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项当务之急,刺激和促使我们必须加快深化金融改革。
其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之转型,迫切需要深化金融改革来配合与支持。
近三年,我国每年新增信贷都在8万亿元左右,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90万亿元,然而市场尤其是中小企业依然感觉资金和流动性不足,仍然抱怨贷款难、融资难、成本高,这表明社会融资体系和金融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不适应发展方式转型的内在需要。
截至去年底,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占GDP之比高达239%,信贷余额占比则高达123%,M2占比高达181%。货币和信贷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边际效果持续下降,信贷资金运用效率持续下降。而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进一步证明“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增长,投资增长依靠信贷增长,信贷增长依靠货币扩张”的传统增长方式业已陷入瓶颈。
其二,改变社会融资体系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降低间接融资比重,分散经济体系系统性风险,迫切需要深化金融改革。
2011年底,银行新增贷款占当年社会融资总额近60%,此前长期超过70%;而银行业总资产则高达113万亿元,占全部金融业总资产的93%。社会融资体系过度依赖银行体系,同时也意味着银行业过多承担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其三,要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依靠深化金融改革,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积极创造能够有效服务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与此同时,必须全力发展多层次社会融资体系,包括各类中小融资公司、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企业债券、垃圾债券、上市融资等等。
其四,建立自主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必须依靠金融创新,尤其是科技金融的创新和蓬勃发展。
自主科技创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资金和企业自有研发资金投入,必须依靠创新金融体系、产品、工具来支持。美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始终雄踞世界前列,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其金融创新始终领先全球。譬如,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就是美国金融投资者所独创,私募基金控制了全球众多关键产业,是全球并购、产业整合和跨国投资的主导力量,风险投资则是助推新型产业崛起的重要力量。
其五,建立促进内需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深化金融改革,全力发展消费金融。
没有现代金融服务业尤其是消费金融和零售金融的普及,没有信用产品和工具的全方位支持,就无法建立起促进内需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过去10多年来,我国以住房贷款为主导的消费信贷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总体而言,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仍然远远不能满足促进内需强劲增长的需要。
其六,深化金融改革,才有可能实现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长远目标。
已经和正在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迫切需要本国银行和金融企业能够跟进,为它们提供便利的贸易结算、贸易融资、资金汇兑、本币和外币贷款、投资理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然而,我国银行和金融企业的跨国经营还非常滞后,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其七,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全力深化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跨越三道难关: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行业的对内对外开放。
没有充分开放、多层次、大规模、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良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就会半途而废,最多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而要建立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最核心和关键的改革,就是对民营资本和私人资本实现公平自由的市场准入。
(作者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