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管线(000932)完成了第二次惊险一跃。
2005年6月6日这一天,在临近收盘的十分钟内,多方突然发力,10万股、25万股,一直到100万股,大笔买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铺天盖地直指华菱管线,让公司股价瞬时上跃5%,最终钉在3.88元。
事后,有人议论华菱管线也参与了此次操盘战,无论猜测是否真实,终结了股价连续六个交易日下探可转债回售底线,总算是一次小胜。
然而,北京证券的一位资深研究员指出,华菱管线的危机属于“自作孽”,因为它在设计可转债的售回条款时门槛太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过于小看市场力量了。
其实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大家都预料华菱管线会在17日刊登修正转股价公告,但是直到16日晚上,发现公告没有出来,大家才认定华菱转债存在套利空间。”某机构投资人说。
华菱管线的“失策”,在于没有抓住最后的时机在17日刊登修正转股价公告,不仅成为机构的“笑柄”,还为自己惹上了目前无法说清的麻烦。
2005年5月17日,华菱管线的股价已连续14天在可转债的转股价之下,只要再有一天保持如此形势,上市公司就要付出20几个亿的资金回售可转债,这对财务状况相当紧张的华菱管线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
华菱管线就像一只已经进入包围圈的猎物,机构投资者设想了一场极漂亮的诱捕:华菱管线无论回售可转债还是调低转股价,他们都有利可图。如果是回售,由于约定回售价格是107元,而华菱管线可转债的现有市价一直在101元左右浮动,由此能获得约5%-6%的收益;如果下调转股价,则可转债的市价将大幅提高,一样可以获利。
5月18日前,华菱管线一方极其被动。在股价难以长期挽救的情况下,又不想回售造成大笔资金流出,就得调整可转债的转股价。但此时恰是公司同战略投资者——钢铁王米塔尔的股权转让协议能否成行的关键时刻。如果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妥协,调低转股价至4元以下,则对米塔尔明显不公,因为同米塔尔年初定下的每股收购价平均在4元以上,而且可转债的转股价下降将使米塔尔和其他非流通股东的股权被稀释。
于是,困兽犹斗。
5月18日,华菱管线公告将下调可转债的转股价,但同时声称因当日的转股价调整,应重新起算股价低于约定比例的时间。
如此近乎“赖账”的招数,出乎很多基金经理的预料,用机构的说法就是:“万万没有想到华菱会用下下策。”
而这要“归功”于华菱管线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并没有写明公司股价低于转股价时,如何计算起讫时点,以及转股价变更日是应继续计算还是重新起算。看来,在机构投资者利用规则之后,华菱管线也照猫画虎,凭着在说明书上动脑筋而绝处逢生。
但是,机构投资者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一面在媒体上到处声讨,一面吆喝着法庭上见。还有一手则很可能留在股市上,从5月23日起,华菱管线的股价又开始接连低于下调后的转股价,市场上多空两方不断在可转债回售的股价临界点上“扳手腕”。
到了6月6日,终于以做多一方胜出而告一段落。
随后的一周,公司股价一直处在雷区,长期来看,除非大盘持续显现牛市迹象,或者公司股价因特别的机会而一路上扬不再回头,否则华菱管线的高管们将总是在战战兢兢中。
而在华菱管线的纷争中,机构投资者手中拿着大量的可转债甚或公司股票,如果想互斗到底,华菱管线大可以效仿雅戈尔可转债,搞出些利好消息救局,机构投资者在股价和可转债两个战场上就很难占到什么便宜。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投资华菱管线的小股民因一些机构大力做空而被深度套牢,上市公司一方还面临着诚信“走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