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券商们被接踵而来的同伴死亡噩耗弄得精神恍惚。
2005年,这种情绪开始由悲观转变成失望,死亡的幽灵肆无忌惮地在各大券商的门口徘徊。
生存,还是死亡?在2005年,这是券商的一个大问题。
2005年3月8日,汉唐证券债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据与会人士透露,托管组已明确将汉唐证券破产清算。
这意味着去年被托管的证券公司已完成了“死刑复核”程序,接下来便是执行“死刑”。同时,这一信息也透露出证监会对问题券商的处置态度,那就是“杀无赦”。
面对死亡,券商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抱怨或从容?坚持或退却?痛苦或快乐?在汉唐证券“追悼会”的前夕,我们走近券商。
“工资由于业务萎缩变得很低”
“我是看到这个行业火起来的,如今又看到它沉下去,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这是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总部副总经理吴志红接受采访时的开场白。事实上,吴志红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从1995年涉足证券,如今刚好十个年头。
吴志红说自己与证券结缘,完全是机缘巧合,因为在他进入这个行业前从没有对证券业有所期待。
据吴志红介绍,吴从中科院毕业后便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并开始运作中国经济发展咨询公司,公司失败后开始创业并进入软件行业,但由于合作方资金问题再次失败。第二次失败后,吴又开始与一台湾商人做保健品,结果仍以失败而告终。之后,吴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但只干了半个月。
吴说自己之所以费劲地解释自己的经历,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说明自己与证券业的阴差阳错。
1995年,多次触礁的吴志红还是用写简历的传统方式找工作,吴说自己当时是带着一种模糊的印象进入证券业的。“当时不少应聘的单位向我递来了橄榄枝,但我选择了证券业。”
接下来迎接吴志红的仍然是失望,第一个月发工资时,750块的工资让吴吓了一跳,而在房地产公司吴则能拿1500元的月薪。吴对此的解释是,“那时候证券业还不景气”。
吴志红经历过750元月薪的惨淡,也经历过1998年、1999年的火爆市场,当然他也经历了刚刚过去的“券商死亡年”。
“死,没什么可怕,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好犹豫的。”吴志红对于宣布券商死亡的消息,并不持同情态度,因为在他看来,惟有这样,才会有一个优化组合的结果。
“券商这个行业已经上了火,有毒,需要生一场大病才能好起来,现在越糟糕,春天来得会越快。”
但在这个优化的过程里,吴志红也感受到了没业务做的滋味。在采访中,吴还透露现在的工资由于业务萎缩也变得很低。即便是这样,吴说自己仍能感受到一种乐趣,一种只有在这个行业才有的乐趣,那就是“可以帮助别人成功”。
“冬天我就猫儿着,广交朋友,积蓄力量,等待春天。”吴志红往沙发上使劲地一靠,并用力地说道。
“一切都到谷底了”
“前两年我一根白发都没有,你看看现在,就这两年长出来的。”
王先生(对方要求隐去姓名)用手拨弄着自己的头发,希望能够向记者提供某种辛酸的证明。
他1992年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红马甲,如今与证券业打交道已经13年了。跟吴志红所不同的是,对于券商的现状,王积极呼吁政府要出来管一管,不能放任自流。“今年再这么下去,至少要死去年一样多!”
在证券业摸爬了十多年的王先生对于券商的门道摸得很熟,在一种带着激动和无奈的语气中,王向记者诉说了券商的无奈,“什么路都被堵死了,想活就会犯规,我敢断言,没有一家券商不挪用客户保证金,这也是券商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王的另一个无奈是目前的生活质量,“我最景气的时候,拥有两辆奔驰车,前不久开车去见一个朋友,一见面朋友就问我是不是开奔驰来的,结果我开一桑塔娜2000”。
但不管这个行业如今怎样的萧条,却仍有像吴志红这样守望春天的人,也有热情洋溢的后来者,罗文军就是后来者中的一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券商行业变幻莫测,有的人被裁员离开这个行业,也有人见势不妙主动离开了证券业,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下,罗文军来了。
“我以前的公司没有承销商资格,只是做一些并购业务,是在券商的非主流市场活动。”按照罗文军的说法,从2002年到2004年,他已经做了两年的“准券商”。
“去年是券商整合年,一切都到谷底了。”但就在罗自己所说的“谷底”中,罗告别了“准券商”,来到了真正的证券公司。
“我很喜欢这个行业的刺激,当然这个行业很累,但我有一根精神支柱,那就是工作带给我的一种成就感。”
据罗的介绍,他目前正在与同事一起做一个项目,项目是一家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
“我们要去挽救他,就像是这家公司得了癌症,而我们却有办法救他,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投行技巧,对其进行价值重组,使其实现盈利,我们是在创造生命奇迹。”这就是罗文军的乐趣,罗把它解释为“累并快乐着。”
“活下来就是好的”
无论是吴志红笑看死亡的从容,还是罗文军新手上路的快乐,或者是王先生手抚着白发的抱怨。券商当前所面临的困境都不会因券商的喜、怒而改变。
回首过去的2004,密布在券商头顶上的乌云已经证明了这不是一个好年景。
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正式被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实施行政托管;8月27日,德隆旗下德恒证券、恒信证券和中富证券进入接管阶段;9月3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托管经营;10月18日,闽发证券难逃接管命运,被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接管; 10月26日,辽宁证券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接管,成为2004年的第七家问题券商。
七家券商被接连托管事件让券商们颜面无存,几乎失去了抬头的勇气。而随即到来的2005年也注定了不是轻松的一年。
在对王先生的采访中,王在一间大户室告诉记者,“以前这么大的一间房子就给一个大户用,而现在为了节约成本,几个大户合着用一间。”
事实上,一向出手大方的券商开始节约成本,并不是王先生所在的证券公司所独有,昔日排场十足的券商们已经开始学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另一方面,在业务萎缩的情形下,券商们已经开始放低高标准的姿态,愿意做一些十几万元的业务单子。记得在跟一位做并购业务的券商聊天中,这位曾经手过上亿资金的老券商甚至向记者提出可以介绍一些业务。
曾经高高在上的券商们在市场低靡中学会了一个道理——“活着就是胜利。”
“什么是优胜劣汰?活下来的就是好的,死了的券商不管它以前有多火,都不是优胜者。”吴志红更愿意以结果来评定谁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