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调研的结果,让我们感到很困惑。”约翰·哈克(John Harker)在谈到始于2002年针对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调研时说,这个市场蕴涵着众多的机会,但是挑战也一样多。约翰·哈克是益百利公司(Experian)的亚太区总监。总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益百利是全球四大征信机构之一,其2004年的营业收入为22亿美元。
哈克说,中国人多年以来都在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这里的人们非常注重储蓄,而没有形成贷款消费的习惯。“这种情况在几个国家曾经发生过,即使在北美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这说明,即使是在成熟的经济体中,个人消费信贷也仍然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现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机构不想这种情况发生在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约翰·哈克说,“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亏损了,这样对社会基本面的影响并不大。但如果贷款给个人,结果个人无法还款,那么就容易对社会造成危害。这有可能影响这个人的家庭、社会圈子。”
但是,哈克也认为有两个主要力量在推动中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其中一个是内部市场的推动力,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到来,中国的银行加大发行信用卡的力度,他们希望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能够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信贷。另外一个是外力的推动,比如说汽车市场的推动。哈克说,在过去三年里,中国有30%的汽车都是通过个人消费信贷购买的。
因此,哈克认为中国银行必须建立信用评分卡机制,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在中国,很多银行都还在采用人工评定的方法。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几乎百分之百的银行都已经采用评分卡的技术。评分卡的技术在中国还很缺乏。中国并不缺乏统计专家,但是却缺乏那些有经验的商业顾问,这些顾问能够利用数据来帮助企业决策。”哈克说,“益百利的软件已经开发到了第五代。通过这些成熟的技术,银行可以判断出哪些个人是良好的还款者,哪些个人是不好的还款者或者是骗子。”
哈克指出,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在未来几年里会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现有的相关体制、流程和基础设施,还不足以支撑信用卡市场的飞跃。他举北京的例子说,大概还有300万未申请信用卡的人具备了申请资格,但是这些人却没有去申请。究其根源,是因为银行有着三个方面的顾虑:其一,担心消费者不知道怎么还款;其二,没有长期的信用历史记录;其三,缺乏成熟的评分卡系统。
据哈克称,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筹建国家征信局。“在收集数据、制作数据库方面,他们并不需要帮助,但是在如何理解这些数据、应用这些数据方面,益百利可以提供帮助。”哈克说,“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乏数据,而是数据很难实现共享。比如说,华夏银行可能就不知道其客户在其他银行的存款状况。这也是益百利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要知道,在中国发行信用卡的成本,甚至比美国都要高。”
目前,约翰·哈克除了跟中国内的各大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接触以外,也在跟外国在华的汽车租赁公司接触,提供培训。同时,他也在跟一些收集商业信息的企业进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