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借款人逃跑的新闻不绝于耳,给中国经济平添了一条隐忧。
作为民间借贷市场中风险最高的一部分,高利贷参与者已经普及到了普通的老百姓。一旦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其连锁反应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的金融秩序,当前民间借贷市场规模早已不容小觑,仅温州一地就达1100亿元,占到了当地银行贷款的20%。
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甘肃考察期间,提出要对非法金融活动,特别是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予以严厉打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膨胀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正规融资渠道的缺失。因此,从根源上讲,要解决民间借贷乃至非法集资、高利贷,首先还是要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老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你不能就融资难谈融资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对《英才》记者说道。张承惠跟踪研究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长达十多年,她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简单的依靠“头疼医头”的方法,而应该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
放活民间金融
《英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部门实际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如推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为什么?张承惠:对于村镇银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需要修改,比如目前要求一定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和大股东,且占股比例不能低于20%,而单一自然人或者单一非金融机构占股比例则不能高于10%,这些规定我认为不是很合理。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两三个月就没有钱可贷了,现在监管部门允许它向金融机构拆借的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50%,这比实业企业的负债率一般不高于75%还低,这个规定也是可以调整的。作为金融公司,其杠杆率一定要高于实业公司,但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还缺少一个比较通畅的融资渠道。
《英才》:如何完善这个融资渠道?
张承惠:我们可以从政策性金融上下功夫。政策性金融本身就是应该体现政府意志,我们现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国开行、农发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但中小企业从中得到的支持其实是很少的。有人提议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但是能不能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商业模式,从已有的三大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状况来看,我们还不太有把握。
但近期比较好的一个选择是能否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大型商业银行)做一些资金批发业务,把资金批发给小型的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做小企业业务的商业模式与做大企业业务的商业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通过建立一个批发、零售的机制,正可以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接通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鸿沟。
《英才》:怎样看小贷公司的杠杆率问题?
张承惠:我认为小贷公司的杠杆率不该由监管部门而该由银行来定,监管部门可以划一个杠杆率范围(比如不能超过5倍、6倍),在这个范围内则由金融机构来决定具体区间。因为监管部门不可能盯住那么多小贷公司,而银行则可以在做资金拆借时根据小贷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酌情调整借给小贷公司的资金数量,毕竟各小贷公司的资信、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是不一样的,那么其所能承受的杠杆率也应是不一样的。
这里还有一系列基础设施需要跟上,因为一家小贷公司可能同时从多家银行借款,如此一来,单独一家银行可能无法摸清小贷公司的真实杠杆情况,这就要有一个信息系统,把整个金融借贷行为都纳入征信系统中。
《英才》:小贷公司之外,我们发现更多的是非正规的民间借贷机构,他们也很想合法化,但目前国内金融体系的准入门槛还是比较高。
张承惠:现有金融体系可以把门槛降得更低一些,让更多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能够进来。但我也不是说门槛整体降低,而是有些不太合理的规定要有所调整,法律法规要根据我们的现实情况予以修正,包括让部分民间借贷金融机构进入到正规金融体系中来。
门槛放低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金融业的竞争。如果银行之间的竞争没有足够,所有银行肯定都去抢大企业、好企业;反之,如果银行之间有了足够的竞争,那么银行体系就会有一个自动分层,能力大的银行去做大的客户,能力中等的做中等客户,能力小的则做小客户。但一直以来,中国的情况是,只要是金融机构,包括现在正在改制寻求上市的农信社,都在往城里走。跨区经营、上市、再成为跨国银行集团,所有银行都朝着这么一个方向努力是不行的,他们的目标定位不能完全由监管部门来管控,还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这就需要放低金融体系的进入门槛,令其有足够的竞争。
放胆股权流动
《英才》:就现有的金融机构而言,有什么办法能够促使其更加主动且自愿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张承惠:我们需要给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创造一个更好的基础条件,比如征信体系要健全。现在很多小企业从来没有与银行打过交道,也未进入征信体系,那么银行要了解其资信,就只能从零做起,成本很高。
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因为它掌控着辖区内的工商、法院,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资源(如水电费的收缴情况),地方政府可以把这些部门和资源整合成中小企业的资信平台,实际上,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英才》:直接融资方面是否也还有一些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余地?
张承惠:我们调研中发现,现在的VC基本上一窝蜂地挤在IPO前期的项目上,这些为早期阶段提供融资的风险资本,并没有真正地扎根在早期领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往早期领域投资。
再有一个就是对中小企业股权流动能不能胆子再大一点,积极发展O T 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虽然新三板在扩容,但体制上还是有些问题,关键是采用什么模式来发展?国际上成功的O T C市场都是实行做市商的交易制度的,由做市商来托市。
OTC市场与场内市场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它远远超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场内市场只有一两千家公司,OTC市场可能有十几万家企业的股权在流动,如果依旧采用场内交易市场那套制度,监管机构根本控制不了风险。因此只能把OTC市场的管理层级降低,由做市商来承担风险,由交易机构——OTC市场的管理者去管做市商,监管部门则再去监管OTC市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只有这种模式才可能成功。
扩容以前的新三板基本上是死的市场,没有多少交易量,现在有一个升板机制,稍微活跃一点,但活跃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中小企业的股权流通还应该有些创新思维,做一些大胆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