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赚钱的公司是谁?答案一定是银行股。但是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一直是银行股存在于A股市场中一个奇怪的案例。
央行近期下发通知,计划将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目前将纳入上缴基数的保证金存款将包含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三部分。
其中,中、农、工、建、交及邮储六大银行9月5日起分批上缴,而其他银行则自9月15日起分批上缴。上缴的过渡期为:对大银行来说,9月5日—10月4日,只需要将保证金的20%按比例补交存准,然后10月5日—11月4日按60%基数补交,之后按100%的比例全部计收准备金。对小银行来说,宽限期则长达6个月。缴存数额将达到9000亿。
央行此举大举抽血,对于目前依然资金面脆弱的市场,银行股首当其冲应声大跌,更有评论指出,准备金新政的实行会造成公开市场的流动性枯竭,甚至再次出现今年6月资金面“痉挛”状况。
对于市场的担忧,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是央行调控手段更加多元化,并在其微博上表示“准备金新规为货币政策调控扩大了余地、拓展了空间,同时实施成本相对低,短期内会对实体经济、特别是较为依赖保证金存款的中小银行形成冲击,需要央行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对冲性措施。”
实际上,从去年至今,央行已经12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了缓解当前的通胀形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6.2%,涨幅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出现了3年来首次增幅下降的情况,但是货币政策并没因此出现放松信号,并进一步扩大存款准备金上缴基数范围。持有与巴曙松不同观点的国泰君安总经济师李迅雷认为央行此举是变被动为主动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以前靠发央票、加息的手段对冲,准备金新政冻结了9000亿资金后,未来加息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收紧还是对冲?
尽管多方专家有不同解读,但是9000亿的存缴金额,导致银行流动性进一步缩紧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导致市场对于银行股偏于负面的主要因素。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策略部经理冯志远对此的解读是:准备金新政主要是为了强化银行表外的风险管理,将表内外全部纳入风险监管体系内,并不代表进一步紧缩的信号:“事实上,准备金新政实施后,我们看到央行在货币市场依然是处于一种净投放的格局,并连续8周净投放达到3500亿,大致等于降低准备金0.5%。所以并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紧缩。”
就在准备金新政发布的同一个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曾宣布,美国将维持联邦基准利率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至少到2013年中期。这意味着美国超低利率政策将维持长达四年半时间。于是,市场预测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在不久的未来将如期而至。这也是被市场判断准备金新政为对冲热钱的有力依据。
“针对未来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为了提前对冲风险,因此出台准备金新政。从新政来看,央行要求银行分三次交齐,实际上每次相当于提半次准备金。而不是如每次直接提准金3000亿—4000亿的规模,这实际上反映出央行对实体经济的呵护。其实,从今年7月之后,央行再加息再提准备金的几率应该非常小了。新政只为对冲热钱。”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
准备金新政的出台,央行更多的是以前瞻性的角度出发,罗毅进一步分析:“如果未来海外经济持续疲软,美国与欧洲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长时间的维持,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或将面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央行为了提早做好对冲过量流动性的准备,巩固前期货币紧缩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未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流动性状况反而会好于预期。”
盈利能力降低?
全球银行股都在涨,只有中国的银行股跌,究其原因,依靠传统利差收入为主要营收来源,盈利能力单一是市场诟病其的主要原因。
根据招商证券的报告分析,今年理财产品市场的火爆与承兑汇票规模的日益扩大,是由于不断上缴的准备金存款利率低(现阶段法定准备金利率1.62%,超额0.72%),于是银行纷纷通过调整存款结构与类别,用理财产品与开设银行承兑汇票等规避准备金上缴。
但随着理财产品与承兑汇票规模的日益扩大,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回笼流动性的效果无疑大打折扣。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已达7.2万亿元。
此次扩大准备金缴存基数可以应对金融机构的创新规避,增强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以此减少为对冲外汇占款而上调准备金率的次数,但也因为上缴准备金无疑使银行的盈利降低。
“从静态角度看,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充足的银行受缴款基数扩大影响很小,部分股份制银行,由于资产配置策略的改变会使其收益受到一定影响。”
罗毅这样计算,假设所有银行将维持现有的保证金存款占比和超额准备金率不变,通过新政要求的减少同业资产或债券资产配置来缴存额外需上缴的法定准备金。从计算结果看,2011年上市银行利润受影响非常小,在2%以内。假设2012年各家银行保证金存款较2011年中期增长10%,则2012年利润所受影响也控制在5%。
“另外如果未来流动性有很多不合理的结构,不符合央行的判断,银行保证金第一次交完后有可能未来后两次不用缴纳,9000亿只是预判,还有相对的弹性的选择空间。”
银行抄底时点
沪深两市目前动态市盈率的排行榜上,排名后十位的银行股赫然占据了大半席位。准备金新政实行后,已经到了“白菜价”的银行股,更加不受追捧。
“准备金新政实行的结果我们看到是银行表外资金向表内转移,其实对整个银行业的行业面影响不大,对大型银行由于其资本充足率较高,影响比较小,但对一些中小银行还是存在一定影响。”冯志远表示。
罗毅认为,现阶段反而是银行股的一个很好买入机会:“现在市场比较悲观是对于流动性的不乐观,但新政其实是为了维护流动性,现在又是银行股的低点,所以当准备金新政发挥作用时,市场逐渐认识到这点,那时银行股会迎来上涨。”在罗毅看来,无论市场的流动性是否收缩,银行股作为一个估值较低并且可长期投资的品种,未来都会迎来稳定上涨。
具体分析,从上市银行最新披露中报信息看,全国大型银行,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601288. S H)、中国银行(601988. S H)、建设银行(601939. S H)、交通银行(601328. S H)保证金存款占比并不高,而且留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即使保证金存款的21.5%要上缴央行,也不会对其流动性产生压力。而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601818.SH)、深发展银行(000001.SZ)、民生银行(600016.SH)、兴业银行(601166.SH)由于保证金存款占比较高而超额准备金较少,预计准备金缴存范围的扩大将对其资产配置策略产生一定影响。
“但鉴于准备金新政有6个月的宽限期,所以我们认为其所受影响也属可控制范围内。我们继续建议关注民生银行(600016. S H)、招商银行(600036.S H)、深发展A (000001. S Z )、工商银行(601398.S H)、农业银行(601288. S H)、浦发银行(600000.SH)、兴业银行(601166.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