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确立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取向,三中全会将在“顶层规划”的意义上进一步明确相关路线图与时间表的基本指导意见。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旨在释放潜力、焕发活力的一切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改善民生。民生建设必然是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关注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新一轮改革,势必将要特别聚焦于几个重要视角:
——在十八大指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核心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让市场充分起作用,从而使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益与活力的提升,更好地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大蛋糕”,从本原上提供不断改善民生的支撑力量。已升华为“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将借助一系列促进公平竞争、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的改革举措和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优化措施,使我们得以把新型城镇化弥合二元经济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所激发和释放出的巨大动力与活力,落实为真正改造GDP挂帅式单独追求速度增长模式,并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持续改善民生的不竭源泉。
——伴随政府职能实质性转变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政府更好地承担与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改善公共服务职责,使以“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为重点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有效地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使业已形成巨大规模且会继续扩大规模的我国农村入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在“市民化”过程中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使社会公众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文化生活,优化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幸福感。
——在以促使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质量提升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改革来加快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将有效发挥一系列经济手段政策调节杠杆的作用,并适当结合其它手段,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缓解近些年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矛盾制约,使人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在提升“生态文明”取向下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是当前和今后改善民生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视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将积极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颇见成效之后,适时地调整、优化政策组合以促成“共同富裕”过程的进展。这会影响相当大部分的社会成员,既改善中低收入阶层境遇,又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与成长,同时也符合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阶层的长远利益,是我国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寻求各收入阶层“共赢”走向“共富”和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在全面配套改革中,一系列促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结合发展的正面效应,将综合地形成经济与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的进步,使民生建设和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的发挥良性互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促进社会进步。
更加关注民生的新一轮改革,将成为在新时期打造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