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证监会以发布《监管问答》的方式修订《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从定价机制、融资规模、时间间隔、使用方向四个方面加强约束,受到投资者欢迎。一段时间以来,IPO和再融资规模成为投资者十分担忧的话题。
这是因为,定向增发门槛远低于IPO,很多企业并不在意IPO获得多少融资,而是仅仅盯上了上市之后的再融资。据统计,近年来,场内再融资规模远远高于IPO规模。2014年沪深市场通过IPO和再融资筹集资金为7490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为669亿元;2015年沪深市场通过IPO和再融资筹集资金为1521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为1576亿元,分别占股权总融资额的10%左右。2016年IPO和再融资合计为1.33万亿元,其中IPO筹资1633亿元。
最近三年来,定向增发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一些上市公司不仅在规模上过度求大,而且融资结构不合理,募集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益不高。证监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已对再融资采取收紧措施。去年9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并规范募集资金投向。多家上市公司知难而退,撤回再融资申请,调减再融资金额。
监管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对过度需求加设一定程度的“减速装置”,遏制非理性“泡沫式筹码供给”,势在必行。2006年5月8日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对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做出如下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等。不管企业是否亏损,都可以申请定向增发,并很可能获准,这相较于配股、公开增发等其他再融资方式,门槛低了很多。
此次出台的定向增发约束措施包括: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取消了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这些措施大体可以堵住“炒概念”、“套利性融资”等漏洞,促进再融资行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笔者认为,“主动查问”、“有短补短”是建设理性健康市场的监管要义之一,应当扎紧制度的篱笆,让“筹码供给者”更加透明,明明白白地“卖筹码”。这其中,证券公司、会计公司要发挥好中介职能,把IPO、再融资的价格定得更加公平合理。
作者系经济日报集团证券日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