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特别企划
投石油稳赚吗
戴 璐 日期:
2005-04-01
浏览次数:
633
目前国内油田打井成功率不到50%,投资风险很高。
2005年3月4日,紧和着非公经济36条的鼓点,温州女商人王荣生舞上了各大报纸的版面。这位商界巾帼,耗资上千万一口气买下新疆30口油井的开采权,震惊业内外。
在新近成立的民间石油商会的办公间里,也是一片喜气。“非公有制经济36条宣告了国家将对石油产业开放。这对民间投资而言,是场及时雨,预计今后各地将会出台进一步的政策放开。”商会秘书长王勇兴奋地说。
政策大门的渐渐开启,让潜藏于市井的资本民兵,看到了更多机遇。
“这有如一场球赛,民营企业终于拿到了入场券,可以代表本队参赛,而且怎么玩将是一场公平竞争,并不是像过去,必须穿上国企的球衣才能入场,游戏规则还由国企说了算。” 石油商会的王德岗风趣地形容产业环境将发生的剧变。
从投资机会来看,石油产业同日常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在找不到更廉价的替代能源之前,市场需求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王德岗看好该产业的投资前景。
在石油产业链条上游,油田勘探、开采有自然垄断的特点,如果储地资源丰富,可开采时间长,投资回报会很惊人;在炼油加工方面,则更依赖规模效应;在石油储运方面,如果掌握了关键运输资源,如石油管道、重要码头等,投资利润会很高。
王勇认为,更有利的形势在于,民间企业做得好,可在纳税、就业等方面造福当地,由此,民间向石油投资,会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在石油产业里淘金,资金门槛高,投入动辄达十亿、百亿并不罕见。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油田打井成功率不到50%,这意味着在开采过程中会有相当一笔资金用来“试错”,投资风险很高。
另一个风险是,我国油气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原油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使整个产业链条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各种风险非常敏感。
“但是,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王德岗指出。尽管1999年出台的国务院38号文使政策环境非常严酷,仍有一些民营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而且经营效益不错。
如山西和田集团与没有被大型国企控制的炼油厂结盟,充分发挥了民营企业在运营效率、市场订价方面的优势,让中石油、中石化在当地市场上相当被动。而深圳的光汇集团甚至有自己的码头。
在勘探、开采方面,由于国家管制一直比较严,没有国土资源部的许可证,民间投资者是不能私自介入的,除非和有资格的几家国有企业合资经营,但大型石油集团显然并不在乎民间的那点儿资金。一些目光敏锐的民营企业家,于是选择到海外购买油田,如亿阳集团。
对这类投资,王德岗认为,是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的,因为国家垄断的大型石油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出手,无论是投资油田还是进口原油或者运作金融衍生品,都非常醒目,容易受到国际政治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而以民间投资身份参与海外市场,则利于规避这种阻碍,在石油贸易中甚至可以为中石油等国有大型企业做中间商。
这同时意味着进军国际市场的民间投资者将多一层保护伞。“国家会有这样战略上的安排”,王勇对此予以肯定。
但是,专家认为,对投资前景仍应谨慎乐观。民间资本猎手嗅觉敏锐,随着石油产业的逐步放开,很可能有大量民间资金蜂拥而至。不仅如此,国家也在对外资开放,届时跨国巨头登陆中国,民间投资者目前引以为豪的运营优势,对手几乎都具备,而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规模优势反而可能压倒本土“民兵”。
所以石油产业对民间投资而言,未来很可能是前有国虎,后有外狼,内部还面临火并的局面。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