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财政悬崖”,其解决方案已初露框架。
如果按预测情景,启动自动减税程序以及受美国国债上限约束,2013年美国赤字减少而经济萎缩,就业岗位要缩减600万人左右,失业率要攀升到12%左右,这是一个对经济形势很有威胁的假设情景。
做一个量化分析:如果是减税向新的增税转换,在下一个财年,美国政府财政收入可多收3300多亿美元。而支出,按照不做调整的情况,下一财年支出会减少1725亿美元。一增一减,便触及到就业减少等不良情景。
而如何保增长、促就业,这是美国两党之间争议的实质性问题。这些年,美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政府财政状况趋于恶化,互联网的普及和相关信息的广泛应用又为极端政治立场推波助澜,很多原来的博弈显得更有火药味。合在一起,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可想而知。
2012年底前,我们曾预计,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解决,前景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年底,争议双方形成框架性过渡协议。相互妥协,留待下一届政府推进解决问题;第二种是提出一个创新的思维框架,不再简单谈减赤字和扩支出,不再简单谈论过去已争议不休的问题,转而谈论在税收和福利制度方面怎样形成一轮新的配套改革。这样的前景概率是相对低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第三种,更极端化的假设,双方最后拒绝让步,听任刺激政策按时退出。这个概率就更低了。
现在看,事态在按第一种情形演进。美国解决“财政悬崖”问题的路径,一言以蔽之,是凭借其“美元霸权”,继续给美元掺水,让全世界买单,而美国则从容地实现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
那么,作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何以应对?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中国是新兴经济体的领头雁。经过30多年“中国发展奇迹”,中美之间实际已经形成了一高一低两体间的经济大循环,形成了战略均势关系。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3.1万亿美元等值,现在仍是持有美元资产为主,实际情况是一多半为美元资产,而其中又有70%甚至更高一些是美国国债。这也是种种制约条件下别无选择的格局。
既然中国已在走上坡路,美国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那么在这种国际竞争中,可以预见,今后15—25年,中国的总量很可能会超过美国,但这还并不代表质的转变。
中国人要强调和清醒认识:在第一阵营中走到美国前列,并不只是比总量,而是要比质量、比引领潮流的能力。物质支撑起来的核心竞争力里的软实力、巧实力、文化层面的感召力、影响力的培育,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民币的国际化若要真正成气候,必须着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制度建设等等。
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我们不得不面对美国“财政悬崖”式外部问题带来的一波又一波困扰,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如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将能够对冲下行因素,形成上行因素,处理好中国势在必行的赶超。这将是另外一个大题目。
总之,十八大之后,讨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中国必须有远见地抓住自己的历史机遇,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与力量,从容和自信地迎接国际竞争,在长跑中后来居上,最终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
(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