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药业董事会偌大的会议桌上摆满了饺子和梨,但是除了杨维平之外,没人理会。吃罢,杨维平起身,面对所有董事会的成员,大声说道:“我走了,我反对这个董事会,反对这个协议,我要求延迟,这是违法的,这不符合程序。”言毕,杨维平转身走出会议室。
离开双鹤药业的杨维平先后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并且对其中重要稿件做了逐字逐句的审阅,为此他甚至在某刊物泡了一个星期。
为了能有个良好的采访环境,杨维平甚至找朋友借了一间月租超万元的办公室,专门接待记者,同杨维平出现的还有一起离开双鹤的他的秘书。
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杨维平告诉记者:“我今天和您见面,您知道我个人的小小企图是什么?如果良心发现,双鹤看到我谈的情况对路,今天或者明天让我回去。如果没有这个可能性,我把这个努力做了。这是我为什么租这么个办公室,和这么多人说这个的原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媒体对双鹤药业大规模“轰炸”的结束,杨维平这个“小小的企图”实现的期望却越来越渺茫。而这正像杨维平所说:“我的英雄业绩就这样完成了。”
与“老爷子”的秘密会面
众多报道中,对杨的介绍大多是曾任费森尤斯全球副总裁,北京费森尤斯公司总经理。其实,杨的经历更为丰富,甚至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本科教育,而直接读到MBA。
杨维平的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文革”时下放到黑龙江,直至杨15岁时,才落实政策回到北京。成为燕山石化的建筑工人。但杨因为英语不错,被帮助组建燕山石化的老外看中,一路顺风顺水,做到中国石化业务骨干。但也是因学历太低,杨在石化得到的晋升机会渺茫,所以杨选择了读MBA。
作为中国最早的那批留学MBA,杨维平当时被英国壳牌和德国汉高两家公司看中,杨维平最终选择了德国的汉高公司。
此后,杨维平从汉高驻中国总代表助理,做到总代表,为汉高筹建了几家合资企业,后来担任了汉高在中国南方一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
出于对家庭的考虑,杨维平最后跳槽到了费森尤斯。杨称,当年他离开汉高时,汉高的老总颇为恼怒,立刻打电话声讨费森尤斯的老总,作为报复,此后不久,费森尤斯的首席律师又被汉高挖走。
杨维平告诉记者,自己在德国公司不知不觉一晃便已15年,而在他离开的前3年,他便开始与双鹤药业发生了接触。
“当时,费森尤斯与北京双鹤做合资企业,从那时起我便认识了乔俊峰。”
乔俊峰与杨维平的会面起源于杨加盟双鹤的三年前,杨告诉记者,三年中两人陆续谈了几十次。同时,由于此事的敏感性,双方会谈每次都秘密地进行。
“经常是我在一家大饭店等他。老爷子先下来,让司机走,然后我们坐下来秘密的谈。”杨口中的老爷子,就是执掌双鹤药业20多年的“教父”级人物——乔俊峰。
关于谈话的内容,杨维平说:“当时,我看到双鹤在模仿费森尤斯。因为双鹤和费森尤斯的合资企业非常成功,他就要做成全国最大的输液集团。但是我看到他走偏了,德国佬也说他们走偏了,甚至说出现财务危机。”
而杨所说走偏正是乔颇为得意的“大商贸战略”。乔的一个思路是:在中国市场开放后,医药零售领域是外资争夺的焦点,今天低价买进的东西,明天会以几倍的价钱卖给老外。
但杨维平认为:制药企业做商业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越线”了,公司会吃不消。
对于基本理念的冲突,乔与杨的秘密会谈持续了3年,直至2003年杨上任前,双鹤药业的财务状况出现了急剧恶化。
2003年第一季度,双鹤药业第一次总体利润出现亏损,而杨当初看到的问题最终暴露,这或许成为乔决心聘请其来挽救双鹤药业的原因。
在某次会议后,双鹤药业独立董事李晓鸣曾私下对杨维平讲:“人家请你来说明人家认栽了,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呀。”
得知杨维平加盟双鹤这种国企,很多人认为杨精神出了问题,但那时杨并不在乎。
“甚至有人说我是二百五,但我还是来了。那时我就申请了两个邮箱,均在姓名拼音后加后缀‘250’。”
杨维平还是看中了双鹤的机会。
“中国足以使医药行业出现巨型公司。我想能跟这样的公司一起,实现我自己的抱负。”
上任当天遭遇冷场
杨维平的“远大抱负”在上任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冷遇。
由于事先的保密工作进行得极为严密,杨维平来的当天上午乔俊峰才找来原总经理探讨让位的问题。
而当天下午的见面会上,第一次坐到双鹤药业总经理位子上的杨维平,便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冷场。
“下午我坐到会议室,整个人都不说话啦。忽然间,来了个女婿,以后就由女婿来管事了,二哥、三哥原来大得不可开交,现在却会联合起来反对你。”
杨维平签约后才通知原费森尤斯的老总,“我听到电话里他的口气很急,‘杨维平,你不要废话,我给你一张德国的机票,你赶快飞过来,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谈。’但我告诉他,我已经签约了。”
不久前,当得知杨维平被免职的消息后,费森尤斯的老总又几次致电杨维平,“我告诉他:‘我40几岁的人,我要的生活,你不会理解我’。”
在杨维平离开双鹤之后,很多人都和杨维平半开玩笑,半批评的对杨维平说:“你的性格能和双鹤这种国企融合吗?”
杨来之后,双鹤药业已面临四面楚歌的局面,媒体先后报道了:恒康双鹤财务黑洞、“清朗”事件、山西双鹤4000万资金被挪用、伊春药厂投资失败。2003年中期,双鹤药业盈利8000万元,但2003年12月底,利润只剩6700万元,从财务上显示整个下半年公司亏损。
面对如此情况,杨在进入双鹤之后,就开始对双鹤痼疾进行“手术”,以期恢复血脉流动。
“这就像男性得了ED,病理就是血流量不足,所以没法充血,而双鹤当时账面没有钱,我必须恢复现金流。”
经过一年的调整,双鹤总部的经营利润、以及双鹤药业的现金大幅增加,但无助于减轻双鹤的经营困境。公司内部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很多。
虽然很多报道中认为:杨与双鹤药业的国有体制冲突颇深,是造成其离开双鹤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人事矛盾,才最终造成了杨维平被赶出双鹤。
“我的英雄业绩就这样完成了”
在杨维平的最初改革中,杨得到了时任公司党委书记卫华诚的支持。
2003年11月,乔提出了新的改革战略——从体制上进行“开刀”,实行董事会和经营层权力分开,而这与乔俊峰原来的权力架构思路大相径庭。
杨维平说,这本是来双鹤的前提条件,“那时他一口答应,但我进来之后,乔俊峰绝口不提此事,我也不想逼得太紧,但后来公司出现问题太多了,我觉得只有尽早改革,公司才有希望。而此事当时也得到了卫书记的支持。”
但是,此后的事情并非如杨维平所想象的一帆风顺,杨维平希望脱离资本层面,只从经营层面达到改善公司业绩的目的最终没能实现。
“2004年4月22日董事会上,有两位董事要求乔总下台,便提到委托理财的事情,乔总没有答应。此后,卫书记亲自和乔总说,有人说你炒股,我们为了保护老干部,所以请你下台,这次谈话之后,乔总就下来了。”
卫华诚还直接找到杨维平,让他调查乔俊峰任董事长期间委托理财一事。
“他拿到证据,说我们老的董事长,拿公司的钱炒股,让我去查一查。后来我说,华诚,我们说好,我是业务干部,有几件事情我不管,人事、投资、基建、证券我不管。华诚说,你不用管,让你下面的审计部去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了解炒股的事。老板让你查,你能怎么做?”
“此后,我们账上出现3800多万退款。我就和下面说了解一下情况。再后来,北京医药集团要对乔俊峰进行离职审计,这就成了杨维平要收拾人家。我没有主动。如果我要真查,我不会查到这。”杨维平用手比划着,他告诉记者只是查到了肘部,而没有再延伸。
“我没有把乔总的问题直接上报北京医药集团,因为是董事会让我查的,我只是把所找到的材料上报到董事会。”
但是,在乔俊峰辞职之后,他依然没有离开双鹤药业,却留在了双鹤药业的前身——北京制药厂。“乔总现在负责制药厂的工作,同时兼任双鹤药业董事、董事会下属的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可是你说一个在战略上犯过错误的人怎么能兼任战略委员会的领导?而一个在财务上有疑点的人,又怎么能兼任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我曾经和卫谈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让乔就此退休?还要让他留下。”
而此后一连串的事情,让杨维平终于明白了如此安排的用意所在。
“后来理解了,一旦我们和他(卫华诚)有了冲突,这部分力量立刻启动起来:你看到没有?谁去查乔的?杨维平查的,谁让杨维平查的?没人知道。到这时,我也就不退不行了。这就是我为什么决定不辞职的原因。”
“我要紧紧抓住双鹤不放,直到他把我用力踢走,”杨维平一边说着,一边摆出两脚用力踹的动作。
与老板五次不欢而散
虽然杨维平说是不会离开双鹤,但是他自己已经知道迟早他会被“开掉”。
“你想,你和你的老板谈了5次,每次都不欢而散,你觉得会怎样?我和德国人工作了15年,每次谈完后,我都会总结:咱们今天谈了什么,你的意见是什么,我的是什么。”
从杨维平的自身而言,他说:“我是绝对不会犯上作乱的。”但是杨维平同时又说:“我和卫谈话的主题是:怎么对各自进行恰如其分的定位?董事长做什么?总经理做什么?”
“像我这种外资背景过来的人,见过这么多大的企业家,我不接受皇帝。以前老乔,在双鹤做了40多年,变成一个君王。我尊重乔,但你是董事长,我也是董事,这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变化。请国际上的经理,但如果你还是继续想当皇帝,根本没戏,我不愿意拿你的钱,这种自尊不容侵犯。”杨维平说此段话时慷慨激昂,用手把桌子敲得当当作响。
而杨维平与董事会的最大冲突是谁作战略的问题。
“我跟董事会最大的冲突是,谁作战略?中国是董事会作战略,总经理去执行,这是绝对不行的。董事会15名成员,一小部分公司内部董事,剩下的都是外面的。千万不要说董事会能作战略。你必须靠经理人来作战略。这个世界越来越专业化了,这个理念,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政府官员,如果没有认识到,中国公司没戏。”
杨维平要作战略与卫华诚出任董事长后“要领军双鹤,做强势董事会”的方针产生了对立。
“他(卫华诚)非要让董事会秘书兼任副总裁,要到我们的团队中来,我说你让他直接做副总裁得了。”
“我们不是街上的狗”
杨维平喜欢看一本书,名为《豺狼的故事》,写的是一名职业杀手的故事。而杨维平说他喜欢故事中杀手这个角色,他不会为了能不能拿到应得的酬金而放弃接下的任务。
“千万别把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当作街上的狗,刁了骨头就跑,我们选择职业,是经过多年的评估完成的。所以万不得已,绝不会放弃的。”
为了挽救自己,或者说为了挽救自己难伸的抱负,杨维平最后决定上书北京国资委,希望找到“自己老板的老板”来解决问题。
“事后,北京国资委派人下来调查,大概一天半的时间。他们列举了我的几大罪状。但国资委否定了一些,认为这个事情最好放一放,节后再谈。”
但节前杨维平就接到了召开董事会的通知。于是,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事后,杨维平的女儿从美国给他发来电子邮件,安慰杨的心情。但杨维平告诉他女儿:“心情很平静,这早已是知道的事情。”
杨维平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他在双鹤药业的日子却值得更多的职业经理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