情讴歌“新三大门户”——FM365、263和TOM的时候,TOM已经对互联网不屑一顾了,它把目光投向了更时髦的“跨媒体”概念。尽管TOM本身什么都不是,但每一次收购,或多或少总能支撑一下疲软的股价。《远东经济评论》认为,TOM“更擅长并购交易而不是运营”。
很多人估计,TOM四面出击大举并购,其最终用意,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把TOM高价卖掉,这是老超人最擅长也最喜欢的。但问题是,谁会买呢?
而两年后,TOM再掀资本波澜。2004年3月,TOM分拆互联网业务Online,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筹集15亿港币,约合1.94亿美元。据悉,当日纳斯达克整个市场环境不算理想,包括三大门户在内的所有中国概念股全部下跌,TOM的股价却依然能维持在发行价之上;而香港创业板则不太理想,收盘为1.4元,跌破了1.5元的发行价。
成功圈到10多亿后,TOM首席执行官王雷雷难掩喜悦之色,2004年3月16日,他率领上市后的新管理团队在北京嘉里中心首次亮相。
对于公司上市后将面临与新浪、搜狐、网易同期发表财报的更直接的竞争压力,王雷雷笑称:“这一天我等很久了。”
“创业板制造”(二)
中贸网的美国梦
编写·思邈
一个持续4分钟的电话交谈之后,一颗悬置已久的心终于放下。经过两个多月的煎熬,深圳中贸网总经理梁舜钧因过度操劳而略显苍白的脸上,终于绽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是1998年12月20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OTC上,一支代码为IMOT的新股票开始了挂牌交易……
中贸网的上市故事正式开始于1998年5月27日,也就是中贸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创办之时。由于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渠道不畅通,所以,对美国资本市场稍有了解的梁舜钧开始大胆设想,是否能通过选择直接上市这种方案,来使自己的企业在创业之初就与资本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一步到位地解决融资问题。尽管这种想象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实际上,作为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现阶段要在美国上市,不但要符合相关的资本市场的程序要求,而且还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以突破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间所固有的制度上的壁垒。
中贸网为实现其美国上市目标,同样也进行了一系列这种性质的操作:首先,中贸网于1998年5月在深圳成立之后,梁舜钧就到香港购买了一家注册为Intermost的企业,随后将其中贸网的资产注入了这家香港企业;之后于7月份,梁舜钧到美国又购买了一家名为Utility Commodity的美国企业,并将之更名并重新注册为Intermost公司;随后,梁舜钧将香港Intermost公司的资产又注入到这家新买来的美国Intermost公司当中。这样,中贸网便通过美国的这家“壳”公司,实现了其在美国资本市场曲线上市的目标。
IMOT总股本为980万股,上市之初以0.77美元一股的价格共发行了130万股,为中贸网募集到了约100万美元的发展资本。由于IMOT是美国股市上的第一家中国网络概念股,所以很快就被许多投资者所看好,甚至在梁舜钧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德国一家最大的券商就安排好了该只股票在德国柏林股票市场上的挂牌上市事宜,而且所有相关费用也都由它出具。
由于第一轮上市融资的顺利成功,目前梁舜钧正在筹划着为其中贸网公司进行第二轮的融资。“在未上市之前,我们去找风险投资基金,他都不愿意听我们的这种故事,因为他听得太多了;现在则不同,很多人愿意而且主动找上门来问我们是否需要投资。”
“创业板制造”(三)
不太完美的山河控股
编写·思邈
“我的离开没有对公司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至少从股价上看没有太大波动;对我自己来说,山河控股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作品,我不该有过多的留恋。”
从2002年6月24日起,47岁的何小锋正式辞去山河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的职务,告别企业家的生涯再次回到北大,成为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在何小锋给自己的定位中,本来就没有企业家这一栏,而是教育者和投资银行专家。在他眼中,创立山河控股并将其带入香港二板的三年岁月,只是其前后十几年投资基金生涯中的一段插曲。
山河控股的核心业务来自北京时空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地球技术开发和产品销售的企业,核心骨干全部是北大的教研人员。自从得到香港上市公司大凌集团的投资后,于1999年5月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山河控股,同年7月在京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北京时空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开始筹备上市,直到2001年1月拿到中国证监会确认函。这一系列的操作中,何小锋展示了一个投行老手娴熟的运作手段。
2001年6月1日,山河控股成功登上香港创业板。由于受到前面金蝶上市跌破发行价的影响,何谨慎地将配售价格从计划中的1港元下调到0.4-0.6港元。但上市当天股价还是飙升了170%,出现了120倍超额认购。
但何小锋并没来得及充分享受超额认购带来的快感。金蝶虽然发行当天跌到0.6港元,但很快就回升到4.5港元的水平,这是因为企业的业务过硬;而山河控股上市时卖的是概念,接下来核心业务却没能跟上,不久后开始品尝业绩下滑的滋味。
上市后,山河控股先后收购了做PDA汽车导航系统的北京城际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5%的股份,以及西安嘉和信息咨询产业有限公司52%、武汉集尔思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5%的股份,随后中标铁道部数字铁路的整体设计项目并拿到了两个“863”计划,但从该公司的财务数据上看企业的营业额不进反退。2001年7月到2002年3月,山河控股的营业额为1967万港元,而前一年同期的数字则为3553万港元,股价也是一路下滑。
上市公司所承受的压力让何小锋感慨颇深:“尤其是当市场情况不好,一些被高位套牢的股东每星期给你打电话,问你们怎么回事,财务怎么总是这样,你们的价格什么时候能上来啊……不管是主席还是公司的其他高层,心里都是很难受的!”
卸下山河控股这个或许谈不上完美的作品,何小锋有了一种舒筋展骨的感觉:“山河控股只是我这十几年经历中的一朵浪花,前面还有更大的浪花等着我。”
“创业板制造”(四)
携程网在骂声中狂飙
编写·思邈
在美国纳斯达克,2003年12月9日也许只是中国网络股众多灰暗日子中的一天而已——5只中国网络股全面持续下跌,搜狐甚至下挫8.35%!
而当天上市的携程网,股价却如脱疆野马,从发行时的18美元冲到最高时的37.35美元,涨幅超过100%!携程网成为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三年来第一家登陆纳市的中国概念股,也是继2000年7月搜狐之后第7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站。
对其他公司来说,上市是不胜其烦的工作,但携程网的上市进展却异常迅速,从11月正式做,到12月就顺利上市了,时间表提前了一个季度。而在之前的几个月筹备时间,即使在非典时期,公司的管理团队也没有停止上市的步伐,也全然不顾前一段时间纳斯达克股市低迷的影响。
携程CEO梁建章表示,携程此次融资共计7560万美元,将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及市场宣传方面的投入,拓展产品线及战略性收购三个方面,收购对象不排除跨行业或跨地区的可能。
作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网站,它不能像三大门户网站那样有着可观的短信收入,但是它成功地运用了互联网这个IT技术,全新演绎了旅游服务业这个最传统的商业模式。也正是因为潜在的巨大的旅游市场,再加上互联网广泛的营销效应,才成就了携程率先走上纳斯达克的辉煌之路。
在一片叫好声的背后,携程网高管也因涉嫌急于套现而招来不少骂声。此次携程上市与当年三大门户网站不同,除了增发270万的新股外,同时出售的还包括150万股公司内部股票。部分公司管理层持有的股票,占了发行股票的36%。该5位高管此次出售股票占本次发行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财务总监沈南鹏12.68%,首席执行官梁建章9.51%,原公司总裁季琦9.51%,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裁王胜利2.75%,公司执行副总裁范敏2.02%。
“这说明管理层急于套现,而早先上市的三大门户网站的高管,也只有等到近两年中国网络股全面复苏后,方能体会如此套现的快意。”某分析师如此的表述。
半年后的2004年7月3日,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仍然全线暴跌,携程网却逆市狂涨6.04%,以35.999美元高价收盘。另外有消息称,日本乐天集团正动用1.09亿美元现金,谋求收购携程网21.6%的股份,借此切入中国商旅服务市场。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