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为49.2%,再一次降到50%的“荣枯线”之下。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犹如乌云笼罩在各产业之上,产业企业的掌舵者们都需拨云见日,看清自己的前进方向,探索新的道路。
不确定性因素多
章建华:经济增长的动力有三部分:出口、投资、消费。首先看出口,欧元区的形势不太好,且欧洲经济体的增长都比较缓慢,美国虽然整体还可以,但实际上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也比较大。再看消费,现在低收入人群没有消费能力,而高额消费项目,如汽车、房子等也因为限购政策增速不大,所以消费这部分并不好。现在唯独就是投资,前几年“4万亿”投资对经济拉动比较明显,但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所以现在如果再决定投4万亿就有点难度。从我们石化行业感觉,第三、四季度的市场消费增幅要比第一、二季度稍有增加。从能源行业的表现来看,比较明显的是今年截止到现在汽油的消费量增加了7%左右,而柴油的消费量基本与去年持平,航煤(航空用煤油)也增加了7%左右,今年的增速比往年有所放缓。
朱碧新:对形势的判断,有的行业看得清楚,有的行业看不太清楚。比如说我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码头、大桥建设等,这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发改委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长远规划方面,方向非常清晰,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时会有摇摆,有摇摆就看不清。但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对发展趋势的判断有一些犹豫不决,或者有一些疑问,就是现在有“不确定性”。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要提升我们的管理,练好内功,把风险控制好。
黄怒波:国内还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市场,接下来这十年的经济发展还得看中国。不过,目前我还有疑惑,政府通过强力的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弊端到处可见,比如房地产调控是不是能够持续下去?所有人认为是不可持续、不科学的决策,其中当然有不可为之的因素。那么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样的市场改革措施?看不到。
郎华:作为跨国公司,我们在北美连续三个季度实现30%的增长,走出了低谷。但中国经济的现状,发展方向不清楚。个人要致富、要过更好生活这种冲动,以及中国整体实力的进步和民族精神,美国人很怕,觉得中国人做哪一个行业都要做到行业第一。中国的经济环境,大家身在其中可能不觉得,但走出去回来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好的。
杨建莹:国内高增长的局面不会继续,2012年GDP将继续下行,由于国内形势的恶化,今年的出口将再一次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三个经济强省的增长情况,从发电量来看,都是下降的。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面临着人力成本增加的问题,内部需求存在一定的压力。
战略突围
郭为:这么多年,我们都在谈创新,但实际上是靠改革、靠某些资源的获取,所获得的财富比创新容易得多。我们处在一个非常痛苦的行业,在现在的条件下这个行业是非常难赚到钱的。当大家把资源放在分享改革成果而不是去创造新的价值的时候,整个行业想要创新就非常难了。创新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人才和投入。但真正的创新是要有一点奉献精神的。
朱新礼:中国企业离不开大环境。改革开放的前30年比较顺,接下来,企业会有一个痛苦挣扎的阶段,也是结构调整的阶段,如果没有结构调整就没有痛苦挣扎。令我疑惑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到底完全由政府主导还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走?现在很多国企利润资本下降,成本上升,国企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就是降低人力成本,更多的是裁减人员,这与就业形成了矛盾,所以这是一个考验“智慧”的问题。
孙珩超:民营企业“走出去”有两个问题特别困惑:一个就是没有人才。我们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了解、语言、投资环境以及技术,这需要综合性的团队;另一个是走出去,跟进资金的条件不成熟。即使走出去,怎么控制风险?后来到埃塞俄比亚,虽然国家有原油,没电厂,但是他们的政治环境不好,可变因素无法把握。要想扩张,只能凭着勇敢、智慧和应变的心态去应对。(本刊记者孟德阳根据论坛实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