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观察
特别企划
成本:削!削!削!
日期:
2004-07-02
浏览次数:
1316
他的精力实在过人。
上一年度大会前的几个星期里,汉斯•斯特伯格(Hans Straberg)频频出现在家用电器巨头伊莱克斯公司的各地分部。他先是来到了意大利威尼斯,然后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美国的亚特兰大,最后一站是泰国曼谷。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总共跟700多名经理进行了私人会面。
与这些经理的对话,有点像刨根问底,因为斯特伯格始终围绕着一个话题:削减成本,削减成本,再削减成本!
就这一点来说,人们很容易把斯特伯格与其前任CEO迈克尔·泰斯库(Michael Treschow)想到一起。
1997年,泰斯库在上任的第一天,就挥舞“迈克大刀”,宣称要砍掉23家工厂和50个库房,并裁去1.2万名员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为了让伊莱克斯公司专注于核心产业,他又出售了总额达21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
扭亏高手上台
泰斯库的大刀阔斧,给瑞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把他称为“欧洲商业世界最著名的扭亏为盈的高手”。这一切,都落在了伊莱克斯公司大股东瓦伦堡家族的视线范围内。
瓦伦堡家族是瑞典最具财富和权势的家族。在150多年的投资历史中,瓦伦堡家族把自己变成了伊莱克斯公司、爱立信、瑞典飞机制造公司、北欧航空集团、阿斯利康等多家全球性企业的大股东。在瑞典的企业界,瓦伦堡家族常被誉为“无冕之王”。
这就不难理解,当旗下的爱立信在2001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瓦伦堡家族首先就想到了泰斯库。创立于1876年的爱立信公司保持了125年不亏损的纪录,但在2001年遭遇了当头一棒,亏损额高达20.29亿美元。对比之下,伊莱克斯公司经过了泰斯库的五年改造以后,已经重新回到了盈利的轨道上。
于是,2002年3月,泰斯库作为“救火员”,接过阮魁森(Lars Ramqvist)的枪,成为了爱立信的新任董事长。
一个月后,伊莱克斯公司CEO的袖标,落到了公司总裁斯特伯格的胳膊上。
人们纷纷猜测,泰斯库的离去,将会给方才扭转颓势的伊莱克斯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斯特伯格马上堵住了他们的嘴巴。上任后,他马上宣称,伊莱克斯公司的瘦身计划,并不会因为泰斯库的离去而束之高阁。而且,与泰斯库不同的是,他在加大力度削减成本的同时,还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产品研发,以及伊莱克斯公司的全球品牌打造上。
形势却不容得斯特伯格有半点乐观。有专家分析指出,在“9·11”事件发生以后,由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很多家庭在开支方面,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保守和谨慎。斯特伯格反驳说:“从趋势上看,人们希望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而“9·11”事件更是加速了这个趋势。一旦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他们当然希望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家用电器设备,伊莱克斯公司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继续变脸手术
虽然泰斯库已经把伊莱克斯公司换了一副面孔,但是这个变脸手术远远没有结束。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伊莱克斯公司先后收购了450多家企业。为了充分挖掘当地市场的特性,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原有品牌的本地优势,伊莱克斯公司沿用了这些品牌。
这种只追求规模扩张、不注重成本和利润的方式,对于伊莱克斯公司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家用电器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也给伊莱克斯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首先是导致了生产线的重复建设,和大批本可精减的冗员。泰斯库担任CEO期间,已经先后裁掉了将近4万员工。斯特伯格则在两年时间里又裁去约1万名员工,使伊莱克斯公司在2003年底的员工总数变为77140人,与全球第二大家用电器厂商惠尔浦拉近了差距。惠尔浦2003年的销售收入为121.76亿美元,其员工总数为6.8万人。
为了缩减生产线,斯特伯格准备把多条生产线合而为一。比如说,他将把洗碟机的生产平台从2002年的4个变成为1个,冰箱的生产平台从46个变为17个,洗衣机的生产平台从13个变为6个。
在把伊莱克斯工厂从瑞典转移到其他低成本国家的过程中,斯特伯格非常坚决。比如说,在进入伊莱克斯早期,他曾经担任位于瑞典瓦斯特瑞克(Vastervik)的工厂经理,但是现在他不得不“大义灭亲”,把这个工厂迁移到匈牙利。
其次,对原有品牌的保留,除了导致公司各个品牌之间的内斗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伊莱克斯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有关数据显示,直到2002年,伊莱克斯品牌产品的销售额,仅占核心消费品部门销售总额的20%。
“狠心”的泰斯库大刀一挥,把公司旗下的100多个品牌削减为6个,除了伊莱克斯公司以外,还包括Zanussi、AEG、Frigidaire、Eureka和Husqvama。斯特伯格要做的工作,则是在这些品牌的后面加上“伊莱克斯公司”的后缀。
以北美市场为例,该市场占据伊莱克斯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将近40%,但销售所用的品牌却是Frigidaire、White-Westinghouse 和 Weed Eater等。1968年,为了给欧洲的大规模并购筹集资金,伊莱克斯品牌卖给了Consolidated Foods公司(现在的Sara Lee公司)。直到2000年,伊莱克斯公司才花5000万美元买回了自己的品牌“Electrolux”。
这多少有点讽刺的味道,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伊莱克斯公司自1969年以来,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完全拥有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牌子。斯特伯格希望到2007年时,伊莱克斯公司的全球销售收入,有三分之二使用的是“Electrolux”品牌。
没有第二种选择
虽然同样出生于瑞典,同样在瑞典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但是斯特伯格在研发方面投入的精力,似乎比泰斯库要多。比泰斯库大14岁的斯特伯格,毕业于瑞典哥德堡查尔默斯理工大学,他曾担任过瑞典驻美国大使馆的技术顾问助理。他于1983年加入伊莱克斯公司,并在2001年10月当上了总裁。
成本削减计划的执行,使斯特伯格得以有资金投入到会给公司带来长远收益的领域,其中包括全球品牌塑造计划,以及研发领域。专家分析指出,当洗衣机、吸尘器、洗碟机等家用电器产品市场走向成熟时,吸引消费者作出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这个产品所具备的新功能。
47岁的斯特伯格显然注意到这一点,比如说,伊莱克斯已经生产出了多款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的冰箱,在印度他们还推出了一个可以发声的洗碟机。又比如说在欧洲,伊莱克斯冰箱推出了一个很有针对性的智能技术,通过这个技术,冰箱可以根据不同时段电力价格的差异(在欧洲很多国家,电力价格根据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自动调节用电量。
在加大品牌营销投入的同时,斯特伯格准备把研发投入,从目前占销售收入的1%提高到2%。“要保持和提高伊莱克斯在市场上的位置,我们没有第二种选择。”他说。
两年过去了,至少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斯特伯格还不会让投资者们失望。伊莱克斯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01年的129.56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72.47亿美元,增幅为33.1%;净利润则从2001年的4.7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6.64亿美元,增幅为40.4%。在同一期间,“救火员”泰斯库把爱立信的亏损从20.29亿美元降到了15.07亿美元,但未来之路依然坎坷。
到了2004年,创立于1919年的伊莱克斯公司,将迎来自己的85周岁生日。瓦伦堡家族当然希望在这个时候,收到斯特伯格送上的盈利大礼;同时他们也要默默祈祷,伊莱克斯的未来之路,会走得更稳一些。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