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经济学人

卢锋:治通胀一定会疼

文|本刊记者 郑景昕 日期: 2011-07-02 浏览次数: 3226

  走进卢锋的办公室,迎面而来的是三面靠墙的书架,卢锋指着一边书架的角落处告诉《英才》记者,“这些是我过去研究中国粮价的资料,很多已经是孤本,全中国仅此一份。”

  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卢锋,他不仅关注粮食价格,而且长期从事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其成果得到了学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不管是研究粮价还是研究汇率,以及目前正在做的“中国十年宏调史”等课题,卢锋采用的是同一套方法,那就是通过“逻辑、数量、历史”三个维度去分析所面对的经济问题。“这不仅适用现实经济问题研究,也能用于研究和解释过去,所得结论有相应预测能力。”

  很难出现负增长

  《英才》:有人认为,紧缩政策或导致经济下行,通胀的严重性是否被过分夸大了?

  卢锋:2003年以来将近10年,中国经济增长总的看来容易偏热,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挥之不去。一轮通胀好不容易压下去了,大家就觉得过了,决策层可能就有种种考虑和担心,稍微松一松,过一阵子通胀便又起来了。

  从较长时期经济运行实际情况角度来讲,不存在夸大通胀的问题,因为过去七八年的事实已经摆在那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对货币过度扩张的危害或消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英才》:通胀挥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

  卢锋:第一个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中国经济就像一个年轻人,处于成长最快的时候,基本面总体上是强的,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实行一个中性的宏观政策,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很强劲,不会轻易疲弱下来;第二个是政策不到位或政策失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汇率政策的调节相对滞后,这给货币调控带来了一些困难。其次,中国体制下仍有诸多改革没有到位,比偏强。这些因素叠加在一块,通胀压力就会慢慢积累。

  具体到当前这轮通胀,显然跟危机后的刺激政策有关。全球金融危机下,我们动用了超强的手段刺激经济。强大货币扩张经过一个发酵期导致目前明显通胀压力。

  《英才》:现在有一种担忧,在通胀尚未压下来的时候,经济增长却掉下来了,你怎么看?

  卢锋:中国还是一个处于追赶中的经济体,即便经济增速下滑,也很难出现负增长。1990年前后,宏观经济最不景气时期也没有发生负增长。实际上治理通胀就像拔掉坏牙一样,难免感到疼,并且不同方面疼痛感不同,会有“尽快打住”的诉求。

《英才》:对紧缩政策施加压力?

  卢锋:治理通胀一定是疼的,疼怎么办?不是说就不要治理通胀了。最理想的情况是管好总需求、管好货币,尽量不要让通胀出现。如果出现通胀,就应该治理。

  汇率绑架利率

  《英才》:我们看到央行在治理通胀的过程中,总倾向于用数量工具,而较少使用价格工具的利率,这是为什么?

  卢锋:简单的说,汇率如果不能灵活调节(当然汇率为什么不调节这背后有好多原因),就会造成外汇储备增加、被动地释放货币。尽管央行想回收,但它本身由于技术和其他方面限制,也收不干净,结果导致货币量过大,导致通货膨胀,还导致央行很难独立、灵活、充分的利用利率工具。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央行如果要提升利率,央行对冲外汇储备发央票成本就会增加。这实际上构成中国特色的“不可能三角”的基本元素。不能让汇率灵活调节,那么利率就不灵活,这两个东西是有联系的。

  除了汇率政策调整不到位之外,导致利率用得不够的原因可能还因为从价格管制中获利的利益主体,自觉不自觉愿意接受或倡导价格不管用的各种说法。

  《英才》:为什么你认为中国需要更灵活的汇率政策?

  卢锋:汇率说到底是一个最基本的价格变量。我们一段时期内,把汇率调节的代价过分夸大了。理论上说,如果要保持名义汇率不变,那就会导致通胀,即通过国内商品价格的升高以实现与生产率的提高相匹配。如果不想要通胀,那么名义汇率就需要升值。还有一种逻辑上可能但谁也不愿看到的情况,就是物价和名义汇率都不让升,逻辑上就是“憋死”——让生产率增长停滞,也就一劳永逸消除了升值趋势压力。如果生产率追赶停止,升值问题也就消失了,但这种“自废武功”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解决方案”。

  《英才》:你认为应该升值多少是合适的?

  卢锋:说到底调节到一个什么样的数量值人们预先是不知道的,而计划经济恰恰假定了我们什么东西都有一个计划的数量。准确预知未来汇率平价水平,并不是市场经济中汇率政策的前提性条件。

  《英才》:会不会出现汇率超调——过度升值?

  卢锋:确实会。市场调节会有一个波动,会有一定的代价,否则也不会有计划经济出现。我觉得实践证明,过分的干预汇率会比不干预它或减少干预它的代价大得多,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追赶还没有起色,经济结构和相对效率变动不明显,汇率保持不变可能问题还不大。给定中国经济是快速追赶现实形势,保持汇率不变理论上不成立,近八年实践经验证明不可取。

  过热导致三荒

  《英才》:你对当前备受关注的“钱荒”问题怎么看?

  卢锋:所谓“钱荒”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现象,央行在调控由货币扩张导致的通胀时表现出来的。现在银根挺紧的,如果之前就这么紧,当然就没有通胀,可问题是原来放那么多水,现在龙头尽管紧一些,可是通胀还是没有完全下来。简单看,还有一个负利率。而且我们讲的通胀带来的一些危害实际上现在都还是存在的,在这个背景下,政策保持一个相对紧缩的态势是可以理解的。

  《英才》:从总体宏观经济上看,你怎么看当前出现的“电荒”?

  卢锋:过去两年,电力消费增长很快,幅度均超过10%。为什么电的需求增加这么快呢?我们知道电是典型的不可贸易品,主要用于内需,显然是投资和消费高增长拉动了电的需求高增长。这又证明了中国经济总体上是挺强的,也与目前宏观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判断具有一致性。另外,由于价格、体制不顺带来煤在供给上的困难,可能也会加剧电力的供不应求。

《英才》:还有“民工荒”你怎么看?

  卢锋:宏观经济增长偏强、偏快、偏热环境中,非农劳动力需求整体扩张偏快,构成劳动力市场暂时性的供不应求。而由于本币汇率的低估,中国对外竞争力有点过度增长,低端外向部门密集需要年轻非熟练劳动力,是构成低端农民工相对紧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背后的结构原因。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杂志订阅
  • 官方微信
  • 头条号
  • 订12期《英才》
  • 8折优惠价为192元
  • 订阅热线:010-65545299
  • 点击订阅杂志
新闻快讯
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对话》特别策划——中国产业坐标系列之“栋梁之材”主持人:陈伟鸿   特邀嘉宾: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对话》中国这十年产业坐标,今天我们请到的是“中国强度”的代言人,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请您...
未来投资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 7个小时连播互动,16位嘉宾热点分享,11月2日,嘉实基金举办的“新发展 新动能——‘积极·机遇’秋季投资策略会”,给投资者奉上了一场把脉风向、洞见机遇的思想盛会,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吸引了超*万人次在线观看。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等重磅嘉宾,联合嘉实基金...
9月29日,TCL中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TCL中环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9.3-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83.60%,其中第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0.1-21.5亿元,同比增长57.06%-67.98%。2022年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核心财务指标增幅明显。       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是TCL中环双赛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CL华星广州t9项目”)投产仪式于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人豪,广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边立明,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陈杰,广东省工信厅总工程师董业民,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华星CEO金旴植,TCL华星COO赵军,以及股东...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暨海德学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仪式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TCL科技集团副总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魏雪,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南山区教育科学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