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葡萄牙能源企业抛出绣球在先,但果实最终大抵落入了中国能源企业囊中,后者逆势扩张的背后,在外人眼中,多少有那么一点“趁火打劫”的意味。而看似心甘情愿联姻的葡萄牙能源企业,更多的是的“饮鸩止渴”的无奈。
2月3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宣布,以3.87亿欧元(约合32亿人民币)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这家葡萄牙唯一的国家级能源传输公司,负责葡萄牙电力和天然气输送业务。收购完成后,自2012年起,葡萄牙输电网45年特许经营权,以及天然气高压输送网络34年特许经营权,均归属于中国国家电网。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得以在欧洲收购国家级电网公司。
实际上,中国能源企业中,首次染指葡萄牙能源领域的,并非国家电网,第一把交椅早已被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捷足先登。去年12月22日,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高达80亿欧元的总金额,将葡萄牙最主要的电力集团——葡萄牙电力公司(EDP)21%的股份纳入麾下。
像这两次,大国企出手即中,一战而成的案例不多。不得不说,这首先要归功于欧债危机。希腊方面的债务重组谈判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欧元区国债市场上的担忧情绪较为浓厚,葡萄牙债券收益率急剧上涨。1月底,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20多个基点至16.5%,而5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更是上涨207个基点至21.9%。
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葡萄牙政府已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即葡萄牙政府今年开始出售其政府持有的电力、电网、航空等企业股权。而欧债危机背景下,具有收购实力的公司也成为稀缺资源。
与长江三峡集团竞争收购E D P的企业,还有来自德国、日本、巴西、印度的五家企业。其中,主要竞争对手德国E.ON集团,是欧洲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巴西国家电力公司是巴西最大的国有企业,拥有全球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电站50%的股权。德国虽未爆发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但是泥潭其中自保更为上策。因此,中国企业入主欧洲能源领域的梦想,终于借此一偿夙愿。
不过,借并购得以登陆欧洲能源领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泥潭的欧洲国家们,虽是借出售资产得保一时,但不过是饮鸩止渴,资产出售之后如何建设的根源问题并未解决。此时,被出售的资产,既可能是被低估的潜力股,也不能排除是“烫手山芋”的可能性。
欧洲大陆还深陷经济的泥潭,企业如何能独善其身?被中国企业收归囊中的资产,即便其价值空间很高,也必得经过一番苦心经营,方能脱离泥潭。无论是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还是能源寡头国家电网,在欧洲的企业经营经验都相对匮乏,在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熟悉当地法律方面,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此外,已经习惯于低成本运营的中国企业,要适应欧洲的高成本运营,也需要一个过程。
当然,有弊也有利。对于一直寻求全球化的国家电网和长江三峡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有利的时机。借此,国家电网可以拓展中国机电产品及电力设备的海外市场。而三峡集团,如其董事长曹广晶所言,此次竞购成功,将通过葡萄牙电力公司的高起点,跻身欧美及巴西市场,发挥三峡集团在水电等清洁能源领域项目建设、电力生产、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三峡集团“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步伐。