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高增速”渐渐远去,中国经济似乎又将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宏观经济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8%,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且低于3%的通胀警戒线;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已连续5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虽然CPI的下滑与居民实际感受相左,但PPI的负增长却实际地反映了中国工业领域的萧条风险。
此外,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9.2%,创下38个月以来的新低。虽有评论认为,整个社会的通胀形势仍未消化完毕,但是随着企业利润下滑、财政收入趋紧,工业领域的通缩形势似乎已在眉睫。
有经济学家向《英才》记者分析,中国经济最担心的问题是失业和通胀,宏观政策的制定也受制于此。现在这两方面状况转好,也为调控提供了空间。然而,需要考虑的是,长时间处于通胀周期的中国经济能否适应“低通胀、低增速”的局面?“通胀猛于虎”,但通缩又该如何应对?
权重影响CPI
中国是否真正步入通缩阶段,尚存很大争议。
从概念上讲,通货紧缩一般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一段时间,而不是短暂的负增长。一般认为,当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不过,学界对通缩的表述和界定也出现分歧。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类通缩”,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即持这种观点。
“现在不能叫通缩,经典意义上的通缩就是物价连续多个月下行,更经典的意义是CPI负增长。”滕泰对《英才》记者表示:“中国当前的物价走势并不符合典型意义上的通缩概念,既没有连续几个月为负,也没有连续十几个月回落,但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点像通缩,我叫它‘类通缩’。”
有观点认为,现阶段通胀下滑,并非意味着通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告诉《英才》记者:“去通胀不同于通缩。PPI连续负增长,CPI通胀率位于较低水平,预计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回落,但是出现持续的物价总水平下降即所谓通缩的可能性小。原因在于,当前总需求扩张速度,没有显著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速,而近期的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总需求增长。”
在统计局公布今年6月CPI同比增长2.2%时,经济学家王福重就评论称,如果不是食品的权重大,CPI还要更低,不出意外,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通缩比通胀难治理得多,几乎无药可救。上次中国经济紧缩是1997年开始的,到2003年才结束,结束的原因是非典。
资料显示,尽管统计局于2011年将CPI计算权重进行调整,但食品权重依然达到30%。
“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对通胀起到了非常大的推涨作用,但反过来食品价格的下跌对通缩也产生了夸大效应。”滕泰表示,由此认为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物价绝对水平依然很高,但不可否认部分食品价格确实回落。猪肉价格去年8月是31元/公斤,现在是22—23元/公斤。去年这个时候CPI是最高的,因此CPI下滑较快有一些翘尾因素的影响。
对于未来陷入通缩的风险,滕泰认为,翘尾因素过了以后,C P I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虽然PPI连续负增长,但综合来看,CPI环比趋稳略有上升。工业方面用电量在7月有所好转,当前经济依然很低迷,但从用电量这一先行指标的变化来看,不论PPI还是CPI继续走低的可能行不太大。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则更倾向于将通胀和通缩理解为一种货币行为——由于货币供应的原因引发价格上涨是通胀,而由于货币供应的原因导致价格下跌是通缩。
王小鲁向《英才》记者表示,“C P I变成负数几乎没有可能,上一轮通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即便CPI出现-1%、-2%,也没有那么可怕。主要原因在于C P I的结构问题,前一段时间领涨C P I的就是食品,如果现在因为食品价格掉下来了,C P I由正转负,无非是老百姓日子好过一些,对大多数中低收入阶层的老百姓是有好处的。”
反周期政策要果断
虽然业内对通缩的争论很大,但是对造成当前经济下滑的原因看法基本一致——社会总需求不足。而由于需求萎靡,日益增加投资,产能过剩的矛盾愈发强烈。
滕泰表示,中国当前所处的转型阶段非常特殊,每年工资上升10%-15%,原材料、环保等各方面的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大概3%左右。成本推动CPI每年上升3%,如果变为1.8%,就意味着需求不足。物价连续高速上涨意味着需求过剩、供给不足;现在情况正好相反,虽然不是经典意义上的通缩,但是却存在着明显的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
“在类通缩的情况下前行,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经济增速回落,会造成就业、居民收入等方面的问题。”滕泰说。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宋国青分析称,投资品价格迅速下降,说明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很弱。在上半年出口环比增长率相当强的情况下,总需求尚且疲弱。如果内需没有明显起色,出口增速再掉下来,总需求就会更弱,同时也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叫什么类型的通缩无所谓,关键要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王小鲁认为,当下的经济形势关键是需求不足,同时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下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始终是需求的问题,不用担心供给不足。
“由于食品权重过重,用全面的紧缩应对局部特殊的通胀是不合适的。即使没有紧缩措施,现在通胀也应回落。”滕泰认为,通胀下来是自然规律,紧缩政策反而造成了需求不足。经济增速下滑、内需不足是拜政策所赐。
对于当下的经济下滑,不少学者将其归结为长期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这也会导致今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滑。滕泰对此并不认同,“虽然经济下滑有长期因素的影响,但不超过30%。中国经济下行三分是长期的制度性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七分是周期性因素,要靠反周期的调控来解决。所以,现在降息、降准的力度还不够,信贷放松的力度更不够。一方面加速改革不能停,一方面反周期政策也得果断。”
宋国青也认为,适时适度的政策调整非常重要。如果发生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通货紧缩,贸易条件改善带来的好处就难以抵补经济增长下降带来的问题。考虑到企业的负债率和其他情况,加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较长时间持续通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短期轻度通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虽然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