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盲目多元化的老套故事,还有多少公司在传承?
欠银行贷款高达9亿元,此消息一经曝出,迪康系就处在公众的高调聚光灯下,并且被银行和当地监管层高度关注。甚至一度传言,被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迪康集团把问题处理好。而迪康集团处理问题的过程基本就是变卖资产偿还债务。
3月7日,迪康药业(600466)发布公告,定于2006年3月8日起迁至新址办公。而迪康药业搬迁的原委可以在同日的另一份公告中一窥端倪。
据该公告所言,为清偿所欠中信实业银行成都分行的到期贷款,迪康药业已委托拍卖公司对其房产及土地进行拍卖,起拍价为6200万元。
迪康药业自上市以来一直作为迪康集团的嫡系成员,早已今不如昔,控股股东迪康集团的状况又当如何?
2005年10月,迪康集团卖掉了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72.39%的股权,但是2.46亿元的出售价格据说全部被银行截留还债。
同样在2005年,迪康集团卖掉了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成商集团(600828)65.75%的股份,获得转让价格为3.8亿元,但是据报道,这笔转让款也被银行抢先一步。
迪康系开始陷入被动还债,而旗下剩余力量,特别是上市公司迪康药业盈利不佳,更让迪康集团无喘息之力。
据公开资料,2005年上半年迪康药业同比出现亏损,而且,仅三项期间费用加起来就已超过了主业利润。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被外界看好。北京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迪康药业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与大股东迪康集团2002-2004年度的大规模扩张有关。
2002年,迪康集团收购了衡平信托49.92%的股权,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是要将集团的产业范围扩张到金融领域。而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并购思路,在当时很是盛行。迪康集团看似与时俱进,实则无形中增加了承受的风险。
据披露,在收购当年即2002年底,迪康集团的资产规模虽然扩张了1.89倍,而负债增加了2.92倍。在《英才》2005年第5期报道中,记者认为该集团已形成了倒金字塔型的股权结构,财务形势岌岌可危。如果投资收益率达不到债务利息率,迪康系可能引火自焚。而今变卖资产的事实无形在验证着这个财务运作规律。
而据分析师评价,迪康集团在2005年的救火动作,已经处于监管层的压力之下,实属被逼无奈,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民营企业集团的运作,在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上过于疏忽。
据报道,2003年,迪康集团在资产负债率高启的情况下,仍然收购了上市公司成商集团,出资3个多亿拿下成商集团65.38%的国有股,同时触发了要约收购,所以实际收购的现金支出要高于协议受让的国有股权。
收购成商集团这个老牌百货商场,意味着迪康系又向一个新的市场领域迈进。虽然从表面上看,和零售医药同属流通业,但是,分析师认为,这次收购对迪康药业的发展,收益极其微小。更深刻地说,迪康集团相继收购的几个产业没有多少关联度,更不要提整合资源了。
大把掏钱收购之后,后续的盈利又跟不上,迪康集团将会面临怎样的危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败军之将无尊敬可言,迪康之路需发奋自强……”到目前为止,这几乎是媒体公开出来的惟一一条迪康系掌门曾雁鸣的个人态度,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却透出几许悲凉。然而,这个盲目多元化的老套故事,还有多少公司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