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冷静、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国经济”,这是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恪守的思维态度。
出身江南的陆挺略带书卷气,当然也习染当地特有的治学情怀。
从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后,陆挺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经济学博士。2006年加入美林全球宏观研究部,可以说,这样的经历让他兼具学院派和市场派的逻辑框架,研究也紧跟时下热点。
对于走入深水区的国企改革,他认为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思路无疑代表了未来趋势,但国企改革不能激进,应注重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
国企改革不能冒进
《英才》:近期公布了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方案,资本市场非常活跃,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国企改革?
陆挺:一方面,对竞争性行业里的国有企业应该鼓励混合所有制,多让民间来参股。过去十年中,很多国有企业上市,已经实现了多元股东参股,但这种参股并没有达到有效的影响作用。现在的混合所有制,参股的股权不能太分散,要对董事会、对管理层有实质性的影响。如果能做到这点,我相信这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往前迈进很重要的一步。
另一方面,就是提出资本运营的改革方向。以后的国有企业更多参照国资控股,或者国资参股的模式。原来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需要改变他们的选拔机制、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一定要给企业的经理人员和董事会更多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和其他改革联系在一起,不可单兵突进,需要全盘进行。
《英才》:关于混合所有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民间担心民资参与混合所有制,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在具体操作层面,你有什么建议?
陆挺:第一,要以战略投资者,而不是分散的小股东的身份参与;第二,试点应以竞争性行业开始。只有竞争性行业,才能够形成很好的激励制度。国家应该大胆地把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拿出来做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关键是政府能不能往前迈进一步,最后彻底切割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和政府之间,以及公务员体制之间的关系。
《英才》:之前的国企改革,民众普遍感受认为改革红利并未真正受惠于大众,甚至出现了改革停滞、制度回流的现象。如何避免在新一轮改革中出现这种情况?
陆挺:不能一概而论,上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并非没有惠及大众,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惠及大众的。1997年开始的那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很多小的国有企业被民营化了。这个过程中,有不公平的地方,但毕竟崛起了一批企业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发展起来了。另外,如电信行业,对行业进行切割、划分,形成一定的竞争,今天中国拥有手机的人数,上网人数都是世界第一,都得益于国有企业的改革。
需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福利的大幅上升,但问题也的确存在。有的改革不彻底,尤其是在一些非竞争性的行业,出现了停滞。改革成本过高,硬性成本,以及软性的员工福利,远远超出了作为竞争性企业所需要的成本。甚至过去若干年,这些企业重新找回他们的特权和优势,这是民众感受到没有从国有企业身上获得福利的原因之一。
《英才》: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是否会在资本市场上成为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陆挺:员工持股,其实在大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最终被认为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解决方案。给一些经理人员,尤其是公开应聘的、劳动力市场上的经理人员一定的股权和激励是必要的。但是鼓励职工持股,不能解决公司治理的问题,也会造成社会的不公。
国有企业是国有的,从理论上来讲,这个国家每个公民都有权拥有这些财产。类似英国、法国这些国家,最后实行的改革实际上是把股权分给公民,但这需要有成熟的金融市场,良好运作的基金,把这些股权集中起来。
接下来两三年之内,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还是从竞争性领域开始,然后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国资委变成真正的国资委,形成一个有竞争性的经理人员市场。面对庞大的国有资产,要把它民营化给全国人民,每个人手上拿几个股票,那必须要有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作为配套。但过于激进的改革肯定不适合中国。
调控新思维
《英才》:在近期的反周期政策中,央行出台了定向降准等政策,与之前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相比,你认为这些政策是不是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陆挺:新政府的这轮政策,我认为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一轮的教训。首先,并没有直接针对哪个具体的产业进行政策支持。这次政策目的是拉动最终需求,包括铁路设施建设、保障房、城市基础设施。
其次,货币和财政政策具体实施的手法有所改变。过去通过放松货币政策,让地方政府借钱,但这次没有降息,降准采取了“定向降准”,规模远不如以前。与“定向降准”所匹配的是央行的再贷款。央行先把钱直接借给了国家开发银行,指定这些用途,降低了中长期项目融资成本。更关键的降低了地方政府的杠杆,把杠杆放到了中央政府身上,因为最终借款人是央行,中间环节是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责任主体,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
《英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变量,就是房地产的调整,你认为下半年房地产是否成为经济下行的最主要风险?
陆挺:房地产指标在上半年已经下行,最厉害是在4、5月,6月的新房销售和新房开工略微好转,但同比还是下降。下半年可能会持续,我估计到今年底,主要的房地产指标,销量和开工量,就会回到正增长。
房地产价格环比还在下降,目前国家统计局统计的70个城市中,50多个环比是下降的,但同比还是上升,只是同比上升的幅度在下降。房地产价格下行的空间还没有触底,我认为房地产价格触底还需要三四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时间,但我相信不会崩盘。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之间的分化会加剧,有些地方可能现在已经触底了,但是有些地方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两三年,持续下跌。随着户籍政策的松动、限购的取消,消费者更理性地选择地区买房,毫无疑问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或者省会等经济比较繁荣的城市。而有些没有价值的地方,买房意愿会下降,房价分歧会越来越大,同样销售量也会出现分歧。
《英才》:最近一些地方政府取消限购、限贷政策,这种非市场化的调控一直被很多人诟病,未来是否会全面取消?
陆挺:一线城市取消限购的可能性还比较小,因为这些城市需求大于供给,放开限购之后,还有很多潜在的需求,这些需求在过去几年是被压制的。如果放开,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但放眼中长期,对高端住宅,放开限购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只限于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